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未解之谜:北京小吃,到底好不好吃?

 

假期还剩两天半,今天来聊一个未解之谜...



内容来源:红小豆馆主、网络

本期编辑:齐航

内容发布:掌上北京
微信ID:beijingchihe

假期还剩两天半,该逛的该玩的该吃的也都差不多了,今天就来聊个来京旅游的外地朋友心中多年的未解之谜。

来北京那么多次,

为什么总没找到好吃的北京小吃?

为什么总被北京朋友说吃的不正宗?

到底哪儿能吃到正宗的北京小吃?

正宗的北京小吃到底好不好吃?

王府井小吃街
犹记得2013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先生曾发过一条微博:“从前,看梁实秋、林海音等老一辈文人写北京小吃,真是妙笔生花,钩人馋虫。灌肠、老豆腐、豌豆黄、热芸豆、艾窝窝、炒肝、爆肚、豆渣糕、杏仁茶......这些光听听名字就口水流不完。等到亲身品尝之后,味道实在是......文人误国啊。”

这下,支持北京的食客们坐不住了,他们表示,你看过梁实秋《雅舍谈吃》吗?其中关于豆汁的一段,先生明明是这么写的:

“绿豆渣发酵后煮成稀汤,是为豆汁,淡草绿色而又微黄,味酸而又带一点霉味,稠稠的,混混的,热热的。佐以辣咸菜,即棺材板(即腌大白萝卜)切细丝,加芹菜梗,辣椒丝或末。

有时亦备较高级之酱菜如酱萝卜酱黄瓜之类,反而不如辣咸菜之可口,午后啜三两碗,愈吃愈辣,愈辣愈喝,愈喝愈热,终至大汗淋漓,舌尖麻木而止。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但一出城则豆渣只有喂猪的份,乡下人没有喝豆汁的。”


亲者快仇者痛的豆汁儿
反对者立刻说了,看看,你们这条理论反而证实了我们的正确:猪吃的玩意在帝都居然都成了宝贝。不过对于这样的反对声音,我们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毕竟对于食客来说,食物并没有贵贱,唯一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大部分人认为其是否属于美味。
有北京小吃拥趸曾表示:从前用什么材料,现在用什么材料?完全不能一概而论。就灌肠儿来说,二十年前的都比现在的好吃得多。这似乎也在默认北京小吃确实今不如昔。

可是反对党又说了,你们总告诉我这家不正宗,那家不正宗,那您告诉我,满大街都不正宗,那正宗的玩意儿到底在哪儿呢?这么正宗这么好吃,为什么没几家肯保留手艺呢?

▶  这就又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到底什么才算是正宗地道的北京小吃?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朋友 @红小豆馆主 算是很有发言权,他作为一名地道的北京人,走遍全球吃遍天下,口味上绝不能说孤僻。他曾以羊肉串为引子,写过一篇关于北京小吃颇有意思的文章:



曾经有一年我走在重新改造的前门步行街上,听到旁边有一家北京老字号饭馆的店员吆喝着“老北京小吃!羊肉串!”,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80年代才进京的新疆风味,居然被吆喝成老北京小吃的代名词,而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北京老字号,却要打着羊肉串的幌子来招徕生意。难道号称有着上百个品种的北京小吃,在热门旅游景点的商业竞争力真的有这么低吗?
虽然有些唏嘘,但也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80后,我确实是吃着羊肉串长大的。进京30多年来,北京人对它的认同感已经非常强,但到底羊肉串能不能算是北京小吃?以我朴素的地域情怀来看,这肯定不能算,与驴打滚、艾窝窝、炒肝、卤煮等地道的北京小吃相比,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不同的,但这仅仅是一种感觉。

北京小吃并非都是土生土长,外来的品种有很多,不少也非北京独有,只是它们进京的时候,我并没有赶上。那么为什么这些东西能算北京小吃,而羊肉串就不能算呢?
想必能有兴趣读这篇文章的人,也多多少少都吃过北京小吃,我们对它都比较熟悉,但却没几个人能说清楚从什么开始有了“北京小吃”这个提法?
陈连生先生


其实北京小吃是现代人的一个提法,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我曾采访过被誉为“北京小吃第一人”的陈连生老爷子,他提出的两点意见,我觉得是比较权威的。


公私合营老照片
第一,北京小吃的归类应该从1956年划分,为什么如此明确?源于当年的一场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也就是“公私合营”,社会中所有的餐饮企业、个人都归为公有,饭馆多以“XX大食堂”为名,原来的小吃摊基本被国家归拢到一起,成立了各小吃店。

北京著名的四大小吃店便是源于那个时候,即东城的隆福寺小吃店,西城的西四小吃店,崇文的大通小吃店,宣武的菜市口小吃店。也就是1956年以后,小吃店把北京小吃的概念普及给大众,成为人们心中的自觉认识。



第二,北京小吃源于早年间的“手拿食”,就是老百姓果腹的食品,像什么大油饼、大火烧、烤白薯,行路人员,边走边吃,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

渐渐地,“手拿食”也从果腹发展到像“凉粉”、“老豆腐”这样的解馋的零嘴,以及哄孩子的“艾窝窝”、“驴打滚”这样的小面点,这些小吃在1956年后进入了小吃店,所以起码从50后开始算起,这些就被我们自觉地归为北京小吃的范畴。



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自有各行的道,北京小吃是有它的专有定义的,无论是否有文件、书籍为其规定,但行业认可,百姓认可,人们从心里才能接受。

虽然羊肉串在北京普及了30多年,有一两代人就是吃着它长大的,但仍然不能被称为北京小吃。也许再过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变化,也许羊肉串也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北京小吃的行列,也许到那时连北京小吃的名字都没有了。

连当今各旅游景点的老北京榴莲酥、老北京臭豆腐、老北京大鸡排都会摇身一变,成了中华名小吃

看的出来,@红小豆馆主 作为资深老饕,字里行间对于北京小吃的现状也不甚满意。我们其实觉得,北京小吃虽然没有老先生们笔下那么动人,但也绝不像网上很多人黑成的那样,是“全中国最难吃的小吃”,至少像驴打滚儿、艾窝窝、芸豆糕、奶油炸糕、果子干、糖火烧这些美味的点心,依然可以随时打动我们的味蕾。而那些被一部分人热爱、另一部分人嫌弃的小吃,如卤煮、豆汁儿之类,我们引用《山家清供》里的一句话,叫“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觉都不一样,你觉得我吃的奇葩,我还觉得你口味另类呢?

至于像现在充斥满街,被冠以老北京这个那个的小吃(相信全国各地也如是,都有被冠以老XX的根本不正宗的当地特产),先甭提正不正宗,压根儿就不是北京的东西。连像羊肉串这样在北京有引进传承都算不上。所以像东华门小吃街这种地方,关了以后居然还有人唏嘘,我们也感到费解,评价就俩字儿:

活该!
2016
评论区话题

说说你对北京小吃的态度,以及你这个假期吃到的最好吃的小吃?


    关注 掌上北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