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最宜润肺防感冒

 

今日上午9时52分58秒将迎来立秋节气,送夏迎秋的养生妙诀在这里!你准备好了吗?...



今日上午9时52分58秒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有什么习俗?立秋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中国太平带你一探究竟。

立秋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

此外,到了立秋,梧桐树也开始落叶,“一叶落而知秋”的成语由此而来。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要说吃各类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因而有所谓的“以肉贴膘”。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北方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南方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还有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人们认为可以防疟疾。
立秋饮食


西瓜
立秋吃西瓜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了,因为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再吃寒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


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清凉糕
清凉糕为立秋必不可少的美味。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龙眼
立秋时节也是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这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立秋养生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润肺柔肝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养阴清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
立秋后,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适量运动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内容整理自人民日报、新浪网等媒体)





俗话说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意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

则天气凉爽

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

就还要热上一阵

今年属“早立秋”

暑去凉来

天气可能会明显转凉

送夏迎秋

你准备好了吗?




推荐阅读

伏天,出汗也能养生!

有奖 | 征战奥运,你适合参加哪个项目?

看国民女婿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关注 中国太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