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1年世界第一!这些毕业生,抢手!

 



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不仅体量大,而且重点领域的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那么,选择在制造业从业的毕业生,是否迎来就业的春天?


2020年末,随着消费和制造业的复苏回暖,各行业用工需求不断增加据媒体报道,以蓝领为主的制造业因产能扩张智能制造升级劳动力供给少等问题,缺工现象显现

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明显新进排行30个职业中,近半数与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相关,所需职业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如仪器仪表制造工进入排行前十,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具钳工多晶硅制取工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新进排行,机修钳工冲压工金属热处理工等职业呈现短缺程度加大的趋势

而由招工难导致的人才工资倒挂现象,也让蓝领月薪高过大学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由高职院校培养的能够在制造业大显身手的高技能型人才,将迎来就业的春天
制造业用工需求变化
几家欢乐几家忧


机器人将抢走多少人的饭碗?这个伴随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所提出的问题,正在通过时间给出答案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为例,在2020年年初刊发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对中国20062017年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每上升1%,制造业就业岗位将下降4. 6%

麦可思研究也发现,近些年高职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届的23.4%下降到了2019届的20.9%不过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运用,也催生了新兴岗位的用人需求,带动了部分制造领域需求回升

数据显示,机械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已开始回升,201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分别为3.1%0.8%)均高于2018届(分别为2.9%0.6%)在上述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以机械/仪器仪表技术人员和电气/电子技术人员为主(四成以上),其中包含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人员等新兴岗位
人才与岗位为何没能彼此倾慕?


虽然制造业对一些专业人才的需求出现明显缺口,但麦可思研究发现,在这些受制造业青睐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中,接近半数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2017届:50%,2018届:49%,2019届:48%)

进一步分析可知,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29%)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8%)达不到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17%)是最重要的三个原因并且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的突出问题各不相同对这些问题的跟踪研究,也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研究发现,模具设计与制造(38%)机械设计与制造(37%)数控技术(36%)应用电子技术(36%)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而选择专业无关工作比例明显更高,这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与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认知模糊有关,需要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比如职业规划指导,与校友用人单位深入交流,去往一线实习实践等,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期待
而对物联网应用技术(35%)计算机应用技术(34%)软件技术(34%)计算机网络技术(32%)等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未能学以致用的最重要原因是在校所学达不到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是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是能力标准设定过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无论具体什么原因,无疑都为相关专业提升教学质量敲响警钟
人才培养向高水平专业看齐
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产业需求更加匹配?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当下着力开展的工作

事实上,通过对比入选双高计划的专业(高水平专业)与未入选的同专业在课程与教学社会服务方面建设初期的质量差异,也的确能够看到高水平专业不仅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更强,且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服务贡献程度更高,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以课程为例,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促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课程重要度满足度分别反映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授课效果

数据显示,高水平专业的课程与实际工作领域的对接程度更高,电子信息大类高水平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性较其他专业优势最为明显,其毕业生对课程的重要度评价(84%)比其他专业毕业生(79%)高5个百分点,体现出高水平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及动态调整机制方面,相比其他专业更为完善,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度更高

那么高水平专业是如何构建课程体系的呢?成功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 档)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曾与麦可思研究分享过相关经验据悉,学院根据航空维修制造运营与服务行业要求,解构和重组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将职业标准行业从业资格和国际标准融入课程,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了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其中,学院将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作为群内共享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作为群内各专业的特色课程,跨专业设置拓展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此外,学院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还着力推进校企协同,强化校内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未来伴随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智能化无人化改造,涉及机械设备维护维修,机器人应用编程开发的技术技能和管理类人才需求或将愈发旺盛

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可以断言任职于制造业的高职毕业生将迎来就业春天了吗?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应该说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制造业需要的是合格且成熟的新型产业工人,经得起工作岗位考验,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职毕业生才会是抢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董鲁皖龙. 机器换人,人才培养咋应对[N]. 中国教育报,2020-09-22(1).

[2]韩秉志. 制造业复苏快 用工需求旺盛[N]. 经济日报,2020-11-30(5).

[3]闫雪凌,朱博楷,马超.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中国的证据[J]. 统计研究,2020,37(1):81-82.

作者 | 麦可思 郭坤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丁楠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各大高校又打起来了!急!怎么让自己学校加入战场?

02. 取消中秋国庆假期!一批高校缩短小长假,寒假提前

03.以评促建后如何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北大专家给出3点建议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