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农民工图书馆留言引热议:凭什么说他不配“读书人”

 

这个时代,仍然需要愿意深耕的人。...


小年说:

近日,一位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在网络刷屏。不少网友表示敬佩和感动,但评论区也夹杂着“底层人不配读书”的偏见。

在作者看来,知识没有等级之分。别让“知识羞耻”带来的道德绑架,毁了他人的求知欲。

推荐给你,静夜思。
农民工图书馆留言引热议:
普通人读书,就该被羞辱吗?
来源:社会学了没 | ID:socialor
作者:张酷炫宁
01
近日,一位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在网络刷屏,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表示敬佩和感动的同时,也冒出了另一种声音:

“读成了底层,就不要说是读书人。”

一时间,网友纷纷站出来diss这种偏见:

“读书还分三六九等?”“普通人就不配读书了?”“读书就是为了看不起别人?”

这种隔断知识与普通人距离的言论经常充斥在我们的耳边,反映出了根深蒂固的身份偏见。

有网友说,他曾经在金庸先生去世时转发悼念文章,并配上了几句网上复制粘贴的文案。结果有人跟他说:“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懂那本书。”

他一边脸红,一边心想:没看过原著,抄个金句发朋友圈真的很丢人吗?

科比意外去世时,很多人虽然算不上个球迷,但也为这次意外而惋惜。有位网友说:“我发了条微博悼念,结果被不少人围攻,说我在蹭热度。”

其实,每当有名人逝世,总会掀起一股朋友圈、微博的哀悼热潮,网友们纷纷表示哀思的同时,也有人给这些通过网络哀悼的人贴上了标签:“哭丧婊”。
02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贴标签”就是一种控制异常的行为。“内行人”“圈内人”们不准“行外人”“圈外人”踏入这个社群和领域,他们用极度敏感和挑剔的态度审视这种“泛泛而谈”和“礼貌性哭丧”,认为他们的参与是对其信仰和权威的一种亵渎。因此,需要用贴标签的方式警告这些人们:“你们别不懂装懂,最好对我们这个圈子敬而远之。”

面对这种戾气与质疑,不少网友不敢发言了。如果较真,那确实不敢说自己是个“金庸迷”“霍金迷”,确实不是行家,没有底气与你来一场激烈的辩论。但问题是,如果“没那么懂”,就不能“致以哀思”吗?

而实际上,人们往往没有反驳的底气。因为在特定知识领域,“内行人”对自身权威性的垄断使人们产生了“我确实懂得不多”的自我否定和羞耻感。

而“知识羞耻”远不止“知识焦虑”那么简单。从心理学上来看,“焦虑”是人们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羞耻”则是一种自我贬低的负面情绪,是一种觉得自己“不道德”“不正确”的感觉。“知识羞耻”带有权威压制的意味,承载着所谓“内行人”的批判与鄙视。

知识羞耻背后的逻辑是,“附庸风雅”成为了一种原罪。

而我们却很难摆脱这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社交网络中人们分享内容时是很难规制受众范围的,就算你花了很大的功夫设置了分组可见,但分组之外的人仍有可能通过其它方式意外地看到你的内容,这意味着你发表的任何言论都将陷入一种监视和约束中。

当你想评论一件事物,在网上找到一段金句时,你很难保证这些内容不被“行家”“专家”“圈内人”看到,而他们要做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让熟悉之事变得陌生”,也就是重新前置平庸的事物:把平常无奇的事物,重新摆在显耀的位置上,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与解读。

你的“挥斥方遒”在他们眼中当然是“附庸风雅”,面对这种冲击他们权威的草根意见,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此为靶,以知识权威为箭,最终击倒你,使你产生知识羞耻,从而避免你的“逾越”行为。
03
然而,金庸不只是特定人群心中的“金庸”,霍金不只是理科生眼中的“霍金”,科比不只是球迷才会崇拜和敬佩的对象。这些早已成为一代人心中某种符号和精神信仰的人们,完全可以由这个时代任何一个或者狂热迷恋、或者远远观望的人来致敬。

致敬、共鸣、启迪、分享、发问,这些可以是任何个体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没有等级之分,没有不可逾越。

但为了以防“内行人”来杠,不少网友还是坚持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对一件事情没有足够了解是不敢乱说话的,没研究过这个导演是不敢评论他的电影的,不知道出处是没资格用这句诗做文案的。

在这种社交氛围下,放低姿态,“不懂就问”成为了最安全的句式,成为了现在一个流行的网络礼貌用语。这和之前的“狗头保命”作用类似。如果没有掌握好措辞,你就要被挑剔地审视,再被扣上一个“不懂装懂”的帽子了。

这种“不懂就问”的措辞,在几分幽默和亲近之余,成为一种高度仪式化的话语符号,演绎着一场网民集体狂欢。

“不懂就问”带着网民们对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几分调侃,理直气壮的傲娇语气还蕴含着几分反叛之意,潜台词是:“我不知道怎么了?”“我有意见就直说了啊!别骂我!”

网民们开始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冲“一言不合就开杠”的网络社会,抵抗别人可能对自己的信息或知识漏洞发起的攻击和质疑。

尽管如此,外攻易防,自卑难解。对自身知识水平的不满、与身边人对比而产生的自卑、消费主义渲染的知识焦虑,都加重了人们“我应该知道这些知识,我却不知道”的羞耻感。
04
文化类谈话节目《圆桌派》中曾提到,国外有一种“无耻游戏”,游戏时参与者为了获胜需要自曝:“我没读过列夫·托尔斯泰”,“我没读过海明威”,甚至“我没读过圣经”……显而易见,总是有数不尽你应该懂得,但你却不懂的知识,而这是一种公认的“耻辱”。

每天都在映入眼帘的“人生必读100部经典”“女生必看的5部电影”“30岁前一定要懂的50个道理”更是放大了年轻人的知识羞耻感。消费主义的陷阱一旦又把某本书被定义为“必读经典”,它就又增加了人们的不安。

这是一种“在场”的焦虑。这些“必读”意味着你必须参与这种知识获取,哪怕你常常在为知识付费后就把它闲置在书架上或云盘里。但至少看起来,它在缓解你的知识羞耻感。

可时间有限、知识无限是客观事实。

正如伟大的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说:“音乐对人的一生来讲是足够的,人的一生对音乐来讲却不足够。”

有人计算过,每天阅读1小时,70年大概可以读3000-4000本书。而这和巨大的知识宝库相比,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每个人都是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必须承认,信息爆炸时代,没有人能追赶上知识的更新速度。

但这个时代,仍然需要愿意深耕的人。

也需要忠于自我需求的人。

碎片化的学习不一定比埋头钻研更可耻,权威的发言也不一定比偶然的灵光更高尚。

放弃“知识羞耻”带来的道德绑架吧!
—THE END—
本文来源: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让你更多元理解社会,判断社会趋势,更好认识自我,促进认知升级。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邮件后请附联系方式)
睡不着,聊几句?


    关注 中国青年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