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 “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 ——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11月3日互动专刊(三)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11月...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 “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
——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11月3日互动专刊(三)
专家课评
 
纯粹的语文课
——薛法根老师执教《诚实与信任》赏析
人如其名,名如其课。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深谙语文教学之法,坚守语文教学之根,开展板块教学探索,教学目标精简,不枝不蔓,语文课上得真实而从容、平和而自然、灵动而大气,非常简单,又有深度,相当有用,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纯粹的语文课。

一、简单的语文课。语文本身是复杂的,有字词句篇,有语修逻文,有听说读写,有知能情法,但语文课的教学却可以是简单的。如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板块教学,即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于知识的内化,利于能力的形成,课堂结构也非常清晰。薛老师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板块:字词学习、字条解读和对话学习,每个板块的教学任务各不相同,但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线索分明,方便操作。如在字词学习板块中,薛老师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认读几组词语。“驱车、碰碎、责任、毕竟”,“故障——事故——故事”,“歉意——谢意——悔意”等几组词语的选择非常巧妙,它们均来自课文,又与下文的学习有一定的联系,老师巧妙地指导学生理解词意,如区别“驱车”与“开车”的使用范围,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头语;表示道歉叫“歉意”,表示感谢叫“谢意”,表示后悔叫“悔意”;把自己的车撞坏了叫“故障”,把别人的车撞坏了叫“事故”,因为撞车而留下地址形成友谊叫“故事”。这些处理举重若轻,别具匠心,足见老师的功力。

二是在语言环境中解读“责任”与“毕竟”二词的含义。把词语带入文中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非常巧妙,理解词语后再造句运用,以检验理解程度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师:“这辆车的车身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责任在谁?”

生:“他。”

师:“这辆车的车身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是停着的。责任在谁?”

生:“可能是他,也可能是我。”

师:“这辆车的车身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在谁?”

生:“我。”

学生理解“责任”后,再用“毕竟”说一句话,学生便自然地理解了其中蕴含的原谅之意。

词语的积累,包括词串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之丰富可以想见。

二、深度的语文课。在追求简单的同时,语文课也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能通过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字条解读板块中,薛老师设计了二个环节,将语文学习、思维训练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便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想像情境,还原内容。在引导学生归纳出1——3节的意思后,薛老师巧妙地让学生通过写留言条还原当时的情境,这既是对写作应用文体的练习,又有对生活场景的推想与设定,还是对特定情境中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训练,要求合情合理,充满诚意,应该说,这是有一定深度的。

2、大胆假设,培育诚信。在学生念出留言条上的内容后,老师提问学生:“你看到留言条后会怎么想?”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生说出了不少好的想法。这是语文学习的延伸,是对人格品质的内化,是指导学生对待现实生活的正确态度,是培育正能量,它让诚实与信任不再是一句空话,此举之意义尤其深远。

三、有用的语文。在对话学习板块中,薛老师坚持一课一得,通过对话,训练阅读、训练听说,训练思维,可以说,教学内容选得精准,学生读得好,说得妙,思考得也很充分,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所学相当有用。

1、精准地阅读。读有多种方式,各有不同目的。薛老师通过师生扮演不同角色和个人试读相结合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要求分别读出“我”的歉意和“他”的谢意,提示学生在语言形式上采用词语反复使用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出热情,读出温度,学生经历了读得不太好、读得比较好、读得非常好的过程,训练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过程清晰。

2、简洁地转述。四年级学生,要训练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点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练习用一段话转述对话中的事件,要求提炼要点,概括介绍,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3、具体地比较。第一处是在通电话时,为什么要用对话形式,而不用转述方式?告诉学生对话便于表达诚意,体现真实而完整的情境。第二处是在课文结束时,薛老师让学生重新拟定课题,以检验学习效果,这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的学生认为课题可换成《比金钱更重要的》,因为想像空间大,更有悬念;也有的学生认为,原来的标题好,因为主题更明确。这样,语文学习变得厚实起来,变得更有品质了。

(湖北  夏循藻)
精致利用课文 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
——观薛法根老师《诚实与信任》有感


每次来到“千课万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对薛法根老师充满期待。每次薛老师上完课,我们都大呼过瘾。每每课后,薛老师与一众心有灵犀的小语人交流刚刚结束的教学中得与失的那个场面,都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

今天,薛法根老师执教《诚实与信任》,许多学理深厚的亮点蕴藏其间,羞于自己学识的浅陋无法一一道来。综观教学全程,薛老师眼中有儿童,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技术,精致利用课文,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构建词语模块,夯实基础。

薛老师曾经说过,他的学生一般很少在基础知识上丢分的。 当一个结果成为必然的时候,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

薛老师对语言材料有敏锐的洞察力,薛式词语教学非常有特色。他通过研读教材,构建有词语教学模块,不同模块施以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例如:

第一组,“诚实-信任”。首先,问学生“什么样的行为叫‘诚实’”,用具象化的方式去理解抽象的词语,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再运用反义词的关系快速理解“信任”的意思。

第二组:“驱车-驾车”。在言语实践中明析同义词的不同用法,“驾车”为口语,“驱车”为书面语;

第三组:“故障-事故-故事”。先在语境中辨析“故障-事故”这一组近义词意思;再通过语境明确“事故”与“故事”的异同(原来,构成词语的两个字完全相同,前后位置一变,意思也跟着改变)。

第四组:“毕竟”是文中一个非常微妙的词汇,关乎语境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定位。薛老师先引导孩子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再让孩子们在言语实践中尝试运用,老师也在课堂评价中适时运用。就像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一样,孩子们一步一步清楚了“毕竟”一词蕴含着让步中的宽容。如此高难度的词语教学,被薛老师像打太极一样化解了。真是太妙了!

