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你看”——什么是中锋、偏锋、侧锋?/真正明白这三点的人,不多

 

书法线条运行的轨迹,不外乎三种。中锋、偏锋、侧锋。这三种到底怎么区分?...





书法线条运行的轨迹,不外乎三种。

按照现代意义上的讲法可以分为—— 中锋、偏锋、侧锋。

这三种到底怎么区分?

中锋——笔锋顺着笔画的方向而行。

笔锋是拖着走的,无法绞转滚动起来。

这就是目前常见、常用的“中锋用笔”。

偏锋——笔锋的方向和笔画运行的方向是偏离的,有多种偏离的角度,可以倾斜,可以垂直。

笔锋也是拖着走的,像拿扫把扫地。

侧锋——笔锋沿着笔画的一侧,绞转滚动。

笔锋方向与笔画的方向有倾斜,倾斜的角度近乎45°。

与中锋、偏锋最大不同之处——侧锋是绞转滚动的,中锋、偏锋都是拖着走的。

小编用同样的执笔方法,不同的运笔方法,在这里分别用中锋、偏锋、侧锋画出三根横线,请大家注意看视频中笔管有否转动。



大家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中锋还是偏锋,笔管都是保持一个方向不变,没有转动。

而侧锋,在画这根直线时,笔管是滚动的,笔锋也是滚动的。

墨少的时候,这三种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的视觉效果大有不同。



中锋线条中,每根笔毫留下的痕迹是一条直线。

偏锋线条中,每根笔毫从左至右平摆而过,留下的轨迹也是单一的。

侧锋线条中,逆时针、顺时针方向的绞转,使笔锋的各个面次序交替滚动,每根笔毫前后、上下、左右互相交换位置。

侧锋线条内部的变幻最为丰富。

墨少时,这种盘旋滚动着前行的轨迹,可以呈现出下面的视觉效果——



线条内部好像布满了细细的牛毛纹。

这是密集的圆运动叠加后留下的运行轨迹。

而当墨多的时候,侧锋的点画线条呈现出常见的视觉效果——







侧锋——因为笔锋的绞转,增大了与纸、绢等书写材质的摩擦力,增强了笔力。

点画线条沉厚、浑圆,富有立体感。

收笔时因为绞转产生的自动复原力,笔锋可以自动收拢。

中锋——因为笔锋是平滑而过,线条往往扁平无力,更没有立体感。

在收笔时,往往采用顿笔或者回锋。

偏锋——笔尖部分因为墨多,显得光滑,而笔腹和笔根部分由于墨逐渐减少,显得枯、毛糙。

点画的力量跟中锋一样无法内聚。

在收笔时,也往往采用顿笔或者回锋。



中锋、偏锋、侧锋,古人是怎么论述的呢?

中锋的说法,在宋元以前无人提及。

南宋开始有“正锋“之说,姜夔在《续书谱》中讲:“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

这个说法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锋“,仍待大家去考证。

小编个人认为,他讲的“正锋”的意思,就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中锋。

现代有不少书家从他这句话引申开来,认为从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开始,出现了“中锋提按”。

但姜夔无论是讲“正锋“还是“中锋”,都讲错了,因为颜(颜真卿)、柳(柳公权)用的还是侧锋,不但技法相当完善,而且有”飘逸之气“。

明代中期左右逐渐有”中锋“之说,这个跟近现代、当代书家的理解基本都是一致的,少有歧义。

最大的分歧是在”偏锋“、”侧锋“的阐述上。

古人有的时候意思讲的是”偏锋“,用词却是”侧锋“;有的时候意思是”侧锋“,用词却是”偏锋“。

这要放在具体时代、具体语境,完整地明白他们讲的具体含义后再去理解。

宋代书家黄庭坚说:“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

黄庭坚这里讲的“侧笔”,小编认为指的是“偏锋”,而不是“侧锋”。

这句话的本义,黄庭坚对“工左而病右”(偏锋特征)的“侧笔取妍”是持否定态度的。

因为黄庭坚也是一直追求侧锋,从他的《西山碑》中明显看出是侧锋用笔,只不过没有那么熟练罢了,而且对古人用笔的“起倒”,也就是“蹲弹”,也能亲手做到了。

另外,他的“钩”笔,也就是“永字八法”里的“趯”笔,到死的时候都没真正掌握,还是偏锋居多,力度不够。

在他那个时代,每个人对“偏锋”、“侧锋”的用语用词有所不同。



明代开始,也就是笔法迈入“末法时代”的时候,对“偏锋”、“侧锋”的理解就开始乱为一团了。

王世贞(1526-1590)说:“正锋、偏锋之说,古今无之。近来专欲攻祝京兆,故借此为谈耳。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自不容已也。”

从这段话的意思来看,王世贞对苏东坡、黄庭坚、张旭、怀素、王羲之的“偏锋”的理解,就是前面讲的现代意义上的“偏锋”。

他对这些书家的用笔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些大家用的还是“侧锋”。

明末清初的冯班(1602—1671)讲“姜白石论书,略有梗概耳。其所得绝粗,赵松雪重之,为不可解。……又云:‘ 侧笔出锋。’此大谬矣。出锋者末锐不收……侧则露锋在一面矣。”

很显然,他是把侧锋与偏锋混为一谈了,而不知道侧锋笔锋都有绞转,出锋时能自动收拢笔锋。

偏锋才会导致“露锋在一面”,“末锐不收”。

清末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讲:“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

他这句话讲的”正锋“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中锋,他讲的”侧笔“反倒是现代意义上的”偏锋“。

因为“正锋”怎么都无法“取劲”,兰亭取妍也好,取劲也好,都是一法,都是侧锋,而不是他讲的“侧笔”(他的本义是偏锋)。

他做不到侧锋用笔,所以也讲不出什么真正的东西来。

这句话实在害人匪浅!误导了不知多少人。

晋唐及以前的书论多看;宋元时期的书论可看;明代到清中期的书论选择性地看;清中期以后的书论尽量不看。

因为手头功夫达不到的人讲出来的东西,讲花样的多,错误的多。

惟有做到,才更知道。

请大家看一下侧锋快慢时的点画效果。



清中期以后,笔法的一点皮毛也挨不到了,中锋用笔开始大行其道,书法也随之逐渐彻底衰落。

对侧锋、偏锋的理解到了近现代、当代就更是偏离本义、南辕北辙了。

近现代书家白蕉(1907-1969)讲:“以偏锋解作侧锋,非也。侧锋之力,仍在画中。因势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玩钟王帖,可悟此理,旭素草书,亦时有一二。”

“侧锋之力,仍在画中”,他这句话倒是讲对了。

但侧锋又怎么会”避直而失力“?

钟繇、王羲之、怀素、张旭的书法怎么会因”取妍“而”失力”呢?

有力的地方到底是中锋还是偏锋呢?

小编实在无法悟出此理。

说到底,白蕉还是没弄明白偏锋与侧锋的不同之处。

当代其它书家对偏锋、侧锋的讲法,就更不用看了。

全是错的。

一句话,真正做不到,就讲不明白。


    关注 雅合文化传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