【围观】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辛苦?

 

吴军博士说,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我们都看到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辛苦。这背后是中产父母对于孩子阶级跃升的渴望。...





吴军博士说,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我们都看到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辛苦。

这背后是中产父母对于孩子阶级跃升的渴望:如果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想要上升到中产阶层,你只要学会技能教育就可以了。而如果你处在中层,则需要全面掌握技能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

向上的通道注定艰辛,向下的通道永远为你打开。

文 | 常春藤爸爸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不惜重金,不惧任何艰难困苦,只要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考上清华北大名牌大学,砸重金买学区房、每周跨越城区奔波于数个培优班、“冒着生命危险”陪读陪练,一切在所不惜!

可父母和孩子背负的压力越沉重,得到的结果却往往跟想象中的情况相去甚远。

很多父母无奈又痛苦地抱怨:“为什么我在孩子教育上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时间,还是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不是说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吗?”

也有人会说:“用学区房来筛选学生,最后都是富人才买得起学区房,上得了好学校,这太不公平了!”在焦虑与抱怨的漩涡里不能自拔!

吴军博士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

如果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相信绝对公平,说明他是个有情怀的人;

可是,如果一个人在40岁的时候,依然相信绝对公平,那就有点傻了。

世界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世界就停止进步了。

只有这个社会存在公平,同时也存在不公平,有多样性和变数的时候,才会往前发展。教育,也是如此。



本文观点:

❶ 教育资源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优的资源,没有绝对的公平。

❷ 清楚认知自己所在的位置,急于一步登天,误娃害己。

❸  向上一个阶层的过程注定是艰辛的, 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

❹  人的基因、智力、能力天生不同,别用孩子的短处去拼别人的长处。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教育 

在中国,可能进入清华北大,就是算得到最好的教育了。

先来看今年清华大学招生的一个数据:录取人数是3500,除去自主招生,根据考试成绩入学的学生占55%,录取人数大概是1925人,而全国报考的考生是940万,5万分之一。

中国的高考已经是件较为公平的事了,但是很多人想的是绝对的公平,可能吗?

虽然中国整体教育水平不断上升,但教育资源永远是个金字塔情况,顶尖的永远很难进,这并不是说社会发展了,我有钱了,我的孩子就一定能进到最好的学校,得到最好的教育。

在美国,最近三四年斯坦福和哈佛每年的录取率也屡创新低,也就是说大家想挤入得到这个“最好的教育”是越来越困难。

不只高等教育,就连幼儿园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MIT校园里有一个幼儿园,可能只能容纳50个孩子,MIT教授的孩子照样进不去。为什么不办个能收1000个孩子的幼儿园呢?原因很简单,优质教育资源有限。

Google的幼儿园,90%员工的孩子进不去。什么人能进去?并不是说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就能一定进去。

位置这么有限的情况下,对公司贡献同样的大的员工,有的孩子能进,有的就进不了,你说这公平吗?不公平。可这就是现实。

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是这么有限,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
我们的焦虑常常来自于对阶级跃升的渴望
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有的家长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我懂;不能做到绝对公平,我也理解。那我就要拼尽全力为我的孩子汲取最优质的资源。我就要让孩子上全中国最好的小学、中学,就要清华北大,上常青藤名校。”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要先清晰两件事——

第一:知道自己现在在哪。

第二:明确自己要去哪。

吴军博士曾经收到过一个读者的留言:“我从一个小地方来,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但快毕业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有人拼颜值、有人拼爹,这个社会怎么这么不公平……”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只他一个。吴军博士是这样回的:



第一,你从县城考进大学,已经是人生很成功的一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应该对自己满意,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第二,你有自己的资源,你努力学习、用功、肯吃苦,这是你的资源。但长得漂亮也是一种资源,爹有本事也是一种资源,世界上的资源是各种各样的;

