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 重应用价值  避免技术至上

 

《在线学习》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玉顺教授。...



当前,教育系统处于时代的重构进程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教育信息化。从宏观视野来看,伴随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教育等发展,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生态正在重建进程中,面向课程 融合创新的实践进程,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生态链条的闭环还没有完全成型,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体验和教师的信息 化应用体验都还在持续的改进过程中。这一阶段性特征导致一部分教师排斥教育信息化产品,排斥新的技术,对于 他们/她们来说,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对教学一定意义上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现阶段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 要重视应用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融入观,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不能一味地做新技术应用的“冒进者”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人们谈论教育时,出现很多新鲜的教育实践形态或实践理念 :在线教育、大规模开放课程、翻转 课堂、个性化教育、体验式学习、STEM教育、 学习型社区、情景式学习、教育创新、全球化学习等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刮起一场巨大的变革风潮,众多学校、教育机构借此风潮纷纷进行实践探索。那么,体制内的基础教育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走访了对基础教育信息化颇有研究与实践影响力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玉顺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玉顺教授
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践进程才刚刚起步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李玉顺:伴随互联网开放教育运动及在线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推动互联网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成为在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并在社会资本的助力下,呈现了面向基础教育全面改革支撑的全生态实践态势,覆盖了为“教”提供服务,到为“学”提供服务,到推动互联网教育能够有效融入基础教育的混合式课程提供服务,总的发展态势是可喜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接纳、使用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产品和服务,如盒子鱼、洋葱数学等学科性互联网服务。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国内一线城市也借助互联网教育来破解教育综合改革需求下的关 键难题,如北京市教委自2015年9月启动了 “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调动全社会科技力量支持教育,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性学习服务平台。整体上可以说这种应用才刚刚开始。

记者:为什么这样说? 

李玉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体 制内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转型还没有完成。 2.学校、家长和社会还没有准备好互联网在线 教育、移动学习等进入教育场景。3.教师没 有充分的准备好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特别在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育创 新的实践能力方面。4.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的 意愿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自控力等有待培养,需要有系统化的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者成长环境。

就目前情况来讲,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的闭环运行生态链条并没有完全成型,很多企业所研发的产品很难真正顾及到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师的应用体验一时还难以满足师生的常态化应用实践诉求,导致一些教师排斥信息化产品,对于他们来说,学校里的新型信息化工具一定意义上可有可无,要改变这一状况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信息化正重构着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结构正在变革 

记者:在互联网大趋势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变革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李玉顺:信息化技术融入基础教育领域, 为其注入了新的动力和能量,课堂上产生了新的教学形态,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与师生关系,实现了教与学的分离,正使得教育向适应性、个性化、创新性方向迈进,以挖掘和释放学习者的潜能。让学习逐渐发展成为 以兴趣为导向,并对学生的21世纪技能发展 起到促进作用,培养学习者互联网时代的终身学习能力。

记者:在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学校的基础设施以及硬件设施有什么新的要求? 

李玉顺:对师生关系变化的认识不是今 天开始的,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讨论。在我看来,教师与学生关系是逐渐分离的,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校情、不同的信息技术支撑环境、不同的学习者都会影响教师对学与教关系的理解与具体实践。过去,学生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如今,学生不单单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在互联网上一样可以。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逐渐重构,师生时间分配不同以前。2014年,我们在全国7个区域采集了 近百个平板电脑教学案例,调查课上老师和学生所占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课例的统计中,老师 的时间平均所占47%, 学生的时间平均所占 53%,一定意义上说明 现在的课堂已经发生从教向学的转化了。

就目前情况来讲,现在的学校大都要求部署网络,配置终端,其他的比如服务器、应用、资源等等都进行云端化,这样对于学校来说,会在网络和接入终端加强建设,管理系统以 及面向学科融合的应用会逐步向区域、向互联网方向迁移,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应用应回归教育本质,不能一味做新技术教育应用的“冒进者” 

记者:跻身于数字化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兴起变革风潮,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您认为教育领域变革中应该本着什么样的原则? 

李玉顺: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变革风潮中, 我们应该本着适度开放、兼容并包的原则来做出改变,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融入观,坚决不能一味的做新技术应用的“冒进者” 。在转变过程中,我们要把控技术融入教育的速度,重视技术应用与教育发展的同步问题,以及教育服务行业的“教育”品质问题,时刻关注行业的成熟度和多种技术的兼容应用问题。对于教育应用来说,技术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实际应用价值才是重中之重。

记者:对于新技术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创新,都有哪些关注的焦点? 

李玉顺:这个可以分成不同群体来看。 对于公众来说,关注的焦点大部分都会放在孩子的身心和学习注意力上,因为孩子的家长他们最关心的是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新技术,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没有帮助,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而教育界人士则专注于整体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及出现的问题,因为他们是教育转型中的领路人。对于互联网行业人群来说,他们时刻关注着技术与教育融合中产生的新需求,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开拓教育领域的新市场。

未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创新导向 : 用技术支撑教育全面变革 

记者:放眼未来基础教育领域,您更期待看到哪些层面、哪些方面能多出些创新项目? 

李玉顺:这一问题要放在中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及“深综改”的大背景下来思考。这些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突 破需要借力教育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教 育” 。从整个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来看,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创新:

第一,推动课程向信息化环境迁移。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来看,建构新的课程体系一直是第八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其中,课程整合是重中之重,并经历了多个阶段 :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课程整合,学科内整合与学科间整合,深度整合,即走向融合的课程整合。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伴随课程体系适应个体学校的需求,课程越来越需要向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迁移,这样才能在课程的深度和课程的广度两个方面兼顾达成。传统的课程形态要想达成当下融合性的课程整合是很困难的,需要通过在线课程、混合式课程及网络辅助教学等。

第二,创新课程以及支持创新课程实践的社会环境及体系建构。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努力的重点之一。从 国际上来看,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都强调 创新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要为学生提供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问题解决的学习体验,并在问题解决的学习经历中获得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而具有这些品质的创新课程需要社会资源教育供给,需要教育系统的开放性,以将学科前沿及社会发展前瞻融入课堂。这就需要创新课程的社会环境与体系,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学习认可等方面都要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包括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博物馆、科技馆和社会教育机构等等。当前,北京、深圳、苏州等地教育部门都有了这样的实践意识。

第三,评价创新——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自第八轮课程改革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掀起了从所谓“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实践浪潮,许多学校、教师都在积极主动地努力追求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考试评价制度同步的滞后,出现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国家教育改革的诉求,专家学者眼中的“教育理想”在社会实践中有效达成地进程缓慢,迫切需要评价制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了各种考试评价的探索,但相比较于国情及社会文化,在这一领域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四,“互联网+教育”服务业创新,特别在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方面。应该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元化的课程,这类课程应该能够支持多样化的实施模式,覆盖从在线课程,到混合式学习,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从而在学与教的全生态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和在线学习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第五,教师专业发展创新——面向21世 纪的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于网络的实践模式,增强一线优秀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智慧分享,传播优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实践案例,提升广大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 在线学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