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采访手记

 

近期万周君采访了很多在万科服务20年的前辈,都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万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万周按
9月21日,万科32周岁。近期万周君采访了很多在万科服务20年的前辈,一是在万科32周年庆之际向他们致敬,二是试图了解为什么万科吸引了他们。

万科这家公司有点特别——近期经历的很多事让笔者产生这种感觉。

就说最近一次吧。我们联系到某著名国际大牌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操盘者,希望交流合作,他说社交网络的快让很多推广失去了美感,他从不做地产客户,但是对万科感兴趣,因为万科对建筑的审美和尊重。他爱惜羽毛,但对万科另眼相待。笔者有些小触动。



再说万科总部有一位客服大拿,因为万科的人员比较精简,有同事调侃他是1个人服务100万客户。有时候大家会聊起一些投诉,以及新闻中披露的负面现象。他听后惊叹道:“这种事要发生到万科,意见就大了……”我理解这种惊叹:一、万科体量大、品牌响,一举一动都在放大镜下;二、客户对万科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

今年和一位城市公司总经理交流,我说我们身在总部,很想了解“万科”这两个字对你具体做业务意味着什么。他讲了个现象:基本上万科进入的城市,客户不管买不买万科的盘,都一定会来看看,然后再去比较其它的盘,客户就是看个“万科+X”。

《基业长青》里描述的卓越企业几乎都有点“利润之上的追求”,万科是不是也有?虽然文化、价值观、人文追求看不见摸不着,但这可能正是其产品和服务让客户喜欢的原因之一,也是这家4万人公司最强有力的粘合剂。带着上述疑问,笔者近期借32周年司庆活动,采访了30多位在这家公司服务20年的老员工。



郭艳杰(▲)在万科二十年了,从财务到资金中心,一直在总部工作。

“万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笔者问。

“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就是人。它凝结了一批优秀的人,这个优秀包括专业方面的优秀,更主要的是我身边的人和环境让我可以很开心地去工作。”郭艳杰谈起她的成长,尤其是万科所给予的空间,根据每个人特点帮助其完善发展自己,充实其人生。“20年积累下来了一些习惯,比如追求完美,追求细节,追求效率,而这些也带到了生活中,我的生活品质、人生经历都因此而丰富。”



吴仕梅(▲)和郭艳杰很熟,她俩同一年加入公司财务部,不同的是吴仕梅现在进入了全新的战场——万科教育。采访中她特别强调了万科的开放与自由,“我觉得万科这个大舞台相对开放自由,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尽你所能去发挥,这个是我认同的万科文化。”

吴仕梅觉得,虽然万科32岁了,但它的文化一直是和年轻吻合的,是开放的、阳光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创新的,这里简单透明公正,只要努力,就一定有你的舞台。“每一年我都会告诉自己要有空杯的心态,随时将自己清零,接受新的业务,新的管理模式,跟年轻人一起保持冲劲,这是我在万科多年的感触。”

20年老员工朱云娥现在是万科物业深圳龙坂管理中心综合系统负责人,她讲了自己的经历:很多物业怕业委会,尤其早些年。万科则是主动推动小区成立业委会。朱云娥曾在金色半山小区艰难地推动成立业委会,经历了两年多,慢慢运转起来,她发自内心感到高兴。万科最早在深圳天景花园推动成立业委会,现在要求每个项目都要成立业委会。

丁健(▼)是设计师出身,加入万科前在设计院工作过三年,后来当过城市公司总经理,现在是万科广深区域副总。采访时,他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我们和竞争对手在一个地区开发,有的项目建成后正好就是面对面,最后我们的项目将地块上几十年的树木、比较久的痕迹,都很用心地保留了下来,而对面是光秃秃的黄土,我很感慨,觉得那些树应该感觉很幸运,因为他们落在万科的地块上。”丁健说,他看到做得差的房子,就很难受,要是看到有点历史文化的地被万科拿到,就感觉很开心。

笔者问他:“万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万科的价值观强调一种比较人性的东西,我发现很多离开万科的员工、老同事,碰到事时都发自内心与万科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的感召,他们携带万科的DNA。”丁健回答。



万科物业东莞东部管理中心合伙人李英姿(▲)是9月13日最后一位采访对象,笔者还是抛出了那个问题:“万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客户为先,行业口碑好;简单透明人际关系,凭借自己能力去做事。”李英姿说,现在很多小区的业委会成员都接触她,提出只要万科物业入驻,管理费多收些都没问题。她觉得,万科物业对“以责任初心,行诚信之事”的坚持让物业服务行业和这个行业所服务的客户受益良多。

看到这里,不妨沉思一下:万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明天是9月21日,万科32周岁,万科还是那特别的一个,并将是那特别的一个吗?


    关注 万科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