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虎丛谈“(3)《九成宫》中的美容——涂描

 

涂描,也是一种碑帖中常见的“美容”方法。前面讲到的剜挖、铲磨,是在椎拓前对碑石整容,是要动刀子的。而涂描,不用动刀子,是在椎拓后对拓本中的损泐之处,用毛笔勾勒、涂描,手法像美容,类似人一样搽脂抹粉,掩盖掉雀斑、疤痕等有碍观瞻的地方。...





涂描,也是一种碑帖中常见的“美容”方法。

前面讲到的剜挖、铲磨,是在椎拓前对碑石整容,是要动刀子的。

而涂描,不用动刀子,是在椎拓后对拓本中的损泐之处,用笔勾勒笔画的轮廓,再涂描填墨。

手法像美容,类似人一样搽脂抹粉,掩盖掉雀斑、疤痕等有碍观瞻的地方。

《九成宫》李祺本被长期错误鉴定为“北宋早期拓本”,还有“近乎唐拓”之誉。

究竟是什么本领,能够迷惑众人,更是让众多碑帖鉴定家为之惊艳?

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识破李祺本的美容方法——涂描。

李祺本比存世宋拓本多出几十个未损之字,点画又相对完整许多。

小编就选出这其中的几个字来做一分析。窥一斑而知全豹嘛。

这几个字是众多碑帖权威鉴定家一致认为是李祺本作为《九成宫》传世最早拓本的铁证。

小编试着揭开李祺本浓妆艳抹之下的真实面目。

1、“慶與泉流“的“與” 

该字猛一看,李祺本最完整。但仔细看看,推理一下,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欧斋本最后一笔“丶”完好,与上面的石花无泐连。吕伯威本时碑石磨损,最后一笔「丶」泐损并和上方横画泐连。李祺本最后一笔变成了一个与上面一横相连的长点。

李祺本最后这个点的外形好怪异。

原因何在?涂描出来的。把泐损的地方用墨填了起来。

李祺本该字真实的面貌跟端方本近似,只不过线条比端方本要粗。

李祺本该字涂描过的地方都明显墨色过黑。这个道理跟人脸上涂粉一样,会比脸以下的地方要白。

这个已经过世的涂描者、美容师,您怎么会把这个点涂描成这个鬼样子嘛,让很多人以为欧阳询这一点就是这样写的。

2、“隨感變質”的“變”



“變”字上方,欧斋本、吕伯威本、端方本从左上往右下,有四条刮擦的痕迹,有浅有深,称之为石擦痕,就是有外物在碑石上刮擦后留下的痕迹。

李祺本初看,没有石擦痕,自然会判断为最早的拓本。其实不然。

李祺本如果是最早的拓本,为何左下方的两“丿”较欧斋本和吕伯威本都明显泐粗?

另外右上方第二个“纟”部点画位置结构失衡。这个“纟”怎么处理为好?通过后期铲磨变细的端方本,可以看清点画的基本位置。

真实的情况是——碑石在北宋初期即有四条从左上向右下的擦痕,从北宋初期到南宋晚期,随着碑石多次的椎拓、铲磨,擦痕呈逐渐变细、变浅趋势。

李祺本该字的“完整”同样是涂描出来的。仔细看看,马脚还露在哪里?

涂描地方墨色明显过黑。

3、“葳蕤繁”的“葳”



这个字,初看还是李祺本完整。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该字在北宋初期实际已经泐损,欧斋本该字上方“艹”部右边的“丿”未与下面的泐痕相连。

吕伯威本时已经泐连。李祺本该“丿”涂描过长,字中的“乚”笔尾部较欧斋本、吕伯威本明显泐粗,剜挖变形。

各位再看看李祺本中左下的“丿”,软弱还是有力?

4、“西暨轮台”的“西”



前面讲过的几个字,还可以通过前后版本的点画参照对比,分析是否涂描。

没有参照物的时候该怎么办?