第五组:“歉意-谢意-悔意-善意-爱意”。通过提炼出“X意”的词语结构,学习“歉意”这一个词语,也就活学并积累了一串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个模块的词语教学,薛老师都是以思维发展为先导进行的,学生积累的词语理解方法与言语实践经验是丰富的,都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

二、巧用课文段落,练习概括。

概括是一种能力。它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于一体,是读懂一篇课文的主要标志之一,培养的是捕捉关键信息把厚书读薄的能力。“课标”在第二学段的年段目标里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知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什么段意合并法、抓关键词法、抓主要事件归纳法、提问法、题目拓展法……不同的文章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概括,相同的文章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概括,要根据文章的表达特点进行选择。

在《诚实与信任》中,薛老师先让孩子们把三个自然段各读成三句话,再把三句课整合成一小段话概括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年段把握适切,支架搭建有效,面向全面体学生,练习过程充分,目标达成度非常高。

三、依托交际语境,练习表达。

薛老师还利用教材进行了表达训练。既训练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力,又训练了口头语言的表现力。

写留言条是一项依托教材中的交际语境进行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此项训练中,薛老师先运用真实的交际语境,引入了明确的读者对象,唤醒学生的表达冲动,教授留言条这种实用文体的格式,全面调动学生已有表达储备尝试写作;再在珍视学生表达冲动和尊重学生原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与评价,进一步强化了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并在表达目的与语言得体上有引领。

师生打电话板块,对话内容是现成的,主要进行的是口语交际中的语感训练。我们知道,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直觉能力。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在语言审美中,语感处于基础地位,美的形象性与语感的直觉特征是统一的。语感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审美水平的高低,甚而,语感从实质上左右了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在一线教学的语感训练中,教师在感情朗读上着力较多,关乎日常生活中口头语言的得体运用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考量。纵观薛法根老师以往的课例,能够明显感受到他在语感训练方面是有特别关照的。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绝非是一句虚言。大赞薛法根老师!

(重庆  瞿  涛)
 
 
课堂回归“顺文而学”的自然状态
——评薛法根的《诚实与信任》


“好的语文课,上着上着,教师不见了;差的语文课,上着上着,学生不见了。”这是薛法根老师的慧语。薛老师的课堂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因学设教,顺文而学,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上。薛老师模范地践行了他的好课观。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诚实与信任》一课的教学,薛老师实实在在地开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了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

词语教学中淡化“教”的痕迹。

薛老师安排的第一个板块就是认读词语,黑板上有“驱车,破碎,故障,毕竟,责任,歉意”等词语。老师问:“会读吗?”学生回答:“会读。”老师再问会理解吗?学生也是给出肯定的回答。这是我们课堂上司空见惯的一个镜头,学生说懂了,其实并不然,只要稍一检查,学生就会“露馅”。薛老师的词语教学堪称经典。老师与学生聊词语,看似漫不经心地聊天,却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掌握了词语的秘密。学生知道“驱车”就是“开车”的意思,但“驱车”是书面语,“开车”是口头语;“故障”“事故”“故事”词语颠倒,词意就相差十万八千里;在三个句子的比较中,学生发现词语“毕竟”内涵深远;“歉意”“爱意”“谢意”“悔意”,用词串归类识记这些带“意”的词语大有深意。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的词语教学,在薛老师的“聊”课中却是如此妙趣横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自如地活学活用。

读写结合中回归语言文字运用的天然。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写是最重要的语文运用。通过写,消化和提升阅读成果,也通过写,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薛老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写留言条这个板块。从一个角度强化了读写一体的推进,一方面通过写留言条使学生更深地理解、感受“诚实与信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留言条的写法。如此一举两得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老师的随机点评,又无缝地链接了读与写、学与导,有机推进。一张留言条,承载的内容如此丰富,足见薛老师现场生成的教学艺术,确实高人一头。

课题比较中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里,薛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教学的最后,老师让学生猜课文原来的题目可能是什么。学生一下子猜出是“比金钱更重要”。老师就让学生比较这两个课题哪个更好。很多时候,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旗帜。“比金钱更重要”和“诚实与信任”都来源于小红车车主电话中的那段话,也都是文章的中心之所在。当然,对同一作品,每个人会各有所思、各有所好,会有不同的思考,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针对这两个课题,学生各自说理由,都有各自的道理,有的说“比金钱更重要”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有的说“诚实与信任”更贴近课文。薛老师没有给予答案,也没有急切地进行评价。像中国画一样,做了“留白”处理,答案就由学生自己决定,课上完了,但没有被画上句号,思考在继续,给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时代精神,课文不应是学习、思考的终点,而是新的学习、思考的起点。这是这堂课给我们的一个珍贵的启示。

薛老师的课堂扎实、朴实、真实,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律动,生态和谐的愉悦。

我们知道一节行云流水的课不一定就是好课,《诚实与信任》这节课的推进并不太流畅,这有学生原有基础的因素,也有课堂教学的原因。这篇课文并不复杂,但由于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不够,以致交流起来磕磕碰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可能比孤立地分析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挥读书的全方位效应,通过课文语言的示范,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是解决根本问题的良策。

(浙江  沈小玲)


    关注 千课万人语文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