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量/训练量过大真的会导致受伤吗?

 

相对跑量/训练量的绝对数值大小,训练负荷的增长率可能更为重要。...



译者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些网站/公众号信誓旦旦地说,周跑量高于xx km有害健康。确实有论文曾经分析出类似结果(BJSM 2007年有一篇injury review,发现男性周跑量大于64Km是一个显著的风险因素,但仅有一项高质量研究在女跑者中发现了这一统计相关性),但且不管这些具体数值有多大意义(周跑量在跑者中差异巨大,跑者承受力因人而异;而且具体数值在实际操作中无意义,又不是你刚跑过64km,下一步你的膝盖就会爆炸),跑量/训练量的大小真的和受伤率有关吗?

作为跑者,我们有幸不需要太担心像摔断胳膊、撕裂交叉韧带这样的急性伤。大多跑步伤都是过度使用(overuse)导致的慢性伤:由于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重复应力逐渐积累,最后显现出的损伤。

两位来自澳大利亚运动学会(AustralianInstitute of Sport)和堪培拉大学的理疗师发表于BJSM(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提出,我们应该停止使用“过度使用损伤”(overuse injury)这个术语,替换为“训练负荷失误”(training load errors)。他们根据越来越多的相关结果研究指出,训练量的大小本身,并不会提升受伤几率,而训练负荷的变化会决定受伤几率。他们统计的关键参数是“短期:长期负荷比”(acute:chronic load ratio),也就是最近一周的总训练负荷与过去四周的平均每周训练负荷之比。AIS在个案分析中使用的标准是internal training load内部训练负荷,为训练时长(以分钟记) X 训练强度(为研究对象对训练强度的主观性评分。这类指标在运动学中被广泛使用,如RPE)。

另一篇最近在BJSM上发表的论文很好地阐释了这个概念。那项研究跟进了澳大利亚精英英式橄榄球联盟两个赛季的情况,使用GPS测量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跑动距离。他们发现,在赛间休整时间不足一周的情况下(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是赛间休整时间,1周以下为短,1周以上为长。统计分析结果是赛中伤率与赛间休整时间长短没有相关性),有更高长期负荷的运动员(18.9-22.0千米)相比训练量更小的有更低的伤率。在赛间休整时间短(不足一周)时,短期长期负荷比大于1.6(最近一周的周训练量相对过去四周的平均周训练量提升了60%)的运动员伤率要比其他人高3.4-5.8倍,短期长期负荷比在1.2-1.6之间的比1.0-1.2之间的受伤率也更高。

译者个人认为,训练负荷失误,即短期过快提高训练负荷,本质上来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度使用(训练量>承受力),或者说过度使用所说的“过度”,应以身体当前承受力为基准。这很大程度上只是个文字问题。

译者对这类过度训练型损伤作出如下的个人解释:

人体是一个动态系统,不断地处于损坏-修复的动态过程之中。过量训练型损伤,本质上都是由于损坏-修复平衡的打破。许多训练的生效方式是超量恢复,即先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坏然后等待自我修复,而机体为应付这种压力上升,在修复后会变得更强健,以应付高压坏境。肌肉的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骨骼的破骨和成骨过程(人体的骨骼是会不断更新的,并不是一块死的棍子,强度一直在变化)皆是如此。然而人体的修复速率有限,而且在修复过程中会尤其脆弱(DOMS中的肌纤维断裂/肌蛋白溶解,骨骼生长过程中的破骨阶段)更易损坏。如果机体的损坏速度大于修复速度,那机体就会逐渐崩溃。训练负荷的提高率过大,就很容易导致损坏速率大于修复速率(人体的修复速率不是恒定的,会随着环境压力会逐渐上升,但上升速率有限,修复速率本身也必然存在上限),导致受伤。

对那篇研究橄榄球运动员的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作出如下解释:适应长期高负荷训练的运动员的机体有着更高的恢复速度,在赛间休整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适应负荷更低/机体恢复速率更慢的运动员就比他们更脆弱。但无论一开始适应的负荷大小如何,贸然提高训练量都容易超过机体【目前】的恢复速率上限,导致高伤率(肌肉、骨骼等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尤其脆弱)。

对跑步而言,译者举一个简单粗暴的例子:如果一个跑者一直维持着40km的周跑量,然后突然提高到100km的周跑量,那他很有可能由于机体的修复速率暂时跟不上而导致受伤。但如果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跑量,让机体逐步提高修复速率,逐渐适应越来越大的训练负荷,那就能安全地提高跑量门槛,直至接近他个人的极限修复速率。

跑量的绝对数值并没有那么重要,是个显然因人而异的数值(新手和超马运动员差好几倍非常正常),除非跑量高于人类这一物种的修复上限会必然导致受伤以外,具体的“推荐”跑量、“危险”跑量等等这些数值几乎没有意义。但对所有人而言,跑量的循序渐进都是相当重要的,人体对环境压力的适应速度毕竟有限。译者大量在外网看到too much too soon(TMTS)这一用语,姑且可以翻译成“操之过急”,是常见的训练失误,与受伤密切相关,可以说实质就是这里的短期长期负荷比过大。给了身体压力,又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那就是闷声作大死。

训练失误对伤率的影响有许多实证,然而许多跑者一有疼痛先考虑高缓冲跑鞋、压缩裤这些东西,而不想想可能是自己的身体不足以承受目前的训练负荷,这可不是正确的训练态度。

最后说一说训练负荷的量化问题。显然,AIS个案分析中使用的训练时长X训练强度=训练负荷较为符合常识,无论提高时长还是提高强度都会提高总的训练负荷。译者在书中曾见过另一篇论文对训练强度、训练频率(和训练时长一样,都是衡量时间的方式)和伤率的分析,如图所示:



可见受伤曲线有些像双曲线,训练强度和训练频率的乘积似乎接近一个定值(即当前训练负荷≈机体当前承受力)。跑鞋的缓冲性对这条曲线会产生影响,在刚换成缓冲少的极简跑鞋时,这条受伤曲线会明显下移,也就是所谓的过渡期,这个阶段跑量急剧下降。但随着跑姿、力量循序渐进的改善,这条曲线又会逐渐上移(其实正常的跑步训练就会让这条曲线上移,跑者的跑步水平总是越跑越高的)。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前提下,极简跑鞋和缓冲跑鞋的伤率没有统计性差异(不只一项研究得出了这个结果),没有缓冲的VFF五指鞋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危险,但也不比缓冲跑鞋更安全。人体对环境(包括跑鞋、路面的软硬,乃至跑量)能有极大的适应力,关键在于训练计划有没有给身体足够的应对时间。

点击“阅读原文”可见跑者世界对这两篇论文的论文评论。译者这次只部分编译了跑者世界的文章(感觉这篇论文评论写得挺一般的,干货不比论文摘要多,查看了论文摘要后发现还有细节不严谨的问题),大多是自己码字。


    关注 RunMsge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