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潘工|万科人物志

 

22年前,他33岁,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了11年,因为不想”一眼望到自己退休时的样子“,根据报纸上的一则招聘启事摸到了万科,从此与这家在当代中国兼具代表性与话题性的企业结缘……...

万周按
22年前,他33岁,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了11年,因为不想”一眼望到自己退休时的样子“,根据报纸上的一则招聘启事摸到了万科,从此与这家在当代中国兼具代表性与话题性的企业结缘……

来沈阳这天刚下过大雪,阳光从云层后面钻出来,街道一片晃眼的白,来往的车辆碾过雪后的路面,发出阵阵咯吱咯吱的异响。

万科沈阳公司在浑河边,楼前正门口停了一辆枣红色的牧马人Sahara,浑身溅满泥水,不知是谁临时放在这里的。在笔者看来,这是个不错的巧合,沈阳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跟这车差不多——洋溢着机油味的工业风、绝不打折的机械实感、不修边幅的做工,当然还有让迷妹尖叫的粗糙野性。
“地标性的人物”
“他是我们公司地标性的人物。”接待笔者的同事如此评价今天的要采访的人——工程师潘玉堂。

在这个行业,“地标性”已经被营销过渡使用,以至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一座城市不可能有太多的地标,地标的形成有无法复制的历史、区位、政治、文化和偶然因素,地标不一定是那座最高、最大、最贵、最久、最靓的建筑,但一定是承载着这座城市居民共同记忆的所在。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一家公司,企业文化实践中需要引领者、法典编纂者、行动传承者、内外传播者等各种角色,缺一不可,而工程师就是其中行动传承者的代表。

虽然是周末,工程部仍有七八个年轻人在围着电脑讨论,潘工这会儿还没到,四周柜子上摆满了部门获得的各类奖状——交付质量优秀奖、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记录、质量优胜奖、两提一减成果优秀奖、集团金奖、专业成就奖……即便是外行人,一眼也能体会到这家公司的工程质量在集团的水平。

“为什么呢?”后来笔者问潘工。

潘工看面相只有四十多岁,一说话脸上就漾着微微笑意,今天穿了一件宽松的蓝色毛衣、深色牛仔裤。他想了一下说:“沈阳工程口挑大梁的都比较资深,项目总基本都是十年以上,下面的多数都在五年以上,基本功也比较扎实,合作方也比较稳定。”

不过他接着说:“虽然很多十年以上的老工程,但也给其他兄弟公司输送了不少人才,比如济南、太原、上海。”

不知是否是坚持运动的缘故,潘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10岁,一点也不像1995年5月1日就入司的老万科。

▲1995年时的潘玉堂
笔者粗略反推了一下,料想他在加入万科之前一定有一段扎实的职业经历。果不其然,潘工1984年毕业后,先是分到鞍山一家大型冶金企业,做环境与设备工程,在那里一干就是11年。33岁的时候做到了室主任,但隐隐感觉到路越走越窄,一眼望到了自己退休时的样子,个人的发展与平台的发展出现了不匹配。

这时转机来了,1995年4月,潘工在《鞍山日报》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凭借着自己11年的专业积累,应聘之后就入选了。

当时的万科名气不大,公司人数也不多,工程部有七八个人,整个鞍山公司二十来人,原来的企业是大办公楼,万科这边就是一个小民房,工程部在一个样板间里办公。放弃了工作了11年的大平台并不容易,于是潘工给自己留了一个“心眼”——请了一个月的假,原来的工作还没有辞掉,5月1号就到万科上班。

假期结束,两头跑了一阵子,潘工感觉到“这个企业应该比较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于是下定决心彻底辞掉原来的工作。

初来乍到,潘工碰到了日后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人——时任鞍山公司总经理周卫军。

“公司所有的资源都是你来分配”
潘工从事的“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涉及水暖、空调、给排水、消防等方面,虽然不如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师那般情怀四溢,但在东北这类地区,冬天住宅的水暖系统如果出了问题,其后果可以说是“谁用谁知道”。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工程质量的差距才是最明显的。

潘工来到万科后接的第一个大项目是鞍山东源大厦,在1990年代,设计图纸不像现在那样详细,大家各自提意见,11月份大厦还没有供上暖,第二年5月份就要交付了,他思来想去,决定上法国进口的燃油锅炉。