第三,你不要光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些富二代可能比你还要刻苦努力。

从阶层说,假如我们把社会阶层分成一百层,你从第八十层现在上升到六十层已经是不错的事了,要上升到第五层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要指望一下上升到第五层,在第五层的人资源比你不知道多多少,他可能只努力20%,比你努力100%能做的事还多,这就是现实。



所以每个人应该对教育,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这才是比较好的。

很大程度上,最后并不是考试成绩决定了你最后成不成功。如果你指望说因为我成绩考好了,将来社会一定要给我什么,这可能就想错了。

教育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但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史蒂芬森(火车之父),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认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教育是一个途径。
不同的阶层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既然基础不一样,目标不一样,要进行的教育也不一样。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需要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想要上升到中产阶层最重要的是学会技能教育,对于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博雅教育是没用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蓝翔技校的毕业生要比很多白领赚得多——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技能。

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如果你处于这样的社会阶层,你要接受的第一步的教育就是技能教育,需要有安身立命的技能,再来谈通识教育、博雅教育。

在《大学之路》第二版里吴博士专门补了一章讲美国公立教育,主要就是讲技能教育。在美国,私立名校的教育是为更高一层的进阶准备的,但是公立教育总体来讲就是技能教育。
为什么中产阶层的孩子最辛苦?



很多中产阶层的人抱怨:我的孩子这么辛苦,平时要上课,还要补习,还要学艺术、体育。

可是,你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进入精英阶层。那对不起,你就是要辛苦。

首先,技能教育是少不了的,否则孩子未来没有立足之地。

其次,所有你认为的上面一个阶层要具有的技能,需要给孩子补齐,孩子没法不辛苦。

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甚至比中国的孩子还要辛苦。

比如孩子进了学校的学科代表队,一周的训练时间就是20个小时,还有做志愿者的,一星期有八个小时的时间,同时学科的各项课程一样不少。

想孩子不辛苦也可以,阶级分层向上的通道很难、很辛苦,向下的通道却很容易、很轻松。

家长不是不可以选择,但恐怕没有几个家长会做那样“轻松”的选择。
每个孩子的能力、基因优势是不同的,
使劲得使对地方

每个孩子的基因、特长都是不一样的。学奥数,就全民奥数?流行机器人,就都去学机器人?能当科学家的万里挑一,那么多孩子都搞奥数、机器人,并没有太大意义。

说句实在话,奥数可能就适合那些有数学天赋、智商在前5%或10%的孩子去搞。

可是问题是中国家长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智商不如别人,所以全民奥数,其实很多时候是浪费时间。

有的孩子就是学奥数不费劲,有的就是艺术上有天分可学科不灵,有的可能体育是强项,如果我们非要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没天赋的孩子学奥数,让一个擅长学科学习而无感音乐的孩子每天苦练钢琴,那我们的收获自然是事倍功半。

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发现孩子的长处,给他支持,而不是别人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更不是望着别的孩子的长处来补自己孩子的短处,使劲儿得使对地方!

所以,人如果能够正确理解教育,对自己、对孩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要大很多,在教育这件事上的焦虑也会减少很多。

我觉得,如果有起跑线,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不是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格局。
为何美国相对“较差”的基础教育
却支撑起全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

美国的基础教育跟我们看中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时候,并不提倡有标准答案这一说。

从数学成绩来说,美国的平均分可能低于中国,但就是那前5%对于基础知识深度学习的尖子学生,他们同时接受的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这个基础教育的方向决定了他培养出来是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而中国的学生、学者很多时候提不出来问题,没有创新的能力。

很多大学教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如果请他提出一个问题,从此开创一个学科,这个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写在最后



和吴军博士聊完之后,笔者觉得通透了许多但却又略有些沉重,或许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两个特质:它给人希望,同时又会有些艰难。

每一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教育。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向外寻找答案,而是向内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不是急切地去知道怎么做,而是明白为什么做?

人如果能够正确理解教育,对自己、对孩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要大很多,在教育这件事上的焦虑也会减少很多。

来源:常春藤爸爸(ivydad_ivydad)


    关注 销售有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