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彭妙艳:揭阳雷神庙重建记——建筑篇

 

支持原创欢迎投稿!!!邮箱:3346432717@qq.com揭阳雷神庙重建记——建筑篇文/彭妙艳与城...





支持原创   欢迎投稿!!!

邮箱:3346432717@qq.com


揭阳雷神庙重建记——建筑篇
文/彭妙艳


与城隍庙、北门天后宫重修时由广州的古建专家设计不同,以雷神庙为载体的揭阳民间工艺展览馆的设计、施工、监理,全部是本土的建筑、文化人士。期间经历了局部的修改、重构,从完全模仿本地明清建筑到借鉴、融合外地建筑,从而实现了地方特色、中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融合,达到完美的境地。
这处仿古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宽17米,深41米,其比例近似6.18,是典型的黄金割线,鸟瞰其会觉得非常适中、得体。布局按三进重院处理,由前而后,依次为山门、天井(包括两庑)、大殿(包括东、西火巷)、后院、龙起书院。山门宽五间,进深三间。心间辟正门,左右次间辟旁门,构成三山门。大殿缩为三间,左右两侧作火巷,以便交通。深也三间,前后浅,中间深。龙起书院横面与山门等同,宽三间,深三间。总体而言,平面特征参照北宋营造法则;大殿平面宽深比1.27,比值承沿成都武侯祠及境内著名祠堂(如古溪陈氏宗祠、榕城东门街郭氏宗祠)。



前檐继承揭阳古建的“方草”结构梁架。两侧次间、稍间面外处上方,原以方楣支撑,建成后发现上部空留空间过大,而与纵向的方案梁架密集性形成强烈反差,为弥补这一不协调之处,参照广府大屋(尤其是广州陈家祠)的前檐做法,把横楣改为月梁,又在月梁中间上方加叠座斗花拱,以弥补空白太大的缺陷。次间、稍间各一朵,取法宋式,而改其按次序减退一朵的成制。檐柱细长,方状,四角勒沟。柱高稍越间广,仍去宋制而变通。山门四梁架”五脏内”做法,与大殿相同。这是对揭阳古代大屋梁架做法的直接传承。这种构架之法自清代定型以来,已为历史证明十分坚固、美观,是我们的先人对祖国建筑技术的一大贡献,足以成为木石大屋构架的“保留节目”。其特色是在进深心间构件中,用五个圆瓜柱和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组成主体梁架。由于我们采用高柱,故此,梁仅三架,瓜仍五个,也即是通常所说的“三载五木瓜”。此处按传统采用方柱(大殿则用梭状柱),梁头均入柱内,加强了梁架的横向稳定性。梁架之间都有横楣相接,使之保持平衡,提高抗震能力。
天井地坪,运用传统“三街六巷”之法铺石,甬道改变石色,而不稍予抬高,以方便行走。西庑全置屏门,用为“三阳书廊”,专门销售潮汕(古之“三阳”地)人所写关于潮汕的书籍,借其传播潮汕文化,提高本馆文化品位。东庑南实北虚,虚者因其是作为进入展览厅、通往城隍庙的通道而设。但为了让其形虚神实,乃置一宽1.7米,高16米的方形天然青石,隽以《重建雷神庙暨龙起书院记》碑文。如此,失衡的感觉可得到相当程度的疏解。
如前所述,大殿空间纵横比曾参照成都武侯祠的比值,因为这个比例给人以方正、庄严的感觉。因其高昂,梁架虽仍以“三载五木瓜”为之,而束水枋、叠拱则十分密集,固然出于巩固的需要,也出于增强坚实、繁密的视觉效果的需要。我们设计和施工的预期效果是:壮观、华丽、完全。这一部分依照前人方法,于左、右后三墙之下敷设地木伏,以防墙体的下沉与断裂。
特别需要为读者介绍的是,因为大殿不是高台基式,而是平地起基,所以无须构设墙外的周围廊,但考虑到后院深度不够,所以,特地在后墙之后设一通廊,使与后院、书院前檐连成一体,扩大了行走游览空间,强化了壮阔的视觉形象。并因地制宜地采取三架梁叠斗弯枋构架,以与对面的后阁前檐相呼应,追求的仍是一种协调、和谐的艺术效果。
后部的龙起书院属高台基建筑,为增强“高”的氛围,特做一排石屋顶栏板。因为场地所限,此处建筑进深虽有二间,但实际只有8米,而比大殿出1米,屋面如不妥善处理,容易给人以生硬、唐突的感觉。解决的手段是于前檐及临后壁处屋顶借用“倒盖船”的办法,前大后小,对比呼应。在揭阳传统建筑中,“倒盖船”常常用于拜亭与大殿前檐的交接处如本馆大殿前檐,起着转折、过渡的作用;同时抬高大殿前檐,舒缓屋面坡度。我们把将它作为书院前檐并延入阁内前方,又在临近壁处再“盖”一“船”,两条“船”把屋面前后抬了起来,从下往上仰视,屋面不太高悬;从上往下俯视,屋面舒展柔和,实在是两全其美,异趣横生。
从平面、布局、梁架等建筑要素来说,我们在坚持弘扬潮汕建筑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恰如其分地吸收了外地的建筑艺术技巧,保证该处建筑物地方特色突出,时代特色鲜明,源于传统,高于传统,这也是此处仿古建筑能获得专家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节选自彭妙艳《乡之魂》

图片源于网络
——— 揭阳市读书协会荐书 ———

       彭妙艳《乡之魂》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16年3月
原价:58.00元  优惠价:51.00元
对待乡魂的态度,我既有记住、塑造的愿望,更有解读、阐扬的冲动,理性与感性双管齐下。于是既要借助文献、考古和口碑等各种基础素材,也要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手段,在写实中运作浪漫,在现实中揉合理想,不但要使之可读,还要使之可用,真正达致虚实相生,被赋予新的含义,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乃至实质性的发展。(彭妙艳自序)

作者简介

彭妙艳,1952年生,男,广东揭阳人,公务员。其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化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1985年后陆续参加广东省作家协会、民俗学会、文博学会等社团,现系揭阳市文化研究会会长、作家协会顾问。在全国报刊发表有大约1000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文章,结集出版的有《彭妙艳散文》、《潮州宋诗纪事》、《潮州宋诗三百首》、《揭阳风物》、《桑浦金狮风情录》等,此外有大量作品入编各种专集。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注明来源揭阳读书人




    关注 揭阳读书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