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娃的语文逆袭

 

语文这玩意儿的天赋和数学的天赋不太一样。如果说数学是基因决定一切,那语文就非常依赖出生后几年的家庭养育。北方和东北人家庭出来的小孩驾驭语言和感染力的优势,大家有目共睹。...



本系列每周挑选一个育儿热门话题,做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的背单词两篇刊出后获得大量好评(没看过的同学点这里:上篇,下篇),于是很多粉丝让我写语文。

今天,它来了。

本篇为语文逆袭的上篇,讲经历和感受。下篇会出收费篇,讲具体执行细节和体会,欢迎各位付费阅读。


平凡的平,平凡的凡
小学三门主课的课内学习中,语文是最能够看得出一个娃有没有天赋的。而家娃,就属于那种没有天赋的。

语文这玩意儿的天赋和数学的天赋不太一样。如果说数学是基因决定一切,那语文就非常依赖出生后几年的家庭养育。北方和东北人家庭出来的小孩驾驭语言和感染力的优势,大家有目共睹。

都说家庭能创造英语环境是个小优势,我现在觉得能创造良好中文语言环境的家庭那才是大优势。

很遗憾,我家就是没能够创造这么一个环境。不但没重视,反而还忽略了。我举个例子,家娃同学中有一位,父母知道自己南方人的缺陷,于是从小刻意让娃去上演讲班。那位小朋友进入小学以后,一口字正腔圆、舒缓顿挫、中气十足的标准普通话,真心让人羡慕!

反观我们家,基本上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小时候的输入英文太多,中文太少,形成了严重的挤占后果。家里平时和他沟通的时候严重口语化,导致小朋友在正式表达的时候异常挣扎。

另外一个很大的失误是没有尽早以自由阅读为目标规划学前中文学习。导致到中班还不认识几个字。园长有一天郑重其事得把我太太拉到一边责问:你们是不打算读小学了吗?

哎,说多了都是泪。


诸班恶果皆有因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仔细回顾下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家对于学前语文如此不重视,得出了以下几条:

1. 听信在国内大环境下,中文总学得好

这句话是有来历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语文是很附庸的地位,排在数理化和英语后面。学习也是以抄背默和掌握套路为主。而对于语言本身的驾驭,以及如何为今后的一生做好铺垫,是没有人在乎的。

这就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社会都没法好好用中文沟通。工作中不加英文单词,那就真的会憋死。这种现象在南方地区特别明显。

我曾经有一次去成都向一家大型国企做咨询项目的最后总结陈述。项目做的很漂亮,洞察也很深,对方老总很开心。但是临末了他说了一句,“你们整个团队讲话夹杂那么多英文,让人不舒服。现在我们没办法,整个社会的精英都这个德行,但是我们不会容忍太久了。”

一语成谶。这两年眼见国家对于中文基础教育从为考而学转向全面加深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整个社会对于“好好说中文”的要求越来越高。两者同时导致基础教育段的中文要求水涨船高。

传统认知中的“中文总学得好”,本质是总有办法让你考得好。而新标准下的“中文要学好”,是一项以文化为内涵,对接未来高要求的实际运用,并应对高难度考核的系统工程。

时代变了啊!

2. 听信英语努力总有回报,数学勤能补拙,而语文太玄乎,投入时间也不一定有用

不,不是这样的。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的核心问题是,在数学和英语都发展出非常完善靠谱的课外辅导路径情况下,语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攻略都是这八个字:“抓好课内,多多阅读”。

“投入时间也不一定有用”这句话不是大家尝试过以后得出的结论,而是为了掩盖“根本就没有好好去尝试”这个事实的遮羞布。我之前讲过千帆杨老师跑到论坛来寻找语文学习路径,发现根本没有,结果自己写了一套出来,并创业成功的故事。就是实例。

而语文有没有路径?有,这篇文章会写一些,下篇会写透。

3. 摇号之前的小升初是不需要语文的

这是一个事实。摇号前小升初奥,英,语的重要程度占比大约是6:3:1。这就导致我在做学前规划的时候,完全不会把语文放在重要的位置。

现在尽管政策变了,很多前人遗留的攻略和观点还在传播。各位在接触观点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观点的背景和出发点。

前两天看了一篇现任初中语文老师写的文章,讲改教新教材一年以来的感受,其中有一大段讲述旧的小升初标准下升上去的牛蛙在面对新初中语文时候的无力感:“有无数鲜活的例子告诉大家,语文并不会比数理化容易多少。然而等到大家意识到这一点,语文的问题已经很难再解决了。与其到那个时候为难,为什么不从小学开始抓起呢?”


