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心灵的呼唤

 

教育不是给与,而是唤醒;教育不是规范,而是成全;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精神的激励;教育不是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

追寻心灵的呼唤
——“读”过我的2013
(这首歌,不听,是你的错)
与以往的每个年头不一样,2013我没有为自己设定读书任务,也没有规定自己要读哪些书。

但在这个年底,悉数读过的好书(个人以为的)就近50本,其他大大小小的“误读”估计也不下10本。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读了这么多书,竟然,就这么多!

没有任务感,自然也就没有了劳累。

梳理书目,竟然发现这种流水般自然的阅读,竟然在追寻着自我心灵的呼唤。此刻,也明白,只有追寻心灵呼唤的阅读才会轻松而自然,才会真正让自己灵魂丰盈,专业发展。

那些书,为了自己的孩子,却触及了教育的真谛。

读孙瑞雪,读她的《爱和自由》与《完整的成长》,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仅仅是想做一个好父亲。

我从来都不认为一个做不好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教师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者,我也从来不认为一个把工作放在家庭之上的人会是一个合格的人。所以,彼时,我想做的就是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无愧于自己孩子和家庭的男人。于是,我读了孙瑞雪,并且通过她开始阅读《蒙台梭利的教育》。

阅读过无数教育书籍之后,在自以为掌握了很多教育方法和艺术之后,就是读他们,让我明白了在人格成长的圆环中,成人处于白的区域,而没有经过教导的孩子却处于纯净的蓝色区域。可笑的是,无限趋向于红色区域(理想的真善美)的儿童,却被更易于趋向深红色区域(罪犯、精神病患者等的区域)的成人教导。于是,那些所谓的方法和艺术瞬间坍圮,那些把教师捧得极高的言语瞬间苍白。成人,谁有资格去规范或者引领孩子的成长?

谁都没有!

没有,却被成人自以为是地做着!

当成人或者教师的“伟大”坍塌之后,教育做什么?

我读到了孙云晓,读了他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成功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一如蒙台梭利认为的完美的精神胚胎。教育不是给与,而是唤醒;教育不是规范,而是成全;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精神的激励;教育不是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

或许,这些才是教育的真谛。

那些书,不可回避的心灵选择。

专业的阅读,是任何一个人发展的必须,教师尤然。

2013,是那些书明媚了我的职业道路,拓宽了我的思维视野。

李希贵校长的《新学校十讲》和《学生第一》让我洞窥了理想教育的图景和抵达理想的路径;王晓春老师《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让我拨开教育神话的面纱,目睹了“专业”的真相;曹勇军的《语文的表情与眼光》 和杨先武的《语文教育路在何方》 在一个个“冷追问”的背后解放了我的思维,开辟了指向阳光的路径;郭初阳老师的《颠狂与谨守》携带着我的思维行走在阔大而丰厚的语文之路上;孙绍振的《月迷津渡》从微观细部指导着一个迷惘的人感受古典的美丽;美国人黄绍裘、黄露丝玛丽的《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从课堂的过程出发,聚焦教育元素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阅读,不一定广博就好,专业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良好的专业能力是一个教师吸引学生的基础,是一个教师呈示学科魅力的基础,更是一个教师让学生因为爱上自己的课从而爱上学科,从而爱上学习的必然路径。

这一年,我的路走得很坚实。

正是这种坚实的行走,让我徜徉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和快乐;正是这种专业的行走,让我构建了自己的教育理解,出版了《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并已经签约某著名出版社写作自己的语文教学专著。

那些书,似乎和教育无关,心告诉自己它们或许会告知教育的出路何方。

每次踏进书店,都会不自觉走向教育书籍的销售柜台。

可是,每次浏览之后,总是悻悻地离开。

因为无论书的名字取得有多么新鲜,大多数书是大同小异的,甚至根本就是同一种观点的不同表述而已。浸淫教育久了,就会发现教育的新鲜空气越来越稀薄。于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告诉自己: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一点都不奇怪的发现,很多大的哲学家往往本身教育家,而很多教育理论的突破往往是从其他领域开始的。例如这年我读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那触及当下教育弊病的“教育的七条箴言”,条条振聋发聩。例如奥地利阿德勒的《超越自卑》,让我懂得了在呵护孩子心灵的同时,如何给与孩子最有效的营养。

就是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我读马云的《马云内部讲话I》《马云内部讲话II》,稻盛和夫的《坚守底线》,曾仕强的《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沉思录》,林逢祺、洪仁进主编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理查德·怀斯曼民《正能量》和傅佩荣《哲学与人生》,斯蒂芬·维科《第3选择》等等。这些书籍开阔了我的思维视野,延长了我的思维触角。让我明白了教师本体视域的狭隘,甚至觉得很多大企业家比教师更懂得教育。