“西”字,欧斋本和吕伯威本都已经割弃,就是在装裱的时候,觉得这个字已经完全泐损,没有留下的实际意义,就给裁剪掉了。端方本虽然没有割弃,但也漫漶不可辨识,也无法提供任何参照作用。

首先可以从墨色的差异地方去判断,后期涂描过的地方,会明显比其它地方要黑。

李祺本这个字,涂描痕迹明显。

第二,从字的基本结构去分析。李祺本这个字,小编标注的地方明显过粗,最后一横又往右外扩太长。一句话,难看。

欧阳询是初唐大家,是不会患这个毛病的。

不要以为比自己写的好,比很多人写得好,就是欧阳询的书法水平了。

他的水平高着呢!以后的书法家包括颜真卿都达不到他这个水平。初唐书家就是初唐的水平。

我们现代的书画鉴定家倒往往会患一个毛病,自己手头功夫不行,看到清末、民国时做的书画赝品,觉得自己怎么练水平都达不到,就经常当成宋元明清大家的真迹来看待。

“西”字真实的情况是——北宋初期已经损泐,近乎漫漶。李祺本该字系参照拓本中“闲步西城之阴”的“西”字涂描出来的。

写到这里,朋友们难免会提出一个问题——

“小编,你举出的这些例子,都是李祺本涂描不好、不够认真的地方,如果李祺本参照了比欧斋本更早、更好的拓本去精心涂描,又怎么判断呢?”

还有网友讲:“你说欧斋本没有涂描,是湮墨,我觉得欧斋本的涂描比李祺本还严重呢。”

这又怎么解释?

其实,这些问题,本质上是鉴定碑帖到底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



小编在这里也请教几个问题——

如果挑选出一些考据点以外的字,点画完整,字形一致,剩下几行或寥寥数字,甚至只有一个字或残留的几个点画,面对这样的残本,又该如何来鉴定它们的优劣、先后?

如果面对的是一件传世的孤本,在没有其它版本和考据点参照的情况下,如何鉴别出是原拓本还是翻刻本?是否经过剜挖、铲磨?

如果以当今的做模翻刻技术,对昨天刚出土的石质保存完好如新的刻石进行翻刻,两张点画外形一模一样的拓片摆在一起,又该如何辨别哪张是原拓还是翻刻本?

今天的新技术估计会让很多碑帖鉴定家束手无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假设今天的翻模技术,跨越时空又提前了几百年呢?

宋代人如果也掌握了今天的翻模技术呢?怎么办?

估计我们的碑帖鉴定体系早就乱成一团了。

碰到这样的情况,难道我们只能仅仅讲一句“样本不足,统计分析资料不足,目前仅能做出待定”这样的话吗?

这句话听起来蛮有道理、而且慎重,然并卵,与碑帖鉴定无实质意义!

以字或笔划的完整、损泐、缺失程度,或者以石花、泐痕、石擦痕、界格线等其它方面的差异,来建立考据点进行鉴定,本质上都是形而下的方法。

如果这样死板地建立一套碑帖的考证数据库,每个人都可以拿来参照对比,那么我们每个人只要花点时间,岂不都可以成为碑帖鉴定大家?

碑帖是中国古代书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碑帖的鉴定还是要回到其本源——书法上来。

以点画是否合符法度,线条力度间的差异来对碑帖进行鉴定,这才是形而上的方法,这也是碑帖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不二法门。

而通往这个法门的起点,就是笔法!

这就是古人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逐步完善,汉魏晋趋于丰富,唐末失传的用笔方法。

这和清中期以后大行其道的中锋提按的用笔方法,是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的两种体系。

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运用的都是同一个笔法,只是结体因时而异,因人不同而已。

晋唐大家也是同一种笔法。“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

万法皆一法,一法通万法。

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讲某人的书法多么多么地牛B,讲如何把篆书的笔法融入到隶书的笔法中去;又讲如何得汉简笔法与魏碑笔法之精髓。还有人讲把王羲之行草笔法的典雅、灵动与颜真卿行草笔法的厚重、沉郁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

其实,吹上半天,还是把形和法混为一谈,把因和果混为一谈。

合符法度,是要合符“笔法”的法度!