最后排的工期是12月20号,隔壁的另一座写字楼供暖系统失败了,这给潘工很大压力,毕竟万一失败第二年就无法入住。当时的装修技术不比今天,地板都是半成品,铺完了再刷油漆,供暖系统一旦耽误,后续的装修也势必延期。

当时决策小组有四个人,鞍山建委的代表、外部顾问、潘工和周卫军,最初大家意见不一。潘工凭着11年的专业积累,把专业规范是什么、要做什么、燃油锅炉的优缺点讲得清清楚楚。后来周卫军拍板:所有的事情就以你的意见为主,公司所有的资源都是你来分配。

从现在的视角看,当时虽然还没有事业合伙人的提法,但是已经有了事件合伙的一线实践。潘工说,当时一下子觉得责任很大,“满嘴是水泡”,因为信任你、把责任都落在你身上的时候,你的压力是最大的。不像领导要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那很好干。他又拿方案,又要实施,最后系统运行成功,公司上下振奋。那天周卫军看到旁边有一个澡堂子,便说要请潘工洗个澡。回忆至此,他开怀大笑,似乎回到了20多年前。

▲潘玉堂(左二)考察项目工地
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长,去年做到了100亿,潘工参与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具体的数字他自己也不记得,大约有40多个项目,现在手上就有24个,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个项目东源大厦和2001年的花园新城。

因为当时整个沈阳集中采暖效果参差不齐,沈阳煤气的质量不稳定,于是公司想在这个项目试用电采暖,这就要做电气工程、费用成本、使用寿命的分析。潘工当时考察了几个,发现市面厂商推荐的解决方案不实用。但潘工心里想的是“效果要好,费用要低”,所以做了很多重新设计的工作,既保证采暖效果,也要争取运营费用和保温。最后试点成功,直到现在还在用。因为后来沈阳的集中采暖水平赶上来了,集中采暖成为主流,所以这个项目也就成了沈阳乃至东北面积最大的电热采暖住宅,他家也在这个项目住了十多年。

20多年时间,潘工也带出了几十个徒弟,现在都是万科、保利、金地、恒大、碧桂园在当地分公司的技术骨干或项目经理。2015年的时候,潘工获得了万科的20年服务奖,集团人力资源部让他上台做个“TED演讲”,一开始他不太想上台,觉得还是应该低调一些,后来人力资源部说这个环节非他莫属了,而且他可以带稿讲。潘工当时觉得自己代表的是沈阳公司,怎么能带稿讲?认真准备三四天以后,他在台上演讲的主题是《老兵》。

这位地产老兵一般不轻易接陌生电话,微信也不轻易加陌生人,他说现在猎头总打电话,也会有同行七拐八拐找过来要高薪挖人。老同事的聚会上,发现大家虽去了不同的企业发展,但还是以在万科的经历最自豪。潘工说:“不管挣多少钱,假如今天在这儿干两天,明天在那干两天,我就不适合这种风格。因为我感觉自己要做到最好。虽然有企业给我一个好位置,但是我觉得那个企业文化我不会接受。”

说起企业文化,很多人会想到登山、跑步,潘工也不例外,沈阳周边的名山基本都登过,四川的四姑娘山也登过,2014年乐跑赛开始喜欢上跑步,现在每年的训练量是1000公里,两年跑了6个全程马拉松,十多个半程,还跑到了首尔、柏林等地。



▲潘玉堂与郁亮参加城市乐跑赛
笔者最后问他对80后、90后员工的看法,他直言不讳:“我觉得有些年轻人的基本功不扎实,你连规范都不知道,你怎么指导别人来做?往往说干过这个活,干过那个活,一问细部就不行。专业技术方面浮躁的心理比较重。当然年轻人也有优点,接受能力强,信息搜集快。不过网上一Down是不够的,干什么都要有个理论基础……”

午后的阳光斜射进办公室,照在一排奖状上,笔者一个个拿起,让潘工讲他们的来历。临走时,工程部的年轻同事听说我是来采访潘工的,非要把桌上一大包枣塞给我,虽然万科周刊从来不做有偿报道,奈何民风强悍,最后盛情难却,仔细一看包装,这包枣足有1.5公斤,拎在手上沉甸甸的。

办公楼门口的枣红色牧马人还在,此前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粗糙、任性、不修边幅,此时看到的却是:回归本质、不与花哨潮流妥协、向传统致敬。
▼潘玉堂自述视频《老兵》▼



    关注 万科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