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吃不起羊肉而促成的美味!

 

都知苏轼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一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吃货”!出生在...



都知苏轼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一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吃货”!出生在天府之国的苏轼,继承了四川人爱吃、会吃还懂烹调之法的优良传统。在他曲折的一生中,各种佳肴都冠上了“东坡”的名号,如“东坡肘子”、 “东坡腿”、 “东坡墨鲤”、“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其中以“东坡肉”最为出名。

▲各类“东坡”名菜


▲2015年TVB台庆剧《东坡家事》欧阳振华饰东坡BOY!
自先秦以来汉人养成了视牛羊肉为高大食材的饮食习惯,当时猪肉并非流行在餐桌上的肉类。由于对耕牛的禁食,羊肉遍成了宋朝皇家贵族的首选!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羊肉自然供不应求,价格水涨船高,普通老百姓
由于吃不起价高的羊肉,就只能选择价廉的猪肉咯!
更要命的是!只能选择猪肉这种不受欢迎的食材也就算了,当时百姓更不知怎样去烹饪这现在看来鲜嫩多汁的猪肉!

可谁知就是这么巧,上天把一个天生爱食猪肉并懂的烹调之法的人放到了,刚好猪肉多价格贱还不知怎么把猪肉做得好吃的地方。你说巧不巧!说的就是日后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事!

▲2015年TVB台庆剧《东坡家事》万绮雯饰王弗
苏轼到黄州后,被安排了一个叫团练副使的官位(就差不多是今天的城管队队长⊙﹏⊙‖),心情是相当沮丧,于是效仿自己的偶像“白居易”先生给自己取了一个“东坡居士”的称号,(白居易号“易安居士”)官场不得志,东坡BOY发挥吃货潜质,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美食身上!


东坡BOY被贬后工资少吃不起羊肉,恰好黄州当地猪多肉贱,恰好东坡BOY又爱吃猪肉,恰好想到了当时在江苏徐州做的“回赠肉”的吃法,就这么恰好地改良出了这文火慢炖的红烧肉!他还在《食猪肉诗》诗中写道: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此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争相仿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



让人颇感兴趣的是,猪肉当之无愧是我们今天的餐桌上的头号肉食,但猪肉又是何时慢慢兴起的呢?反正,在当时牛羊肉盛行的北宋,东坡boy的独门秘方无疑是给猪肉日后的普及开了先河!‍
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流行
明朝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至少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明宫史》记载,在皇家过年的食谱中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说明此时猪肉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但在民间,猪肉的盛行程度仍然不如牛羊肉。
▲明代描绘宴席图


到了清朝,猪肉终于实现大逆转!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在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经将猪单独列为《特牲单》叙述:
“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

在他的介绍中,与猪肉相关的有43道菜,其中有红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而牛羊肉则归为《杂牲单》中,“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

虽然饮食习惯渐渐逆转,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当今肉价市场的价格仍然可以论证这一点。ROLLGAGA作为肉食类熟食作坊,我们的价格表也已然说明了一切!









关注此微信号,了解更多美食/设计/生活信息!


    关注 肉朒朒手作良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