于是,越懂得,就越谨慎

自我性格里的不足,让我感受到教育学生的局促。我深深地明白,如果不加强自我心性的修炼,一个相对而言不够温和和柔软的品性是培养不出灵魂和谐的孩子的。

自我灵魂的修养,就成了我行走的方向。

读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的生态中我寻找人类优秀的基因;读《六祖坛经》和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在宗教的智慧中我寻求灵魂的升华;痴迷于王博《庄子哲学》,在“人间世”中我寻求“养生主”,在“齐物论”中我追求“逍遥游”。

不断的“修行”,心性变得沉静。

灵魂因静而净,世界因心净而无杂陈。

于是,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每个灵魂都是那么值得呵护。我的世界里不会再有差生,因为心平如水,就把自己放低到了地平线。人一旦把自己放低到地平线,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会是美丽的风景,何况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所以,有人说,教育是需要点宗教情怀的。我毫不怀疑!

那些书,不为怀恋,仅为站立一种精神。

读宗教,趋向真善美,不是为了皈依。

而人,是需要站立一种精神的。

精神的站立不是可以说教的,也不是可以用直观的演示就能渗入到灵魂的,它需要浸润滋养。而滋养的途径就是走进文字,让文字把自己带回过往,带到异乡,带到彼岸。

古斯塔夫·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我品味过多次,但每一次品味都是一次心灵的剥蚀或者蜕变。人与命运的斗争,几乎完全的悲剧意识,让人感叹无奈。正如阅读王开岭的《古典之殇》,那远去的美好,显得很近,就是因为很近才倍感苍凉。阅读这些文字,不是让人在悲叹中流逝时光,哀叹只能造成新的哀叹,珍惜才可能塑建美好

懂得,才会珍惜!

如何珍惜?不应该只是问题,它需要的是解答。

读杨雨的《魂兮,归来》,罗曼罗兰《名人传》,安徒生的《我的一生》,傅国涌的《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先生”编写组编写的《先生》。屈原的香草美人理想,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米开朗基罗艰难而高尚的灵魂,托尔斯泰的和平中不懈争取的精神,还有龚自珍、梁漱溟、梅贻琦、胡适等等的鲜活形象,无不让当下小小的我深思,无不让我在一个个阅读的暗夜里给自己的未来点亮一盏盏明灯。

人,是需要精神的。

如果把这种精神仅仅理解为奋斗或者奉献,并不利于教育的教育行为本身。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上个世纪初的呐喊。但这种精神因子和思想内核在很多人自然也包括我的身上并没有生根,更不要说发芽生长了。但理智告诉我,如果不能给孩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大半。

育人,往往是从育己开始。

于是,我又一次翻开了王开岭先生的几本书,例如《精神自治》,例如《精神明亮的人》。在时空的不断穿越中,让一个个独立、自由的灵魂熨帖21世纪的我。也拨开历史的烟尘扒望着那些被我们唾弃了很久的精神却明亮的人。

历史,有时给人开玩笑,但历史到最后肯定是正剧。

于是,我同样翻开了历史。六卷本的《资治通鉴》让我如痴如醉。历史的更替、循环,人物的跌宕起伏,不是孤案,似有章可循。循章则是寻己,读史真能明人。

也曾翻开当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让“那些事儿”关照当下的“这些事儿”,蛮有情趣,也很有况味儿。

那些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学生。

深深地明白,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自己传授给了孩子多少知识,而是你在孩子的灵魂里种下了怎样的种子。

也深深地明白,一个不能不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的教师,不会是好的教师。

于是,我重视每一节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带领孩子们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感受文字的美丽。我和孩子们制定了4年阅读100本书的计划。

于是,随着学生的“大流”,仅2013年下半学期,我们就在一起读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余秋雨的《摩挲大地》,侯莉莉的《当你老了——路过心上的诗句》,吴承恩的《李卓吾点评西游记》,王朔的《过把瘾》,曹文轩的《青铜葵花》,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等等。

学生因此,爱上了读书。

我也因此,更爱我的教育和我的孩子。

“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灵魂皈依教育之后,一直如此告诉自己。遵循心灵的指引,教育不会累。而追寻心灵呼唤的阅读,会让你在轻松愉悦中爱上教育。

真的,不知不觉中,2013,竟然读了那么多的书……



关注微语建言,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 微语建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