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被你打扰,你发个朋友圈好不好

 

你只能打扰到愿意被你打扰的人。...



文/李晓晴

1
这是一篇和朋友圈分手五天后的检讨文。

晓晴上周发文称在做关于朋友圈的实验。其实就是关闭朋友圈。对,就是这么幼自!

事情的始末是这个样子的。

抱着微信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早晨后,突发奇想要关闭朋友圈,看能坚持多久。做了下考察,发现关闭后仍然可以点进朋友的头像去看他(她)的朋友圈,仍然可以转发文章,还可以在自己的状态下和朋友互动,不过,不能发照片和纯文字了。

也不影响生活,于是,我开始了这个游戏。

关闭后的四个小时内,我打开了”Discover”四次,每次都点到”Scan QR Code”,因为取代了原来”Moments”的位置。看着黑色的屏幕中间转着”Loading...”的字样,我连忙滑回上个界面,心里想着自己改掉习惯也是要过程的嘛。

之后我已经改掉去点击”Discover”的习惯,但跟朋友聊天时,总会去看看他(她)最近有没有发朋友圈。

再之后,心里偶尔会惦记,老栾不是在旅游,她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于是,专门去翻她的朋友圈。又惦记起,二傻这两天有几场面试,最后拿到offer了么?问之前,我先去翻了她的朋友圈。

虽然记着了几件重要的事,可还是担心,要是错过了什么怎么办。好几次犹豫不决,要不要重新开启,但都忍住了。

周五,我参加了一场活动,有很多感慨,想发状态,可是关闭了朋友圈做不到。我一咬牙,又忍住了。

直到次日。

我为了找关于月亮的图片,在微信搜索栏里输入“月亮”,结果发现了一长段文字。这段文字是一个我不算熟、但很喜欢的姑娘写的,是一些最近的生活总结与深夜感慨。读完,我有强烈的共鸣和幸亏没错过的庆幸。

晓晴当即去重启了朋友圈。

然后,发了一张照片,完成了对前日活动分享的心愿,收获了几十个赞。我如释重负地笑了,心情如同跟闹了别扭的恋人和好般愉悦。
2
曾几何时,晓晴也视朋友圈如洪水猛兽,还和朋友约定互相督促,给每周发朋友圈的次数规定一个quota,超出者罚。

以前,每当伤心、难过,或是兴奋、惊喜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发朋友圈,初衷是记录自己,不想丢掉生活的难忘瞬间,但会被善意提醒,这样不高冷,这样不成熟稳重,这样会打扰到别人,于是,便开始刻意抑制发朋友圈的冲动。

可我渐渐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背错了不该背的包袱。

我在浏览朋友圈的时候,有些状态会仔仔细细阅读不愿落掉一个字或一幅图,哪怕po主一天到晚秀恩爱秀美食秀自拍,我都很开心自己能与之分享。

这段时间加我微信的朋友,有几个会特地跟我说一声,我发朋友圈不爱屏蔽人,不会打扰到你吧?我接受你的善意,但我也稍稍心怀叵测地猜忌一下,你是否活得太过小心翼翼?

微信很人性化,给了屏蔽的选项,而且现在十分方便,长按状态便可轻易屏蔽某人。我也相信,大部分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都是用脚投票,不喜欢就拉黑咯。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会叨扰到任何人。

因为你只能打扰到愿意被你打扰的人。

那些没必要维系的关系,任由它去便可。为了迎合那些本就不在乎你的人,而丢弃了让对你好奇的人了解你的机会,不是人生的一桩憾事么?

