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没有证据显示气溶胶可以传播新冠病毒,大家莫慌

 





昨天天开始,关于气溶胶传播的话题一举攻占,了舆论头条。

2月8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发布会上专家强调,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除了,直接传播、接触传播,还有气溶胶传播。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气溶胶三字瞬间霸了屏。

现在人们普遍担心,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在,空气中飘去飘来,一不留神就被吸入,体里被感染,岂不是防不胜防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1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说白了,就是空气中的细微液体,或细微固体,烟、尘是气溶胶,雾霾也是气溶胶。

人体活动如呼吸、咳嗽、打喷嚏或大笑,均会产生液滴。当液滴与呼出气体混合时,就会产生气溶胶。

既往的研究已经发现,有些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2004年,中国香港学者Yu et al.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称,通过对sars期间香港淘大花园,病例分布进行研究,发现sars病毒可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香港淘大花园居住在中层,和高层居民感染的风险高于底层居民,这无法用随机接触,传播解释。

调查发现楼宇通风井,内存在病毒,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估计从通风井逸散,的含病毒气溶胶在楼宇间的扩散情况,发现计算等气溶胶分布与,实际病例分布情况吻合较好,推断sars可能通过空气,传播。

2012年,荷兰学者Herfst等在《科学》发表论文,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也可通过,气溶胶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构成了人类大,流行性流感的风险。



鉴于新冠病毒与sars,具有80%的基因序列相似度,推测新冠病毒与sars的,物理性质可能类似,所以不排除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
气溶胶传播与飞沫传播有何不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解释,经空气传播指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引起的疾病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包括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核和尘埃传播)

  • 飞沫传播:




指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呼气、咳嗽、打喷嚏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落在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经飞沫传播只是近距离,传播,主要累及传染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

  • 气溶胶传播
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称为飞沫核传播。

尘埃传播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落在地面,干燥后与尘埃混合在一起,易感者吸入后导致的传播。



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曹军骥,进一步解释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距离不同。

一般室内环境中,大于100微米的飞沫颗粒,通常在蒸发之前就会落到表面,小于100微米颗粒则在,到达表面之前蒸发形成飞沫核,通常10微米的飞沫在,毫秒级时间内即可形成飞沫核。



打一个喷嚏可能会产生多达4万个,直径在0.5~12微米之间的液滴,并可能以高达100 m/s的速度被排出;咳嗽最多可产生3000个,液滴核,大约与5分钟的谈话时间产生,的液滴相同。

喷嚏产生大量颗粒物,但尺寸相对较大,容易沉降到表面,其他日常活动如说话、呼吸、咳嗽等,则会产生尺寸较小,的颗粒物。

飞沫是人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

而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排出的液滴,其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

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说,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中以颗粒物,为凝结核的液滴。它并不是一直飘,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和接触传播防范,要求相同。

一位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附近,他呼出的空气是不是就,饱含了带病毒的气溶胶。正常呼吸的情况下,位于肺部这种下呼吸道的病毒没,那么容易出来,倒是猛烈地咳嗽、咳痰时,更可能产生气溶胶,这和飞沫传播是一致的,其实气溶胶的传播途径也包含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之中。
3
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并未得到证实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指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此外,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也表示,气溶胶传播在呼吸道,传染病中的确存在,新冠病毒是否存在气溶胶传播,尚需证据,图。





同时,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号“健康中国”今日发布的文章中也表示:“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此最新的解释也指出:“最佳证据表明,病毒经飞沫传播。而飞沫较重,难以在空气中漂浮。”并未证实新冠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



不过,WHO指出,此病毒是一种新病毒,who将继续监控任何,可能的传播方式。

也有专家认为,气溶胶中招概率比,遇交通事故还要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指出:“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
4
气溶胶传播没你想得那么容易产生


网上将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说的神乎其神,难免让许多人产生恐惧:

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我家里?

有人担心,邻居中有感染者,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自家来,到底还能不能开窗透气。



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许绿叶)说,开窗透气是必要的,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气溶胶随之吹走,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

她建议,一天可以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3个小时。她认为,如果不是恶劣的生活习惯,比如随意吐痰,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总之,开窗透气,更新室内空气,即使有气溶胶也会沉降,按照防范接触传播的要求,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都可以防范。

关于下水道和马桶是否造成,楼上楼下传播病毒,专家们认为风险不大。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晓宁主任建议下水道的,消毒可以在每天晚上没有人使用的时候,用84消毒片或84,消毒液放进下水道或马桶里,注意如果它是金属的,就有腐蚀性,如果是pvc的,管道就没有问题。

李晓宁主任强调,家庭里还可以多采用换气扇来促进,室内空气的排除。卫生间和厨房在用,84消毒的时候,一定要开通风设备,就是要开换气扇通风,防止中毒。
5
此前发布的预防措施
完全可以预防气溶胶传播
如果新冠病毒真的有气溶胶传播的存在,那此前权威机构发布对,新冠病毒的各项预防措施,同样气溶胶传播有效,只要大家按部就班的去做,同样可以避免,所以没有必要过于恐慌。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认为,在公园、户外这种开放环境中,对于相隔患者距离比较,远的健康人,病毒很快被稀释,浓度会显著减少。

即使吸入,应该也是小概率事件,剂量不足以导致感染,不需过度担心。当然,如果靠近医院比如雷神山,(雷神山)医院,病毒排放源浓度强且持续,附近的空气存在风险,需要考虑。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忠伟认为,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气溶胶中的病毒浓度将会,迅速降到很低水平,感染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如果在公共场合,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些,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2月9日下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在答记者问时强调: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新冠病毒主要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的距离很短,一般一到两米,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悬浮飘浮。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绢、手肘遮住口鼻,防止飞沫喷溅。



总之,病毒纵然千条诡计,我们要有一定之规。做的如下四点,就能远离新冠病毒感染:

  • 聚集


取消一切社会聚集活动,不宴会,不串门,必须见面,要远离2米以上。

空气传播包括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核和尘埃传播)

  • 多通风


在家庭隔离时,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稀释各种病毒的浓度。

空气传播包括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核和尘埃传播)

  • 戴口罩、勤洗手


  • 勤消毒


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电梯按钮、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END  


中医集结号



爱我请给我好看!


    关注 中医集结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