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 “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 ——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11月3日互动专刊(二)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11月...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 “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 
——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11月3日互动专刊(二)
专家课评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窦桂梅、王玲湘教学鲁迅散文观感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在康河里寻梦,寻到了星辉斑斓、柔柳轻拂、青荇招摇、流云漫卷的盎然诗意。

鲁迅,暮年“弯腰”,把手伸向“儿时”,拾取了许多童年花絮,写成十篇回忆散文,结成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展现出当时的世态人情和民俗文化,流露出他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今年,时值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一些地方纷纷开展纪念活动。今天,在鲁迅的家乡浙江,在“千课万人”现场,来自清华大学附小的两位特级教师先后教学鲁迅散文——校长窦桂梅用两课时教学单篇《阿长与》、副校长王玲湘用1课时导读整本书《朝花夕拾》,她们领着学生一同走进鲁迅的童年世界,一同走进鲁迅的字里行间,层层深入地做了一次心灵与文字的漫游,给笔者带来不少启迪,主要有二。

启迪一,让课堂更加简约。

我们在平时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程内容杂、头绪多、时间少,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走进课堂,发现一些教师“把课教肿了”,内容太繁,形式太多,手段太杂,非语文的因素不少,教师教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如何医治这个病症,窦老师和王老师的课就是生动的范例。

纵观课堂,两位名师都能做到删繁就简,致力于“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其目标简明、环节简约、操作简便、语言简练。

两位老师虽然没有给我们提供教学设计,但是从课堂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教学目标并非大而全。

窦老师教学《阿长与》主要聚焦三个目标——

1.读懂内容:梳理事件,分清详略。2.了解写法:欲扬先抑,有繁有简。3.理解情感:读懂怀念,延伸拓展。

王老师教学《朝花夕拾》也是主要聚焦三个目标——

1.整体了解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2.通过阅读片段认识“描画、对比、引用”等写作方法。3.了解散文集各篇目之间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指向内容、写法、情感等方面,这些目标由浅入深,在课堂中得到落实。

课堂环节也不复杂,每个环节任务明确,层次清楚,层层递进。

窦老师的课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读到了什么——写了阿长的什么;二是读懂了什么——怎么写阿长的;三是还要读什么——永远写不完的阿长。

王老师的课看起来只有两大版块:一是赏“花”;二是寻“花”。 赏“花”版块安排了“了解鲁迅”“阅读目录”“阅读片段”等任务。寻“花”主要激发阅读欲望,寻找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这些环节非常清爽,每个环节的问题也很集中,没有繁琐的分析、面面俱到的提问和过度的拓展延伸。

启迪二,让课堂更有张力。

优秀的课堂应该站在生命关怀的高度,立足于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境界应该是目标集中而有弹性,包含激情而有理性,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简而不漏、满而不溢。

只有教师先有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照亮学生的心灵。窦老师和王老师总是充满激情。“激情玫瑰”是广大教师送给窦老师的雅号。“王玲湘老师是又一个窦桂梅”,也获得了大家的赞赏。课堂上,教师一直活跃在学生的身旁,或提问、或点拨,或点头、或鼓掌,或朗读、或评价,都充满激励、沾满关怀、包含期待,洋溢着笑容。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学习”,这是课堂最美的张力。过去,曾经有人说,窦老师素质非常好,就是在课堂上稍显强势了一些。这次的课,窦老师坚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自己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例如,由学生自己征求大家的意见:“同学们,我概括得怎么样?”“给点儿掌声吧!”由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就这样下课,太可惜了。”“我觉得可以提出疑问。”“建议有感情地朗读。”由学生来提问和启发:“我有疑问,为什么写阿长的‘坏’呢?”“为什么只有一处与《山海经》有关?”……王老师也不例外,整堂课都是在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学生演读、学生评价、学生板书中展开的。

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是语文课的独当之任。如何利用鲁迅的文章进行表达训练是教学中一大难题,但这没有难住这两位老师。窦老师和王老师都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总结了写作方法。教学《阿长与》总结了“详略”“简繁”“抑扬”等写作方法。教学《朝花夕拾》总结了“描画”“对比”“引用”等写作方法。两位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学习表达。窦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阿长购买《山海经》的过程,巧妙地将想象、语言、动作融合在一起加以训练。王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百草园”,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也巧妙地学着文本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较好地凸显了文学经典教学中的张力。

总的说来,两位老师设计精巧,不断深入,犹如层层剥笋,将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给学生和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重庆  陆清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王玲湘老师《导读》赏析
恰逢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恰好是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王玲湘老师,为“千课万人”的“发展课堂”献上鲁迅先生的名作《朝花夕拾》的导读课,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立意高远、意味深长之举。

朝花带露夕拾香。鲁迅先生借此追忆往事,叙写人物,排遣纷扰,抒发情感;王玲湘老师引导学生拾“花”、赏“花”、寻“花”,一路“花”香袭人,异彩纷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整本书的导读为什么这么教?下面从这节课的教学立意、教学策略等角度进行赏析。

一、教学立意高远:走近鲁迅,走进经典,走向广阔的阅读天地

教学立意,是教师教学的主观意旨,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基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理解,对教学活动的核心命意、目的。王玲湘老师导学《朝花夕拾》的立意何在?