有多少人喜欢你,就会有多少人讨厌你。而且要知道,讨厌是一个越迎合越悲哀的情绪。因为那个人讨厌的不会是你今天发了一张自拍的行为,而是你比她美的事实。

看了黑镜第三季第一集,黑色幽默又无比心酸。剧中有许多放大现实的部分,但起码说明,迎合是一个无底洞,用剧中的话来总结:Authentic gestures, that’s the key. (真诚才是关键)

3
晓晴有个比较臭屁的洁癖,就是不喜欢设屏蔽或是分组可见,除非极特殊情况。因为对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件事有些天然的抗拒。

在香港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在兰桂坊玩到比较晚,凌晨十二点,我拍了个街边斗舞的小视频发到朋友圈。我朋友见了说,你不屏蔽爸妈老师以及老板的吗?我笑笑说,没必要吧。

因为我已经向爸妈报了平安。老师老板们的话,他们知道学习工作中的我,难道就没有权利了解偶尔浪荡的我了吗?而且我发现,老板特别喜欢在这种浪一点的状态下点赞。

因为我带他们回忆了一遭曾经相似的疯狂啊。

这不就是朋友圈神奇的地方所在吗?我们的交集不仅止步于某次会面、课堂或是办公室,在那些地方,我看到的你可能衣冠楚楚文质彬彬,讨论的可能是人民币的走势与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而生活中的你,那个更可爱的你,我却没法见到。

每次听到一些看似高冷的人的八卦消息的时候,我都会会心一笑。哪有人没有柔软性情的一面?只是看他(她)偶像包袱重不重,愿不愿意展示给你罢了。

那些愿意展示的人,被我们称为有趣的人。因为有趣在于超出了预期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的所有表现都符合社会角色给予的标签,那只能说他四平八稳,却少了些趣味。

可我相信,大部分的趣味都只是被枷锁掩藏。

我曾经在微博粉过一个财经网红,喜欢他不是因为他见解多么独到,而纯粹因为,他发的东西有很多错别字。对你没看错。

因为这至少说明他没有为了迎合粉丝或是大众的期待而去发言,没有瞻前顾后反复修改粉饰,而是有感而发,率性而言。

粉他是因为,想提醒自己,别为了发个朋友圈磨上半个小时。我想做的只是记录那个瞬间的悲喜,能共情的人会点个赞,无感的人会自动忽略,仅此而已。考虑别人越多,越容易丧失本心,最后只会妥协然后乖乖扮演那个社会期望的形象。

突然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贾政,儒家观念太深,父权地位太重,官场作风太浓,导致元宵佳节他想回归儿子和爸爸的角色,反而弄的全家人不自在。若不是顾及大家做派,身边门客簇拥,想扮演一个铁面无私的父亲,贾政也不会下死手去打宝玉板子,差点亲手打死自己的儿子。

角色扮演久了,自己都当真了。
4
关闭朋友圈的日子里,我也许错过了讲座信息,错过了人贩贴,错过了流行段子,但那都不重要,可如果错过了你的那些精彩动人的瞬间,却着实令我遗憾。

你可能是萍水相逢的朋友,可能是多年至交的老友,可能是最近熟络的新欢。

朋友圈很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交集,我视你作朋友,就不会嫌弃麻烦,仅仅是看到你的一条状态,怎么会心烦被打扰了呢。

朋友圈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晓晴在「晓晴话」里呓语,但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喜欢长篇累牍。在朋友圈的一张图、几句话即可留下我们存在过、欢笑过、也哭泣过的证据。

存在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加心理需求。请正视,无需逃避。

点赞之交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我们轻轻路过彼此的生活,留下一个微笑或是拥抱,让彼此知道,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一星为自己点亮的温暖。

但说实话,晓晴不太爱点赞。因为有时候,真心的或祝福的一笑便足矣,点个赞有些累赘。但可耻的是,心里又期冀着别人的点赞。人真是个复杂的物种,我也乐于寻找各种谜底。

我就是爱阴魂不散地发朋友圈,让爱我的关心我的人看到,我过的好不好。

也想大声告诉你,我不怕被你打扰,能透过朋友圈参观你的生活,是我的荣幸。

∣我是晓晴

上财大四保研


    关注 晓晴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