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交流要顾虑这么多吗?

 

学生想要和我交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顾虑?是因为我吗?其实不是。...



有同学问:我看了《你知道你为什么不可爱吗?》有点疑问,想跟您交流一下。比如我在跟您说话,我很仰慕您但您不认识我。我觉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比如我本来是一个喜欢争辩,喜欢探究的人。这样我就很害怕和您交流,害怕会让您觉得我不礼貌不谦逊。我这样的想法对吗?我应该注意什么呢?请老师指点。

回:这是典型的“想的多、做的少。”

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一定是你试探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因为你没有和我,或者和我这种类型的人打交道的经验,因此是肯定想不出来的。而做出来,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不管用什么样的语言,甚至不管有什么样的后果,只要做出来了,都会有收益。

如果效果好,你会明白和我这样的人打交道,什么样的方式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你会明白以后再和我这样的人打交道,要避免用什么样的方法。甚至坏效果更有价值,你还可以练习怎样把不好的效果转化为好的效果。这些,对你都是实质性的收益与提高,都比什么都不做空想好。这篇文章中的女生,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不会这样空想,说错了话,大不了嘻嘻哈哈再来。多大个事!所以就真实、亲切。

其实,稍有一些与人交往的经验,就会明白,像我这样的老师,对待来问问题的学生,根本不会在意学生问问题的方式,也不太关心是谁在问,而更多关注问题本身与这个问题反映出的思维、情感与心理状态。比如你问的这个问题,我这么详细的回复,是因为反映了很多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以要重点回复。而这一点,更是空想不出的。

再退一步讲,即使我真的觉得你“不礼貌不谦逊”,我这个老师能怎么样!?大不了告诉你这样的方式是不礼貌不谦逊的,但这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吗?不是在关心你吗?你不是得到了一个真实的反馈与切实的帮助吗?这不是个好事情吗?为什么还要担心呢?即便你不喜欢这种帮助,那又能对你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呢?你应该担心害怕这种影响吗?是这种担心对你好,还是这种真实的反馈帮助对你好?

其实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会怎样对待你,而是你为什么会这样担心?

从当前观察的大量样本看,这种“交往顾忌型”的同学,通常父母,尤其是父亲性格比较严谨,或者内向,社会交往较少,在子女教育方面管的比较严、限制比较多。在向子女介绍社会现实时会偏负面的东西。

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少交往。限制社会交往的一个后果就是看不来人,缺乏手段,不会和经常接触之外的人打交道。尤其是我这种不会把精力放到和蔼可亲的外表上而愿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真抓实干帮助人的人。

二是少快乐。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快乐的主要部分也产生于社会性活动。而对子女局限过多的同时,也造成子女的快乐少,甚至本能、本性的东西都得到压制,比如现在很普遍的宅,就是从小受到压制后,无法从社会性活动中获得快乐,而被迫“自我开发”,用自我刺激的方式产生心理兴奋,同时封闭自我空间以使这种兴奋更持久与强度更大,用来替代本应从社会性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但是这种心理兴奋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就比较弱。

三是多顾忌。限制过多,对社会的负面听说过多,就会造成实际与人交往经验的缺乏与认知的缺乏,遇到新情况就会产生恐慌。类似于没走过江湖的,总会把江湖想的过于离奇与惊悚。另外由于快乐少,也会被迫养成一种自我制造心理兴奋的方式,就是自己吓自己。遇事不是分析利弊想主意,或者好个奇冒个险,而是先想各种不好的可能与结果,自己把自己吓一吓,这样不管事情做不做,先兴奋一下再说。当然,通常的结果就是不做了,因为做了就不能吓自己了,而不做,可以经常纠结、经常吓自己。

还是拿文章中的女生举例。可以说明二点:1、她的这种真实、亲切的状态,是与那位有着“销魂睡姿”的老爸分不开的。当然,之前的“不可爱”,也是有相关性的。2、当时上课时经常在全班面前“讽刺挖苦取笑”,非但不介意,而且越来越亲近,说明心理与情感的底子是扎实的;能认可接受上课的内容,是有悟性的;而能改变自己,又有很强的可塑性。

总结一下:1、和我交往的顾虑其实和我无关,而是你需要顾虑;2、这种顾虑对你没有实质性的好处;3、实质性的做一次,看看效果;4、实践经验多了,就没有顾虑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位学生说的话:老师,其实我私下里是把你当自己人的。哈,与上面心理机制相同,为什么需要一种“潜伏”的感觉呢?这样的环境真的对你有利吗?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