众所周知,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一代文豪鲁迅为何让学生这么害怕?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与他所处的纷乱的时代紧密相连,理解起来有难度;鲁迅先生写作处于文白过渡时期,其语言难免有点拗口艰涩,阅读起来有障碍。除了这些作品本身的因素,更有复杂的、外在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因素。曾经有很长时间,因为政治的需要,鲁迅先生被推上了“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神坛宝座。神化其实就是妖化,就会引起厌恶,所以改革开放之后,一些人出来丑化、矮化鲁迅,教材也开始去鲁迅化;信息化、娱乐化时代导致的碎片化、肤浅化阅读,也使学生疏离、畏惧鲁迅。

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鲁迅的思想代表了民族思考的高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子孙后代学习语文,如果疏远、绕开甚至排斥代表他们国家、民族文学深度、灵魂刻度的作家、作品,这是非常可惜,也是非常可悲的。我想,王玲湘老师在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浅阅读越来越泛滥的大背景下,来展示这样一节课,在“千课万人”这个全国最有影响的小学语文教学研修平台上鼓与呼,是勇敢的,是睿智的,是及时的,是“铁肩担道义”的行为,显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6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答《新京报》记者问时指出:“新版语文教材,主治读书少”。教材有意减少入选课文的篇数,注重语文课向课外阅读的延伸,注重构建“教读”、“自读”加上“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王玲湘老师导读《朝花夕拾》,是为了让课程标准“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落地生根,是为了让新教材要求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延伸、结合找到抓手,为了让学生走近大师、亲近经典,为了在经典的世界开一扇窗、经典的百花园里摘取一朵,借此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更美好的阅读人生。

从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王老师教学的立意是非常高远的,从语文教学立人的高度出发,寻找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的共通点,寻找语文教学与儿童生活的相交点,寻找语文教学与儿童言语、精神、生命成长需要的契合点,从单篇走向整本,从教材走向自主开发的课程,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小小的教室走向大大的世界,走近鲁迅,走进经典,走进文学、文化之林,走进语言与思想的高峰。这样的教学立意,显示了王老师语文教学的思想深度和视野宽度,显示出王老师整本书导读的品位和质地。

二、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兴趣,提示方法,导入精彩的阅读世界

王老师这节课不只有“为何要读”、“读什么”的昭示,还有“怎么读”的策略揭示,创造了一种新的课型。前面说过,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今天的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已有不小的隔阂,内容难理解、语言有障碍,整本书的阅读难度更大。王老师意识到经典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此,她有意铺路架桥,激趣、引路、提升,设法跨越障碍,着意引人入胜,让学生想读、能读、会读鲁迅的作品,让学生走进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的世界。

一是精心选择。整本书篇幅长,内容多,内涵深,从何处入手导读,很有讲究。著名画家、文化学者陈丹青评价鲁迅是“百年来第一个好玩的人”。而童心是相通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针对《朝花夕拾》的内容特点,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王老师匠心独具,精心选择,把鲁迅从“神”的位置请下来,还原到“人”的身份,并且先隐去《朝花夕拾》人到中年“夕拾”的沉重、深刻,隐去鲁迅作为大师严肃、深邃的一面,而着眼“朝花”的有趣、轻松,着眼童年鲁迅的好玩、活泼,从写游戏、玩耍、背书等内容的篇章和片断如《五猖会》、《狗·猫·鼠》切入,让书里的世界与学生当下的生活接轨,引起情感的共鸣,引发阅读的渴望,由此顺利进入鲁迅笔下的世界。

二是聚焦探秘。作为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有其特殊之处,它是“集”,是“篇”的集成。既然“朝花”共有10朵,每一朵都各自独立,在第一板块拾“花”、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王老师便聚焦学生最喜欢、也是最生动有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入第二板块赏“花”,引导学生重点感受、品鉴。她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童年的鲁迅,感同身受,切己体察,把自己放到书中,“慢慢走,欣赏啊”。通过游戏抢答、配乐朗读、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通过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对夏天的百草园中19种动植物的细致入微的感悟,通过对本来不好玩的三味书屋的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等偷着玩细节的品味,通过对美女蛇故事的聆听、猜想,学生不但感受到童年鲁迅的好玩、机智,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有趣、神秘,也从内容层面潜游到语言层面,感受到文本描画、对比、引用等丰富表达方式的精彩,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进而生发出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所以,王老师从众多的“花”中拈出“一朵”细细把玩,除了激趣,还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引路、提升,即通过驻足细赏,举一反三,用教读、精读让学生学会自读,体现了教读对自读、课外阅读的示范。

