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压力的不同选择

 

应对压力的正确方式应该不仅仅是一碗心灵鸡汤,还得有行动。...



最近看到一个很“正能量”的TED Talk,演讲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凯利・麦格尼格尔,她告诉我们:有压力是好事,幸福的人都是有压力的。虽然这种认知与我们既往熟悉的,关于压力的“负面”印象可说是脱胎换骨的新定义,但仍然觉得,将这碗洋鸡汤作为应对压力的、除了躲避与死扛之外的第三种选择,有点不妥。应对压力的正确方式应该不仅仅是一碗心灵鸡汤,还得有行动。

记得十多年前,公司邀请外部心理学专家在新加坡给管理层做了一次关于压力的讲座,讲座只有2小时,但却对我之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位专家教了我们三种应对压力的实用方式:

(1)Just Do It Now马上去做;

(2)Delegate派人去做;

(3)Close Loop这个很难用中文直译,或许与近期网间流传的一种“填坑”能力的说法有点接近,大致就是说:要做一个不(给自己与他人)挖坑的人。

这三个要诀,前两个不难理解,也具有可操作性。在参加这个讲座前,也曾参加过一个时间管理的培训,从那里学到了:写下要做的事的清单,照着单子来,既不会漏了,效率也提升了。

自从这次压力讲座后,我发现自己的清单短了不少。这个压力讲座教的“马上去做”或“派人去做”,虽然有些会限于条件不能马上做,但当这种思维变成习惯时,你真的会发现其实不少事情是可以现在就做的,不用放到清单上去等待。

我们的压力,不少是由不断增加的、等着我们去做的事情层层积压而最终形成的。

这个压力讲座更高明的是第三个诀窍:Close Loop,或者通俗地说,一种把事情做好并完成的习惯;而不是Open Loop,老的事情没做完,新的事情又一件件地开盖成待做状态。之所以说这个第三点至关重要,因为来参加压力讲座的是公司管理层,这个行为或习惯不仅与这些管理者本身应对压力有关,而且对他们所领导的团队与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及时完成事情Close Loop的习惯,将大幅提升管理者与他所在组织的效率,由此有效降低压力;相反,不断开盖的习惯,很可能将导致自己与团队不堪重负,乃至崩溃。有道是: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讲座结束时,压力专家让我们回去观察,将自己与周围人的行为记录下来,对照这次所学的。有些行为与习惯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我的部门刚好有位中层管理者离职,我问总经理与人事总监,我们公司是否有合适的内部人选?人事总监想了一下后告诉我:没有,这个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经验,我们得从外部招。这个回答,展现了很好的Close Loop习惯,她的头脑中也不会再被这个决定占据“内存”;与她搭配工作的人,我们也及时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总经理,他没有马上回答,甚至此刻也没有去多想,而是说了一句:让我们再找时间谈一下。他无意中将这件事搁置,放入了他自己与我的“内存”,而且没说具体时间。

这种悬而不决不仅拖延了工作进度,也凭空增添了每个人的压力。其实之后他终于有时间与我坐下来谈,也只谈了他对这位离职员工的一些看法,并没有解决放在眼前的招聘问题。在职场久了,你不难发现很多压力是由于不良习惯人为造成的。

当然,工作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能马上完成或了结,有时候的确需要一点时间思考一下,需要另约时间见面谈。近期因为一个合同问题找公司的法务副总,他因为在出差,告诉我们本周四上午去找他,然后当我们去找他时,他问了我们一些执行细节的问题,如是否每次送货都要开票?若发现规格不同,要置换怎么办?事实上客户并没有需要我们每次都开票,目前的合作完全可以采取月结或季度结形式。由此我们的合同便简化了许多,他告诉我们,只要按这个改了后,就可以盖章了,不用再找他看。非常好的Close Loop习惯,即使需要面对面交流,也给你一个明确的时间,这样不会拖延;事后不用再回来,不浪费自己与他人的时间,也体现出对同事的信任,大家都是专业人士,既然说清楚了,就相信你我会按照专业的要求把事情去做好。

压力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感觉与状态,说它会给你无限正能量(压力转为动力)似乎有点牵强,无论鸡汤看似有多美好,我仍然相信压力是需要积极并有实效地应对的。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尽可能以良好的方式方法来避免与减少压力,仍然是我们每一位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的意识与习惯。


    关注 中国广告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