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千古名相,国士无双(下)

 

关键词五:变通张居正虽执柄大权,锐意改革,却并非是一个固执乖戾的人。常常可以做到...



关键词五:变通

张居正虽执柄大权,锐意改革,却并非是一个固执乖戾的人。常常可以做到“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懂得变通的人,往往可以将不利转化为有利,或者通过间接的手段达到目的。变通并非退缩,更不是投机,而是不拘泥成规,依据不同情况,及时转变策略,作出非原则性的变动,酌情处理。

张居正在一生中几次遇到的关键事件中,都可以看出他善于变通的品质。在第一次参加乡试时,虽然理应中榜,却被湖广巡抚顾璘按下不发,后来再等三年才一举得中,而张居正并不因此记恨顾,并领悟到其良苦用心深谋远虑。在之后的政途中,在与严嵩、高拱、反“夺情”派的斗争中,都采用了“先柔内刚”的策略;在与顾璘、徐阶等师长处理关系时,又能不一味地随波逐流隐藏己见;在与万历皇帝、李贵妃、冯保等权贵者周璇过程中,又能做到避其锋芒、“曲线救国”。

看似随波逐流,实则中流击水!张居正从本真上,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他始终倾心于“竹林七贤”那样“有谤牍盈于一世,而独行者不以为悔”的气概。

变通,实在是一种“庙堂隐士”的大智慧,惟有大胸怀大气概之人方能悠然其中。

关键词六:良知

成功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良知莫属!

王守仁在《传习录》说道:“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良知,一方面指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指顺应天时的道理。拥有了良知,一切才华与天赋才有了意义。否则,才华就是毒药,天赋就是邪恶。

很多人都认为张居正太过独断专横,作风强硬。其实,张的良知是一种大仁大善。他不拘泥于道德舆论的压制,也不在乎外界对他的评价,他只是确信一点:我所做之事有利于国家社稷,福泽于天下苍生,足矣!

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离开京师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亲身接触农民,体会人间疾苦;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徐阶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万历元年,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万历六年,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地,“闽人以为便”;万历七年,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以备光禄寺御膳之用,张居正据理力争,上疏直言“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脱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要求神宗节省“一切无益之费”;万历八年,张居正上疏并获准在全国陆续展开清丈土地,并在此基础上重绘鱼鳞图册;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万历十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财政进一步好转,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太仓的存粮可支十年之用。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万历九年,五十七岁的张居正,终于劳累病倒。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舍弃了他十六年始终不放的权力,十年来竭诚拥裁的皇帝,撒手人寰。死后,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他带着平生的抱负埋入了江陵的墓地,可他哪里知道,自己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被抄家,长子在写下绝命书后自缢,张氏家属数十人毙于狱!一生的荣耀却以一场庞大的悲剧落幕!

往事越千年,回首这位英雄式的一代名臣,任何人都会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张居正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任侠用事,不计得失,赢得身前身后名!而他身上那些可贵卓越的品质,一方面让他在攀登高峰的旅途中风光无限,一览众山小,一方面也让后生得以瞻仰圣人之光辉,诫勉千年。

历史就是这样,从来都是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方到真金。英雄豪杰莫能除外,漫长历史长卷之中,张居正始终凭借他卓尔不群的才能和功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真正走进他,才能理解之,敬仰之。惋惜也好,怅惘也罢,他始终屹立在那里,风雨之中岿然不动。


    关注 深蓝在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