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神学转向”专题研讨会在我系成功举办

 

存在,还是超越?这是一个问题。...



6月18日至19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所主办的“现象学神学转向”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港台内陆共十一所高校的十三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 “现象学神学转向”专题研讨会现场
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唐正东教授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辞。唐教授提到,外国哲学研究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悠久,本次研讨会作为现象学研究所的第一次专题会议,对南京大学哲学系有着重要意义。

▲ 哲学系主任唐正东教授讲话
首场讨论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恒教授主持。台湾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游淙祺教授作第一场报告《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相互纠缠关系》,从艾良德和希克的观点入手,纠辨了神圣性与世俗性的渊源、区分与联系,认为神圣性不可孤立于、脱离于世俗性。

▲ 台湾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游淙祺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郝长墀教授以 Do Phenomenology and Theology Have to Make Two? 为题,其线索在于明晰现象与真理的几重关系,报告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与神学》谈起,在该篇中,现象学与神学不同,现象学是要提醒神学忠实于自己信仰的对象;及至法国哲学家米歇尔·亨利,现象学即是关于事物从自身之中、依赖自身并显现自身的学问,即关于自身如何向自身显现的问题;自身之显现自身并不在世界中呈现,并非相关于世界之真理,而就是关于基督教之真理;在亨利处,现象学某种意义上就是神学。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郝长墀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系吴俊业教授作《海德格的上帝概念的现象学与非现象学元素》报告,对现象学脉络中的神学转向在德国现象学一支中的思想源头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象学转向神学并不能全然归功于当代法国现象学,在胡塞尔、尤其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就已经展现出一种强调隐蔽性与超越性的上帝现象学理论神学意向,并就此对海德格尔1930年代转向(Kehre)后的思想再进行了阶段性划分与解读。

浙江大学哲学系王俊教授以密释学(Hermetik)为主要线索,反溯、反思了海德格尔的宗教现象学问题,认为海德格尔通过此在分析,构想了一门宗教现象学,以实际生活经验来揭示宗教信仰;但海因里希·罗姆巴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密释学”构想,它在根源上是追求整全的、非视域化的、前显现的维度,它先于语言而甚至不可简单称为“解释学”,而完整的信仰经验应是密释学的、而非解释学的。

▲ 吴俊业教授、王俊教授、徐晟教授在会中
第二场讨论由游淙祺教授主持。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林子淳教授对利科在其代表作《一己犹如他者》中遗留的两篇吉福德神学讲演进行了析读,以探讨“自我”作为寻索现象学-神学的路径,认为对犹太-基督教圣经信仰的诠释,一直以来在利科思想历程中都扮演着现象学具体案例的重要角色。报告提到,后来者面对作为见证人所写的圣经经卷时,便犹如通过镜子,朝往源初启示的神圣他者,甚而聆听到源发的呼召,并作出回应与行动而形成本真的自我。然而当超越之神圣呼声进入尘世、变得内在,自我对它的反应就如同对一己之声作回应,也由此无法辨认出声音来源;于是自我的存在模式就显为一种信念,要向他者“证成”一己有能力活出本真的样式,并由这种把自我和他者联结起来的本体性激情,引起伦理与政治性的思考。

▲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林子淳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邓刚副教授作《宗教的两个来源:柏格森和德里达》报告,从德里达的《信仰与知识》切入,试图就宗教来源问题比较德里达与柏格森的观点异同,并探索二者之间思想的内部关联。上海交通大学姜丹丹研究员以生命现象学为主线作《米歇尔·亨利与超验的诞生》报告,以亨利的思想为背景讨论生命的自身给予性问题,认为生命之自身给予即生命体诞生之来源,生命本身作为诞生地就是原初自性之存在根基,生命之创生本身就是不断的超越过程。

▲ 上海交通大学姜丹丹研究员
同济大学哲学系张尧均教授以《现象学的极限与神学转向的可能性》为题作报告,首先反思了现象学神学的“转向”本身的可能性问题,质疑是否“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的极限”。报告首先再次解析了“现象学”是什么,现象学之“还原”如何得以可能,并由之牵引、反驳了梅洛-庞蒂与马里翁通向现象学还原的路径,提出“疼痛”作为转向神学的可能性;认为疼痛使人远离世界、被抛回生命自身中,疼痛的极端就是死,即在生命的边缘,即在疼痛中空场得以敞开;人在此极端境地中独自面对绝对之超越,并终于依赖人格性的神之化身“圣子”而实现转向。

▲ 同济大学哲学系张尧均教授
台湾中山大学杨婉仪副教授作报告《从莱维纳斯思想中的恶与超越谈现象学中的神学转向》,以莱维纳斯的思想线路作论域。在《来到观念中的上帝》中,莱维纳斯少有地具体地谈到了恶,恶在此作为过度、作为绝对、作为超越而既不可被纳入“非善”的善的同一范围中,也不在存有论的层面中。那么,这就已经越出了对于以从“存在”到“意义”之转向为关键的现象学,转向了无限这一不可预期的神圣性。就此而言,莱维纳斯从超越与恶所凸显的“神学”转向,除了是与传统形上学式的超越之分离,也是对现象学的越出,以及对存有论神学(Onto-theo-logie)的越出。


▲ 台湾中山大学杨婉仪副教授
第三场讨论由郝长墀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徐晟副教授、安徽大学李鑫博士均就马里翁思想体系中的神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徐晟副教授以《作为“现象”的上帝》为题作报告,认为马里翁的现象学三部曲既不构成神学的转向,也不构成向“有神论的现象学”的转向,它们在方法上依然的现象学的,即从观念和体验出发,而非从信条出发;它们不涉及现实的“上帝”,而只是谈论一种可能的“现象”,它不是由主体所建构,而是主体所必须面对又无法注视的,主体自身也由这种现象来确立。李鑫博士以《事件、启示现象与不可能性》为题作报告,从马里翁在其《否定的确定性》中陈述的事件、偶像、肉和圣像四种充溢现象切入,探讨了启示现象与四种充溢现象的界限区分,并尝试解析了马里翁在此提到的作为不可能之可能性的现象这一悖论命题。

▲ 安徽大学李鑫博士
比利时鲁汶大学高等哲学研究院崔伟锋博士作报告《原初给予与内在性——上帝的显现方式?》。报告对米歇尔·亨利思想中上帝“显现”方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胡塞尔哲学是视域哲学,而亨利的生命现象学是通过对原初给予问题的分析,试图澄清一种不同于超越显现方式的内在显现,并以此努力超出胡塞尔意义上的视域来找到“显现”的基础,并在其后期思想中,通过内在生命现象学来分析上帝的显现方式。最后,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恒教授以《没有“存在”的上帝还有什么“意义”》为题作简短报告,报告以海德格尔Seyn和Ereignis思想为起点,转向列维纳斯有关signification的论述,以辨明现象学与神学在学理和历史上的相关性。

▲ 比利时鲁汶大学高等哲学研究院崔伟锋博士
本次研讨会历时一天半,对现象学神学及其理论内部的边界、转向等系列问题均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学者在各场报告后的提问阶段更有针对性地展开了论辩,并相约以后要就此论题进行更多、更细致的研讨。

▲ 本次参会学者合影
文稿及图片/周菁
美编/周菁


    关注 南京大学哲学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