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 她是尼采的曙光 里尔克的缪斯 弗洛伊德的得意门徒

 

与伟大的灵魂共舞...

她是俄罗斯将门之后
沙皇为其降生发来贺电
无数文学与思想界天才视她为天使
为缪斯
而她
却坚持做自己的上帝
她就是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Lou Andreas-Salomé
原名
Louise von Salomé
1861-1937
俄罗斯精神分析学家和作家
弗洛伊德得意门徒


“莎乐美,一位征服多位天才的女性; 她是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有怀疑上帝的叛逆,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她为尼采所深爱、受弗洛伊德赏识、与里尔克同居同游。”

---Credit to 度娘(lm紫夜流光)
拜倒在莎乐美石榴裙下的伟大灵魂无数
这其中便有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德国著名哲学家
西方近代哲学的开创者
文化评论家、诗人
其著作对西方哲学与现代思想史都具有深远影响
代表作:《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
奥地利著名诗人
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代表作:《祈祷书》、《杜伊诺哀歌》、《秋日》



秋日
译/北岛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莎乐美与尼采
1882年初,刚从与瓦格纳(就是你想的那位德国著名古典音乐大师)决裂的悲痛中缓过劲儿来的尼采收到了一封信,来信者正是罗马著名文化沙龙的女主人马尔维达(Malwida von Meysenbug)夫人。她在信中说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姑娘想要见他,而这位姑娘是如此与众不同。一同来信的还有思想家保尔·李,尼采的挚友,同样向他引荐了这位天资极为聪颖的女子。此时的尼采大抵还没有严重的厌女情结,再加之他的伟大杰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正在酝酿之中,这次他欣然同意了,同样不无高傲。他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次会面对他日后的人生所能产生的影响。

见面地点就约在圣彼得大教堂。莎乐美出现了,尽管只是一刹那的照面,尼采已全然沦陷。眼前这位女子是如此不同,举止中透露着难掩的贵族气息,思想前卫,谈吐不凡,一瞬间的灵魂相通,这位向来特立独行的大哲人又有了惊人的决定:他要向她求婚。
“她能一瞬间征服一个人的灵魂”
显然这个想法后来被证明是尼采的一厢情愿。尽管莎乐美甚为仰慕他无与伦比的才华,但谈婚论嫁显然不是这位同样特立独行的女性所追求的。她是如此的自由,怎能忍受婚姻的禁锢与羁绊。在莎乐美看来,婚姻便意味着一个女人将牺牲自我,没有自我又何谈自由?这些将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混为一谈的男人简直可笑。

图|《当尼采哭泣》中的莎乐美,由Katheryn Winnick饰演
毫无意外,尼采的三次求婚均被莎乐美无情拒绝。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最不可一世的哲人岂能忍受如此打击。他敢宣判上帝已死,却被眼前这个昼思梦萦的女人宣判了死刑。这或许也是他日后厌女症产生的根源。可尼采毕竟是尼采,好在他们度过了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夏天,那种思想的碰撞与相通始终令人愉悦,尽管依然不能弥合两人骨子里的个性差异。第二次求婚失败后,他决定要和她还有道友保尔·李合个影。于是,便有了下图这张著名的合影


从左至右依次为:莎乐美、保尔·李,尼采

“你到女人那儿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此后,二人又在图腾堡单独生活了一个月。莎乐美日后写的回忆中称,这一个月“不是爱情、崇拜、调情和私通,而是工作、研究和哲学思考。” 然而,如此近距离的相处与深层的思想碰撞也使得二人间的深层差异逐渐显露,最终分道扬镳。冬天,在莱比锡车站送走莎乐美的那一刻,他便知道这个女人从此再不会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

然而,天才的苦闷与孤独,从来都是孕育惊世之作的土壤,也就是在这个冬天,他们的精神之子---尼采的巅峰之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诞生了。
这一时期,莎乐美也同样写出了为其在欧洲赢得广泛声誉的

思想录《与上帝之争》和小说《露特》。
莎乐美与里尔克


离开了尼采的莎乐美并未沉寂。1887年,她嫁给了东方语言学家安德烈亚斯(Friedrich Carl Andreas)。然而,这桩婚姻却着实特殊,答应安德烈亚斯求婚时,莎乐美便提出了两个在旁人看来全然无法理解的条件:她要和保尔李继续现有的友谊和生活方式不变;她只能完成一桩没有夫妻生活的婚姻。神奇的是,安德烈亚斯答应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段婚姻维持了43年!虽然结了婚,她依然是自由的。

上天也从未亏待这位奇女子。1897年,36岁的莎乐美在一个文化沙龙邂逅了年仅22岁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她毕生的灵魂伴侣。如果说此前年轻的诗人只是仰慕莎乐美的才华与智慧,此次会见,他已完全为之倾倒-除了才气逼人,她更是芳华绝代,气质绝伦。里尔克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他像孩子似的苦苦哀求莎乐美接受自己:“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惟有你……”。她想起年少时自己也曾如此的呼唤吉洛牧师,在脆弱时同样渴求的情感支撑。面对如此炽烈的感情攻势,莎乐美最终选择了打开情感的阀门。
《致莎乐美》
里尔克
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
堵住我的耳朵,我仍能听见你,
没有脚,我能够走到你身旁,
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
折断我的双臂,我仍能拥抱你——
用我的心,像手一样。
钳住我的心,我的脑子不会停息,
你放火烧我的脑子,
我仍将托举你,用我的血液。
此后,他们在慕尼黑度过了一段无比美好的时光,肉体与灵魂的深度融合,使莎乐美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女人的全部内容。三年后,他们两度同游俄罗斯,一起拜访文学巨擘列夫•托尔斯泰、绘画大师列宾。然而,经过几年的相处,莎乐美再次从感情的激流中果断的退出。年轻的诗人依然像孩子依赖母亲一样的依赖着她这个精神导师。而这,既阻碍了诗人的发展,自己也终会被禁锢其中,失去被其视为至高追求的自由。

如同和尼采的决裂一样,莎乐美向里尔克提出了分手。里尔克的创作也在之后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不同的是,里尔克已然融进了她的生命。即便分手,他们的灵魂也从未分开。1926年,里尔克因白血病与世长辞。两年后,莎乐美的论著《莱纳·玛利亚·里尔克》问世;九年后,莎乐美写了日记《莱纳,四月,我们的月份——在这个月份,我们走到了一起》回忆36年前与里尔克相恋。而此时,莎乐美已72岁。
关注艺酱



    关注 艺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