救赎之路
我家小朋友就这么带着上述全部的欠债开始了小学生涯。虽然他在整个大班一年经过我们密集训练已经进步很多,但依然无法改变语文是他主要弱点这个事实。(学前部分的操作经验和优化建议会在下篇具体写。)

在龙华语文专修学校里面念书,语文不好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再叠加双语班的语文又要更弱一些,就导致小朋友一直在补差。

一年级上半学期结束,他拿到英语单项奖,数学小奖,以及语文老师的改善建议。那段时候真是急燥不堪:每天回家已经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语文上,却依然是这个结果。

每天都生活在自我怀疑之中,我每天花的时间到底有没有用?我的做法对不对?传说中的“抓好课内,多多阅读”我也认真做了啊,为什么没效果?我好累,能让我休息下吗?

这时,一道闪光从天而降,一篇神文出现在我面前,让我醍醐灌顶,如同获得新生。这篇神文来自yxs201405,名叫《四个习》。

(以上是杨老师要求的吹嘘字段,杨老师你可满意)

玩笑开好,讲正经。我征得杨老师同意,把两篇相关文章作为今天的第二第三条推送一起发了出来,各位可以稍后移步阅读。

其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个段落:

(1)字:看到就认识,能够脱口而出,读准字音;

(2)字:会正确笔顺的书写,可以用书空的方法先行练习;

(3)词:熟识课文中带有这个生字的词语,并且一定要理解(能用自己的语句,组织一小段话解释);

(4)词:能用生字,再组至少2、3个词语。

(5)词:每一个被拓展的词,有空的话,都用自己话,简略地作个解释。如果某词不理解的,家长用自己的话解释,并要求孩子复述;

(6)句:每个带有生字的词语,都要求练习造句。孩子不会的,家长说一句,孩子复述。

这段话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是扑灭了我内心任何侥幸的心理,放下了静待花开的痴心妄想。

另外,看过我单词上下篇的同学想到了什么?

Anki


Anki
在拜读杨老师的大作之前,我家已经在用Anki默写语文了。但是那个默写就只是默写,我读他写。

杨老师的文章让我开始脑子里转流程。上面引用的那一段关于字词的考察,和我英语背单词里面关于单词考察的六方面很像。如果我英语可以那么做,那我语文一样可以那么做,对吧?

于是我进行了一些实验,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方式。具体的攻略会在下篇里面写,欢迎各位捧场。那篇还会放小学一到三年级的生字生词表,以及龙华语文专修学校的配套扩展词汇。另外还会讲一下古诗词,谚语和名句等该怎么弄。

经常有学前的家长问我四五快读好还是悟空识字好。我想说,部编版语文教材最好。

下篇里面我还会给出我对于学前的流程应该如何配置(学前围绕识字展开,进入小学围绕默写展开)。

Anki对于语文最大的帮助是免去了家长计划和安排复习的功夫。我经常会听到的抱怨是:陌生词其实不可怕,但是一想到我要给他制定复习和回顾安排,就想到脑壳疼。

交给Anki,它最适合干这事。

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近三年,我们家一共在Anki里面学习语文989天,3155个生字、词语和古诗句,总共练习26977次。

到现在为止依然每晚花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在语文上,包括围绕Anki的练习,以及就语文课文和笔记做的问答。这些事情的具体做法也会在下篇一并给出。

我这里特别想说的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不烦躁。虽然经常还是会有被小朋友气得吐血的时候,但是我知道这件事情必须做,而我已经在使用最高效的方式了。


