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法“错字”,竟然美美的!

 

今天我们来聊聊楷书里那些有趣的异体字。或许是古代汉字演变本身存在不定性因素,所以书法家对于汉字的处理与传达,而表现出的作品里的汉字变幻,非常耐人寻味…...





今天我们来聊聊楷书里那些有趣的"错字"—异体字。或许是古代汉字演变本身存在不定性因素,所以书法家对于汉字的处理与传达,而表现出的作品里的汉字变幻,非常耐人寻味。难怪有诗曰:

三仓遁变事纷纷,石鼓迁讹出八分;
汉晋各传书体异,嬴秦枉信字同文。
钟繇

“点如山摧陷,摘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灿灿分明,遥遥远映者矣。”



钟繇《宣示表》“度”字多了一撇。字势显得更为奔放。楷书艺术,由三国钟繇创立,尤以小楷独领风骚,我们看钟繇的小楷作品,尤其他对结构的把握,再次证实古人从来就不缺乏创新思想。



“神”字竖划改作撇,再多一点,确实奇异,要不然怎么是“神”呢?



“念”字改作两个横画,更加简约。所谓思念,就是二人之心牵挂。



这个是“翼”字,两点替代“羽”字头,也作羽毛状,足见1700多年前的钟繇们,并不是拍拍脑袋随便地写异体字。



删减笔画是书法里常见现象,尤以欧阳询居多。作为楷书艺术鼻祖的钟繇大神,当然知道简致的美感。



很明显,这个“绝”字是从草书写法转化过来的(还保留了一定的草势),可以说,这是更原始的写法。



这是“反”字。学过唐楷的一定记得,在唐楷里“反”字写法第一笔基本都是横画。
欧阳询
“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



注意这不是“分”字,是“介”字。“介”字从八从人,人各有介。人各守其所分也。《传》介谓辨别之端。这样的结体表现象形字很有意思。



京字多一横,是欧阳询处理字体结构的典型用法,甚至已经成为其标志性结字。



“正上加点”,指在字的正上方增加一点。“房”字的写法较为特殊。该字出于《九成宫醴泉铭》中,是隶书楷化的写法。按照隶法,“尸”上之点,多写作一横,也可写成短竖,惟不宜将横竖画同时使用。欧公却长横短竖二画并用。这种写法,在传统隶书中也不多见。没办法啊,人家喜欢这么写啊。



“微”字。



这是“亥”字,不是“求”字。



这个“男”字,加上一撇,表现得更稳实,更有“力”。

柳公权

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这是“悉”字。



上部减撇和减点,既可降低字的高度,又给了中竖向上伸展的空间,常见的“流”“鬼”和“卑”字上部笔画经常被删减。去掉上撇并不影响辨识,是传统书法的普遍写法。



“舍”字出头的写法很常见,不管是欧颜楷书还是行书(圣教序中也出现),都出现了舍字的出头写法。舎的本意是“简易的居所”,由亼(屋顶)、屮(大柱、横梁)、口(基石)组成,出头的写法,与该字本意并不冲突。舍字,延伸为临时歇息,作放下意。



“丘”字内部竖笔改作点画,显得更加跳跃、生动。



学习小结:

学习这些特别字体和笔画时,一要注意点画特点,保证“原味”;二要知道字形宽窄、结构松紧和结字规律,力求形似;三要熟记特殊写法规律,不致无根无据之谬误,使之“正宗”。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察之者尚精”,思之者其理。力求“活学活用”,才能“立竿见影”。


书法思考


发....现....书....法....的....美....好


    关注 书法思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