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为什么总上推荐书单?

 

读《皮囊》,一开始你觉得就是在看小说,一部关于作者故事的小说,每个故事似乎你都能读到那么一点共鸣。...



这段时间因为太忙,所以书读完了却一直找不到时间好好写个书评。今天其实也挺忙的,只是因为网络丢失,所以只能干些不需要网络的事情,比如写篇文章,还欠下的评书债。

许多书总是带有另外设计的封皮,而比起更吸引眼球的封皮,我总是更喜欢去掉封皮后书的本来面目,但是也总是舍不得扔掉那封皮,因为希望它能起到保护里子的作用。

《皮囊》作者蔡崇达是80后,我一向认为我们这一代总是少点文学的意味,除了韩寒和郭敬明我并没有看过他们的很多作品,却武断的认为我并不喜欢的两位作者。对蔡也是因为《皮囊》稍有了解,不算深入,纯粹就是觉得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比较能够勾起我儿时的回忆而已。人不是常说闽粤不分家吗?书内很多福建风俗,其实在我的家乡广东也能见到类似,文化的接近,让我更能理解书内某些内容,比如敬神、盖房的执着还是歌舞厅、有小姐的发廊。这些都是小时候我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关键词。

读《皮囊》,一开始你觉得就是在看小说,一部关于作者故事的小说,每个故事似乎你都能读到那么一点共鸣。比如千禧一代的生活里总会出现个奶奶外婆或祖父母之类的人物,代替父母在生活中出现的比重更大。失去她们,就像是告别自己的童年一样;儿时的玩伴,好学生坏学生,好的未必一直好,坏的也未必一直坏,看着儿时玩伴的变迁,就像读一本时间史;大学同学、舍友和工作伙伴同事,有成为好友也有成为过客,似乎他们的存在就是一部教科书,优秀的依葫芦画瓢,不优秀的或者最终走向陌路的就作为警钟,无论谁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吧。

可以说这也就是这本书比较接我地气的地方。我有个带我长大的奶奶,说她的去世带走了我的眼泪和撒娇不假,那段时间的悲伤还有当时是校广播播音员的jenny为我点的一首歌,不记得是什么歌了,但是那个时间得到了一辈子的好友,还有个很关键的人物就不提了,害怕内心被窥视。儿时的玩伴有的早早辍学成为了人父人母,有的成为了“大款”,有的英年早逝;好朋友都是高中以后结交的,我的人生当然不如该书作者那么有戏剧性,但是可以说我16岁的人生,朋友爱同事爱是我最大的幸福源头

书看得越多,对文学二字的理解就越深刻,蔡说这是他第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写的少,而是确实不敢随便一篇就说是文学。我认为能写点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就是作品的最后都能看得出作者的那一点社会情怀。他愿城市不被阉割,精致的风景可以美丽我们的眼睛却打不动我们的内心,这一点我又一不小心与大师雷同了。他的乡土情怀也勾起了我深藏的记忆,附上一段读完后留下的笔记:



《皮囊》里那篇《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算不算是点题之文?我想应该是的,我有个喜欢的不得了的别人家的妹妹,我总是想告诉她,有些事情早想比晚想好,有些问题早回答比不回答好的,建议她看看。什么问题?自己看书去吧!


    关注 卿描淡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