阅读是如何起作用的
这个问题是语文学习中的皇冠。至今我也没解决。所以只能讲一些我的观察。

家娃从一年级开始自主阅读到现在近三年。每天40分钟的中文阅读。读物以口水小说为主,最近稍微升级一点开始读科幻小说。

阅读对他最直接的帮助是在日常完成杨老师前面那段任务的时候,对于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练习得心应手。有时候往往会给我出乎意料的精妙答案。问他这个词没学过,你怎么会的,他都回答从书里看来的。

进到三年级以后,考试中经常出现课外的内容,比如在现代文阅读中给你一个课本外的词,问你他的意思,并说出近义词。家娃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就很有优势。

另外,看书看得多,写作文的题材也就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见识了很多可以用来“编作文”的故事。

最后长期的课外阅读,导致小朋友能够准确把握作者写作脉络。他能根据作者的伏笔、铺陈和转折来预判文章的后续情节展开,同时能基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反推关键语句,以及修辞手法的目的。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语感。

我坚信阅读还会有更大的作用,我也能等到解开阅读是如何直接影响语文学习和考试的迷底。到时候再来分享。


关于独立思考
这周的大主题是独立思考,所以本文辟一个章节来讲这个事情。

各界对于语文题目中为了考试而“强行捏造作者观点”这个陋习有非常强烈的反对共识。很遗憾这种情况依然如此。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认识、重视且尽早采取行动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在小学时候就尽量解决,就会在中学产生很强的坏效应。上周有一篇初中妈妈现身说法的文章,里面就提到:“娃几次考试主观题失分,问老师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回家抱怨了几次。然后他内心开始抗拒语文,这个真的很难补救。”

如周一文章中所言,对成人来说各种观点的兼收并蓄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少年?

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依然在探索中,大致的解决方案是明晰的:堵不如疏。与其现在为了让他做题目时候只按照学校的思路来而堵住其他的认知方式,不如让他早接触。这是为什么我让他去上西方文学精读课程——以期让他尽早了解其他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然后在多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帮助他去理解各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最终达到小朋友“理解并容忍出题人的立场”的结果。

“我不一定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理解你的出发点。为了成绩好看,我会根据你的思路答题,给出令你满意的答复。但是这不代表我同意你的观点,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

听上去很难。我觉得做得到,也是目前看来的唯一解。


然后呢
小朋友进入二年级下以后,语文成绩开始慢慢上升。一开始基本上能稳在平均水平以上,然后慢慢靠前。三年级基本稳定在班级头部,还拿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语文学期单项奖。

为了准备写这篇文章,我采访了下小朋友现在应对语文考试时候的心态。他说:

“基础题很自信,我知道我写的都是对的,不是猜的。所以我做后面题目的时候不会老是想着前面的基础题是不是做对了。”

“阅读理解我能够很容易看透作者想表达什么,以及题目想考什么。有时候甚至初看文章我就能猜到会出现什么样子的题目。”

“数学考试判断题目难易是很简单的——看会不会做。语文判断题目难易不那么简单——即使不会做也依然能够把答案都填满。而我觉得我一个重要进步就是能判断哪些题目是难的。”

“卷子发下来先看一眼作文题目,大部分情况看完我都心里有底,所以整个答卷过程中心里不慌。”

“我不会因为一个字不会写而去改我想好的作文语句,这省了很多时间,也让我写作文思路不被打断。”

三年级是一道分水岭。语文的重点从对基础的夯实转向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暑假开始我们就会按照杨老师的中高年级攻略(今天第三篇推文就是)里面的方案来执行,也会写文章告诉大家经验教训。


结语
语文是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话题,也是三门主课中家长最困惑的。我希望借助这上下篇讲述下我的故事,帮助学前和小低家长避免弯路,并且知道一些执行方面的细节。

下篇讲执行细节,会包括这些内容:

– 对于生词的各方面考察的实际运用心得

– 每日操作流程

– 学前的语文规划,识字的合理顺序

– 机构和书写

– 语文Anki使用指南

– 部编版一至三年级生词,以及相关扩展词汇表Excel

下篇将会刊出一篇收费阅读,欢迎各位届时移步。本公众号也会相应转载。


    关注 千帆育儿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