三是寻找联系。局部的聚焦探秘,用意还在整体,在于整本书的阅读欲望的激发和阅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赏“点”之后,王老师又引导学生回到“面”,找寻整本书内在的联系。比如,阿长这个人在《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等篇目中都有出现,起着草蛇灰线式的照应、连接作用;《范爱农》、《藤野先生》,都运用了描画的手法;而表现童年的篇目,有的着重叙事,有的着意写人,有的着眼绘景。如此,学生读整本书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散篇组成的《朝花夕拾》也有了内在的关联。这样设计,也体现了教读与自读、课外阅读的有机、有效对接。由于执教时间的限制,今天王老师上课删掉了一些环节,所以观课的老师印象更深的可能是“聚焦探秘”环节,相对忽视王老师在“面”上的努力,觉得整本书的导读跟精读教学差别不是很大,这是一种误解,需要特别指出。

四是教给方法。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切己体察法、虚心涵泳法、前后联系法等读书方略的渗透,王玲湘老师针对文本的体裁特点,着重运用题目、目录、篇目与鲁迅简历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坐标图示加资料袋的方法,把篇目进行了分类,将文章与人生勾连,导读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这就很自然、巧妙地将古人非常看重的“知人论世”的阅读方略教给了学生。

五是指引发展。在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怎样整合教材、创生课程?怎样鼓励、引导学生综合发展、不断发展、个性发展?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已经用1+X课程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王玲湘老师的导读课就是清华附小的学校个性化课程、年段个性化课程、学生个性化课程的样例。她不只是为语文老师从教教材到教经典,从教读到指导自读、课外阅读,从利用课程资源到开发课程资源指示了方向和路径,更为学生专题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指示了方向和路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指示了方向和路径。她着意的不只是学生当下的亲近鲁迅、亲近经典的趣味性阅读,更有未来的发展性、专业性阅读,着意的不只是学生的“读进去”,更有“读出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童年和鲁迅相遇、和经典相遇,在人生路上一次又一次地和鲁迅相遇、和经典相遇,不断地感受、感悟,收获自己的“朝花夕拾”,成为有思想的立言者。

(江苏  胡海舟)
 
听王红老师执教《六个矮儿子》有感


依据学段的不同要求,遵照文体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已成共识。王红老师执教的《六个矮儿子》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沈百英写的一篇童话。王老师教学这篇课文采用的教学策略,既遵照了童话的文体特征,又充分地体现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个人觉得,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中年级童话教学范例。

一、整体把握

童话的结构完整而规律,情节离奇而曲折。整体把握,有利于了解发展线索,有利于概括主要内容,有利于把握思想内涵,有利于领悟叙事技巧。对于第二学段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六个矮儿子》主要讲的是老爷爷和老奶奶一家的六个矮儿子,不依赖父母,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分别捉螃蟹、养蜜蜂、养猪养羊、养鸡养鸭、养蘑菇、养鱼,虽然辛苦,但是劳动使他们获得了快乐,过上了好日子。

如何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大意呢?王老师让孩子利用“预习单”这个支架,课前自学,课中汇报。交流:从题目看,演课本剧至少需要几个演员?通过预习,你知道六个儿子是靠什么生活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能初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于三年级上期的童话教学来说,这样的教学把握是非常恰当的。

二、引发想象

“幻想性”“虚拟性”是童话的核心特征。在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想象,想像把学生带进童话的意境,童话的神奇意境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六个矮儿子》是一个饶有风趣的童话故事。老爷爷、老奶奶问六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时,他们分别回答靠“八只脚、六只脚、四条腿、两只脚、一只脚、没有脚”的东西生活,作者并没有写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而是在故事结尾让小朋友猜一猜六个矮儿子都是靠什么生活的。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巨大空间,为教师教学这篇童话提供了宝贵课程资源。

王老师巧妙利用“这一篇”的文本秘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六个矮儿子分别靠什么生活,并发现矮儿子表达方式基本相似,即说清楚了某个东西的“样子”“地点”和“动作”,然后利用这个发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写缺少的内容,添加动作神态,并练习背诵。

虽然选读文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放手,但适当的点拨还是要的。比如启发学生理解,教师扶着学生学习了第一个矮儿子的语言,发现表达的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学;再比如启发学生创编,教师运用剧本《七个小矮人》片段引路,补写第三个矮儿子的语言等等。这样的点拨,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自由想象。

王老师聚焦想象,将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非常智慧。学生在想象中初步感受优美的语言,感受生动的形象,感受不依赖父母,自强自立,靠勤劳智慧谋求幸福的精神。

三、多样训练

儿童审美经验不足,对童话的内涵难以把握。教学中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唤起他们的审美体验,第二学段的童话教学最合适的方式可以是复述、表演、续编、配画等。

王老师采用的方式是表演课本剧,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一开课,老师就说:“这节课要表演课本剧,我不仅仅是老师,还有一个身份是导演。”接着王老师通过几个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表演准备。

第一个活动,通过明确主要演员,初步把握故事情节。第二个活动,通过招募演员,背诵台词大比拼,理解六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创编台词大比拼,补充第三个矮儿子的语言。第三个活动,模拟拍摄故事第三幕,表演大家问第三个矮儿子的情境。

可贵的是,王老师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对故事发生兴趣,促进学生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课堂上,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在兴趣盎然的表演活动中,孩子们走进了故事情境,获得了情感体验,进而感受到“人矮志高”的童话主题。

童话怎么教?王红老师的课给我们很多启发,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童话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重庆  王小毅)


    关注 千课万人语文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