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




教育公平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1应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打造统一的学校理念文化



学校的理念文化是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的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在坚持国家教育的大方针、大原则下,对林林总总教育理念的选择各有侧重,这就形成了学校独特的理念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念文化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和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从内容上来讲,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理念、教育目的的理念、教师理念和治校理念:从结构来说,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等要素。主要解决为什么办学、怎样办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办什么样的学校等问题。



掌校的理念文化为学校灌输促进其发展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循的一套价值体系,有利于学校统一思想,培育完整的“人”,实现教育的“铸人铸魂”。它的统一,可增强学校持续发展动力,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许多教育薄弱地区地处山青水秀、文化气息浓郁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文化背景使这些区域的学校先天就具备打造特色文化的优势,以学校的特色文化为载体进行整体学校理念文化的打造,使之独具特色,有利形成这些区域学校独特和响亮的教育品牌,使山区的孩子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2根据学校的理念文化打造校园的景观文化



校园的景观文化包括学校vI应用、校园室外景观和室内装饰,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有利打造高质量的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通过校园景观文化的打造,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等一切设旌都会说话,让每一个校园角落都有“凝固的音符美”的闪现。让校园成为活教科书。



在教育薄弱地区营造同城里学校标准一致的校园景观文化,让山区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温暖宜人的校园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氛围。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美丽优雅、清洁舒适、宽敞明亮、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给山区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生耳濡目染,会自觉去珍爱它,并乐于在这样优美而富于教育情怀的校园环境中努力进取、茁壮成长。

3积极创建学校的制度文化



“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文化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习惯,制度是形成校园文化的“定型器” 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有形的校园制度文化来浸润、濡染。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教育薄弱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及教育发达地区。素质教育,德育为重。因此就更需要加强这些区域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从小就养成文明礼貌、踏实负责的良好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精神和理念的形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渐进的过程。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散见于学校管理的每个细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失为培育学校精神和理念的一个较好的途径和方法。校园文化活动形态属于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活动凸显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伙伴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体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活动目标。

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许多教育薄弱地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丰富的养分。通过富有民族传统意味校园活动的开展,增强这些区域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英,使更多的优秀的掌子将来自愿加入到民族地区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关注 智诚校园文化建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