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教师要有独立的判断意识

 

世界很大,知识很杂,别放在篮子里就当做菜...

教师要有独立的判断意识

不少朋友问同样的问题:为何听人家讲头头是道,自己一实践就是失败?

无他,没有独立的判断而已。一个老师若无有独立的判断意识,总是会被别人左右,甚或给自己造成困境。这就是很多人勤奋学习却工作不见起色的原因所在。

如何才能树立班主任的独立判断意识呢?

先从一个案例说起——

十二年前,我开了个精彩的主题班会。

“有个孩子到饭店,用父母的血汗钱点了一大桌菜,可他守着不吃不喝。服务员劝,父母劝,谁劝也不吃!他饿着肚子离去。请评议。”

“傻瓜——”学生们哄笑。

我不动声色:“这孩子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傻瓜——”学生们大笑。

我也笑了:“他买了衣服,却撕成一条条扔了。”

“傻瓜——”学生大乐。

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我做出沉痛状:“有个孩子,江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了学费,买来书本,却整天胡打乱闹,不好好学习,浪费时间。”

“傻——瓜!”同学们回答得很沉重。

我脸上“苦大仇深”,心里却乐开了花。

作为读者的您,此刻一定会为这个班主任拍案叫好,因为接下来对那些不学习的孩子进行教育就顺理成章了。由远及近,由他及我,由表及里,多么智慧啊!

如果你会不加判断到你班使用,你会发现,失败了。因为六年后,同样是这位班主任,用同样素材遭遇的是另一番境地——

六年后,我踌躇满志地将这个故事搬进了三年级四班,“有一个孩子点了一桌菜,可不吃不喝,饿着肚子走了,请评议。”

“减肥呗。”

我扶扶眼镜:“他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车跑。”

“锻炼呗。”学生懒洋洋的回答。

我勉强笑笑:“他买了新衣服却撕成一条条扔掉。”

“烦呗。”学生有气无力的回答。

我不再迂回,直奔主题:“交了学费,买来书本,不好好学习,整天胡打乱闹,请评议。”

“想当明星,当老板!”学生小声议论着。

我晕!

十二年前的案例不经典吗?经典!怎么不可以用了呢?

暂且搁置,请允许我讲第二个案例——

某名师,给学生安排座位,让学生“自己进去,选最喜欢的位置,随便坐!”

一个多月之后的班会课上,名师这样告诉学生:

班集体是我们自己的,座位也是我们自己的。我从来没有将座位作为惩罚或者表扬学生的手段的习惯,因为在这个教室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员,座位没有尊卑之别,正如人没有高下之分。在我们的班里,如果谁想调换座位,一般是通过你们自己协商的途径,我不会对你们的座位横加干涉。

结果班级井然有序。

当年的“教育在线”,可是一边倒的评论:这老师太智慧了,这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真正地尊重学生,真正地发展学生!

不信,你试试,放在你班里?我确保你100%失败。

如果,你有独立的判断意识,绝对不会直接拿来运用,因为你会判断和思考。

所谓独立的判断意识,就是在学习他人时具有的“我”意识。“我”是接受主体,他人是我学习的对象,审视的对象,思考的对象,是为“我”的工具,而不是我的学习目的。审视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有独立思考之后的延伸拓展过程,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也是你真正的专业成长过程。

学习,不是把别人的知识当做接受的对象,更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当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回答上面的问题:如何才能树立班主任的独立判断意识呢?

第一,需要贴近孩子思考。站在孩子立场上,用孩子此时此刻的心理去判断,然后思考如何做。

案例一中,如果贴近孩子的心理思考,就会发现时代变了,孩子的生活背景也变了,孩子们没有了衣食之忧,对父母衣食之恩的感念就没那么强烈。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更不能站在过往的台阶上指责当下的孩子。

如果你能贴近孩子思考,为案例一叫好的同时,会理智地告诉自己:今天,我不能用。但是,学习,不是简单的吸收抑或拒绝,而是能够从中提取精华,找到和今天教育的结合点。至少,案例中环环相扣的逻辑方式是值得思考的。对,思考了,你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你可以开这样的班会课了——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毕沅、傅以渐、王云锦、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吴敬梓、蒲松龄。

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A、考中状元——无人知晓;

B、考不上——流传千古;

C、你即使考不上也会流传千古。

而事实还有——

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梁启超对之评价极高,以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傅以渐:学识广博,精通经史,工于诗文,学者称星岩先生。是一位竭诚尽忠的贤臣良相。有史料记载:顺治破格提拔傅以渐为兵部尚书,众皆赞同,一致认为,选择得当,用人适时,宫廷和睦,天下太平。

你发现了什么——

你没听说过人家的名字并不代表人家不厉害,只能说明你现在的思维、格局、学术水平离他们还太远。

俞敏洪说——读书给你带来了三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长远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三个动力。

这个班会课,采取的是案例一的模式,但有了波澜和曲折,又回避了说教,而是让孩子们在不断的体悟变化中,明白读书的意义。

贴近孩子的思考,不是拿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用在今天,而是学习其中的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解,构建自己的教育行为,然后用于今天的教育。

树立独立判断意识第二需要是贴近自我思考。何为人文,何谓人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或许,不需要高大上的阐释,贴近自身思考,用自己的心度别人的心,用自己的需要度别人的需要,或许就是最基本的人文与人性。

倘能如此,对于案例二,您是否会参透其中的虚假?毕竟一个教室里,无论你的理论多么高尚,客观现实是,座位就是有好有坏。先选的肯定选了好位置,而后选的,一定是不好的位置。倘若开始处于不好位置的孩子还能接受,因为老师的高大上理论,会使他不好意思调换。但时间久了,他势必会想换位置,可是,他能找到那个愿意跟他换位置的人吗?倘若是老师您,您会拿自己的好东西,和别人不好的交换吗?别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道德提高到共产主义阶段,肯定是不会有人跟他换座位的。不会,意味着什么?案例可能就是虚构出来的。如果不加判断,您就拿去在自己班上运用,不是注定要失败吗?

想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一小朋友跌倒,大哭。幼儿园老师走过去说:“小宝不哭,小宝是个坚强的孩子”。孩子仍哭。老师换了一种说法:“看,石块把小宝绊倒了,我打它。”孩子仍哭。这时另一个小朋友过来,突然一下子“跌倒”在小宝旁边,两人相视,小宝笑了。于是俩小朋友手拉手去玩耍了。

小宝为什么会笑,您懂吗?我相信您懂的,小孩也是人,也有人性。很多时候,您的内心不平衡就会气愤,而平衡了呢?平衡的方法呢?

不说,都明白。

但,案例二仅仅是给他贴个“虚假”的标签来批判吗?这么多人跟着叫好说明了什么?对,是大家对美好排座方式的向往。这种向往的背后是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达成,就是您应该思考的东西。思考好了,就是您最大的收获,就是您的专业成长。

世界很大,知识很杂,别放在篮子里就当做菜,但愿每一个你我都能具有独立的判断意识,取别人之精华,做最好的自己。


    关注 微语建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