怎么样才算合符法度?笔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雅合文化传播微信平台上会逐步讲述,并加以视频演示,敬请关注。

经过整容、美容后的拓本跟没有动过任何手脚的拓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点画、线条力度上有差异。

整容也好,美容也罢,不仅仅会导致点画外形方面出现差异,最直接的破坏——是会使原有的点画、线条的力度上出现差异,变弱,而不会增强。

为什么?试举一例——

打印出一个《九成宫》欧斋本中完整的、类似空心的“双钩字”,把它填墨涂描得外形一丝不差。

我们会觉得这就是跟欧阳询同样水平、一模一样的一个字吗?

绝对不会。我们一定会觉得那只不过是死墨一团,墨猪而已。

徒有其形,而无其实,一定软弱无力。

否则,大家都不用费时、费力去苦练了,只要学会拿笔涂描就可以达到王羲之的水平了,每个人的字都像王羲之一样“笔力惊绝”。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基本道理。

讲到这里,岔开一句。

小编每次看到书画鉴定家们在讲述唐摹本时,都会讲这种方法是先双钩,后填墨。

你填填看,看看能不能填出《二谢帖》、《丧乱帖》线条的力度来?

纯属胡扯!

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

即使李祺本参照了更早、更好的拓本去涂描,点画外形趋于接近或更为完整、一致,但凡动过手脚的地方,力度就会减弱。

用现代翻模技术制作出来的翻刻本,跟原拓相比,尽管点画外形可以做到一致,但仍败在力度上。

手工活就是手工活,不是机器能够替代的。

就像我们今天的大师雕刻出来的玉器,无论工具多么先进,跟商周秦汉时期的玉器比起来,力度上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湮墨,椎拓过程中部分地方施墨过多,墨湮掉了笔画,有时候也会湮掉泐损的地方,如果湮到的正是笔画的泐损之处,就会被误认为是用笔涂描掉了泐损。

如何判断是涂描还是湮墨?还是要看点画、线条的力度。

湮住泐损之处后呈现出的笔画,虽然外形有所变化,但力度还是保持均一不变,跟涂描还是两回事。

就像沙里埋金一样,露出一截也还是金,而不是铁。

力度差异怎么看出来?这一点,刚开始时确实有些难。

慢慢来,先别急。搞清楚了道理,就好办了。

真正知晓了古人的用笔方法,并加以体会、实践、运用,有一天,你一定能看出点画、线条间的力度差异来。

无论是碑帖中整容过的地方,还是美容过的地方,一看即知。

惟有做到,才更加知道!

以往的鉴定中,把李祺本中经过涂描出来的,外形看似完整的几十个字,竟然拿来作为北宋早期拓本的考据点,你说是不是很荒谬?

是时候扔掉李祺本了!

          
雅合文化传播2015年12月,策划出版了“黑老虎丛书”——《九成宫》。书中选用的就是北宋初期拓本——欧斋本。

页数:68

用纸:120克纯质纸。无铜版纸、哑粉纸等常见碑帖用纸带来的反光,方便临摹。

尺寸:21*35厘米

内文:前面20多页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实例讲述一些基本的碑帖鉴定知识。后面附加35页完整的欧斋本,并加以详细批注,具体到字、点画的考证以及用笔方法。

最后附录一些市面上流通的几种不同拓本,以资参照对比。

装帧:350克铜卡纸,软精装。

搜索、登录“雅合文化传播”微信平台,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查看“雅合微店”即可购买。
        
2016年2月1日后,在雅合微店上售出的图书,将在春节假期以后发货,敬请谅解。
                                   


    关注 雅合文化传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