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记忆:横山露水街之早市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当大地刚从晨曦中醒来,朝露还在绿叶上晶莹剔透,还未蒸发的时候,小镇的街道便充满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当大地刚从晨曦中醒来,朝露还在绿叶上晶莹剔透,还未蒸发的时候,小镇的街道便充满了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来赶早市的人们,挎着篮子的,挑着担儿的,推着板车的,骑着自行车的;人声、车声、铃声交织在一起。在金色的晨光照射下,一幅朝气蓬勃的景象便映入眼中。一首《露水街早市》的交响乐回响在小镇的上空。这就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家乡小镇繁荣景象,最深的记忆了。



小镇的繁荣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它地处山、圩、洲区的中心地带,向南是马坝的山区,盛产竹、木、柴、炭。西边和北边是高安、保定大片的沿江洲区,盛产着棉花和各种蔬菜。向东则是通往峨桥、三山、中沟,有着粮仓之称的保大圩,民间的说法叫“保命的大圩”,更是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当山、圩、洲区的农产品在这里集中贸易的时候,一句“买不到的东西到横山去买,卖不掉的东西到横山去卖”说法,便由此流传开来。但是,正是这样一句民间的歌谣,却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期,竟成了投机倒把的罪证。



从东头街口到老桥头,约一华里左右,大部分建筑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窄窄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新鲜的蔬菜瓜果,还有鸡鹅鱼鸭蛋肉虾,应有尽有。最东头地段是交易大米、饲料之类的。在不过桥头的南后街,是专门用来交易山区的竹、木、柴、炭。而跨过桥头就算西街了,这里的摊位相对较少,一般都是交易着生猪仔。



由于桥面很窄,经常发生拥堵。那时我们的中学在西边,以至于我们住在东边的同学无法通过。情急之中只得挨着桥的栏杆外,抓扶前行。尽管很危险,也全然不顾了。桥下的水码头,更是停满了着各种用来货运、客运的大船、小船、机班船。那真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它总让我想起宋时的《清明上河图》也不过如此吧。



市场上的人们,随着露水的蒸发,一般在九、十点钟之间,就已经陆续散去。山区的人卖完柴火,回头买了点菜瓜;圩区的人卖完鱼鸭,顺手再捉头猪仔;洲区的人卖完蔬菜,顺便就买些柴火。人们互通着有无,交换着利益。我想这就是对自由市场经济最朴素的诠释了。人类不管是进入什么样的社会,一些最基本、最常识的经济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它好比一双看不见的无形大手,它不是靠什么优越的制度,想当然的计划管制就能改变的。一切违背自然经济规律的盲动,终将会得到惩罚的。



如今时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里,有大型的超市,不管什么时间都能买到各种反季节,且包装精美的蔬菜。在城乡的农贸市场里,农民进了室内的大棚,有了固定的摊位,卖着摆放有序,品种单一的产品,居民们则在各种所谓规范一条街里机械性前行,买完老鸡,还要奔二楼去买鸡蛋。再也没有那种随机性带来的买菜乐趣了。



城市化的管理,市场的规范,让昔日的露水街早也荡然无存。站在这全民创新的时代风口,我还是仍然保留着一份,对传统的怀念之情,或许,在某些方面它不能让我与时俱进。



(摄影:汤明  摄于现横山农贸市场)




    关注 其实不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