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医学走向出现偏离,看板蓝根、青蒿素、砒霜教我们如何进行反向研究

 

板蓝根治疗感冒效果很好,但找不到抗病毒的特效成分,这就是我过去说的,“没有药效有疗效,没有药理有道理”。...



请点击上方蓝字“健康报医生频道”关注我们吧!

投稿邮箱:jkb_doctor@126.com

从历史看,现代医学为人类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现代医学研究和实践一味向技术化发展,一味向微观领域深入,由此导致了专业过度分化、专科过度细化和医学知识碎片化。

医学的初衷和走向出现偏离,已经引发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为了纠正这种偏离,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现代医学首先推出了循证医学,继而推出转化医学,近年又推出精准医学。

这些医学模式具有特定的针对性,都有其积极意义,但都是从一个方向或一个角度去纠正偏离,去解决难题。我认为应该换一种思维,采取反向医学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医学的走向出现偏离
有影响因子没影响
首先,医学本该以诊疗疾病是否有效为标准,现在却是看谁发了多少论文,谁的论文被引用得多,谁才是成功者。开始强调篇数,后来强调点数,即影响因子。但很多论文是高影响因子却没影响。这种以论文为导向的医学研究或以论文反映医学发展的研究,逐渐偏离了医学的本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度细分导致知识面窄


其次,目前临床实践中主要是专业过度分化和专科过度细化造成的突出问题。医生的知识面窄,只熟悉三级甚至四级亚专科,结果把局部的病灶治好了,病人却死亡了。

据美国、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的1000余例的尸检报告结果,有25%~35%临床诊断与尸检结果不符合。治疗不正确,很容易导致医源性死亡。

美国2017年发布的消息称,在医院里的死因分析,第一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第二死因为肿瘤,第三死因为医源性死亡,高达9.5%。

2017年中国病人就诊超过77亿人次,比10年前多了33亿人次。医生越来越累,病人越治越多,疗效越来越差。
药品多了,有效的却没多
最后,在药品研发及应用领域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药品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老师92岁离开了我,他一辈子就用二十几个药品,来回调整就当了一辈子医生。现在的药品中,心血管科200多个,消化科100多个,治肿瘤的药品几近1000个,仅中国生产肿瘤药的公司就有几百家。

这么多药品,疗效怎样呢?美国FDA于2013年发表过一个白皮书:在九大类药品中,疗效最好的是抗抑郁的药品,但有40%无效;最差的是抗肿瘤药,约75%无效。所以在美国临床药品试验中,抗肿瘤药品只要30%有效就可获批上市。
02
慢性病流行带来的考验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影响
面对上述现状,我们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是不是应该深刻思考自己的能力及义务了?我们常讲该做什么,但我们是否想过不该做什么;我们常欣赏我们做成了什么,但我们一般不去考虑自己没有做成什么。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我个人觉得可能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医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都是基于第一次卫生革命获得的经验。第一次卫生革命,主要针对的是传染病。那时,鼠疫或霍乱可使一个国家在一周内死亡人数超过全国人口的1/2甚至2/3。当时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取得了革命性胜利。但是,传染病是一个病因一个病,一个药品(疫苗)就搞定。
慢性病来了,我们怎么办
但现在遇到的慢性疾病这种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甚至束手无策。比如,抽烟、喝酒、吃肥肉、精神紧张既是冠心病的病因,又是糖尿病、高血压或者肿瘤的病因,某个因素在某一疾病甚至某一病人的权重,很难说清,甚至计算不出来,只是提供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治疗也只是针对一种可能性在治疗。

慢性病是多病因、多阶段、多机制发病,是一种状态出了问题,是人体功能平衡状态出了问题。这种状况不能靠扛,而是要调,研究策略应与对付传染病有很大不同。
03
须重新创立研究方法

解决目前的问题,应该换一种思维,这就是反向医学研究。

就像我们开车,要从北京去上海,没有高速路,不止一条路,要走走看看,而且没有路标,也没有GPS,还从来没有人走过,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问对面的车,是不是从上海开过来的。如果是,沿着对方的反方向开,你肯定能到上海。对我们来说,他们是反向;但对他们来说,我们是反向,互为对照。其实双方都是向前,都是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学上只有用这种方法形成的共识、指南或经验才不致偏颇,才能有效和持久。

我们现在习惯用一种研究方法,对一种病的研究,先发现病因、机制或靶点,然后据其研制药品,其后进入临床试验,最后形成指南推广。

但慢性病并没有确切的病因,可有多种机制,还有无数靶点。只抓住一个机制、一个靶点得到的药品,只能解决一个病的某类分子、某类细胞在某个时段的问题,开始用对某些有效,很快就抗药或失效了。
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这种单一的顺向研究方法上。因为从机制入手,只抓住了事物的少数因素,解决的是少数问题,而且这样下去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如果换一种思维,反过来,从经验到临床,再到机制(或靶点,甚至病因),能研究出来后者更好,研究不出来,只要有效即可,有效不一定有理。
板蓝根:没有药理有道理
比如板蓝根治疗感冒效果很好,但找不到抗病毒的特效成分,这就是我过去说的,“没有药效有疗效,没有药理有道理”。
青蒿素:先治疗后研究
比如屠呦呦研究员分离出青蒿素获得诺奖,其实葛洪在很早以前就已发现青蒿能治疗疟疾,那时根本不知道药物有效成分,也不知有疟原虫。以后分离出青蒿素,然后依此合成了青蒿素,这是一个典型的与顺向医学研究相反的研究方法。
砒霜:先经验后理论
又比如很早就有中医大家发现砒霜能治疗血液病,首先是得到经验,那时并没有显微镜,后来才知道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那时候没有分子生物学,再后来才知道凋亡机制。又比如用胎粪治疗顽固性腹泻,那时没有显微镜,后来才知道细菌,才知肠道微生态,才知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会致病人100%死亡;也才知道正常人体的粪菌移植能使这种病人92%痊愈,而且并未清除也无法清除那种高毒性致病菌。
路线不唯一,结果不唯一
反向医学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多,所用的方法应该有所不同,评价结果也有不同。

从结构到功能的,要想想功能到结构;从数据到事实的,可试试从事实到数据;从证据到经验的,可试试从经验到证据……还比如从宏观到微观的,可想想从微观到宏观。

以上所述,反之亦然,不胜枚举,就看你当下从事的路线。

如果将自己现在从事的研究路线看成正向研究,你一定要想一下反向的结果。

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只认为自己的路线才是正确的路线,自己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其实路线和结果都不是唯一的。

对于医学研究,特别是对慢病的医学研究或药学研究,一定要重新创立研究方法,综合考虑正反双方向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

编辑制作:夏海波



健康报小编
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点赞!


反向医学思维,点赞!↓↓↓


    关注 健康报医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