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1700万,跟这些翻译纰漏没有关系!

 

翻译纰漏不容接受!...



8月29日,清华大学王奇教师被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分子骗取卖房的1760万元。骗钱事件持续发酵,网友扒出她在2008 年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将Chiang Kai- shek (蒋介石)译为“常凯申”;将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翻译成费尔班德;将民国时期外交关系学者夏晋麟(Hsia Ching-lin)翻译成林海青;将台湾大学原外文系主任、知名文学家夏济安(T.A.Hsia)翻译成赫萨等等。

一石激起千层浪,骗钱事件进一步引发了网友关于翻译纰缪的质疑和吐槽以及对学术风气的关注与思考。

为此,上周锋标君就网友对翻译纰漏问题的看法发起了一个小调查,本周,锋标君携调查结果归来。急于知道结果的小伙伴,往下拉呀!
整体预览
此次参与关于“翻译纰漏问题”的调查人员中,女性占61%,男性占38%,年龄、学历、专业分布如下:
专业


调查对象以人文类高学历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在年龄分布里,20-40岁的人占73%;在学历分布里,大学及以上学历占98%;在专业分布里,人文类占80%。
翻译纰漏不容接受
 您能接受翻译纰漏吗?



调查显示,90%的网友不能接受翻译纰漏,而少数人表示可以接受。绝大多数人认为常识性错误对于高级学者来说是不应该出现的,少数能容忍的人认为“无错不文章”,翻译错误在所难免。



对于翻译纰漏,8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给予批评,学者应该严谨对待学术,只有极少数人持宽容态度,认为这是人都会犯的错误,还有人不觉得有多大错。
被骗与学术纰漏不能挂钩
 很多人认为“有了‘常凯申’的错误翻译,教师被骗也不足为奇”,您认可吗?


结果显示,82%的网友认为被骗与其翻译纰漏之间没有联系,不能将被骗事件与其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挂钩。
翻译纰漏与学术问题
对于出现翻译纰漏的问题,网友认为学术功底不扎实、学术水平有所欠缺、学术态度不端正、学术素养不高等都是其原因,其中,学术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原因。

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不能接受这些学术研究中的翻译纰漏,高级学者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认为对这些问题要给予批评,学者应该严谨对待学术。一系列“门修斯”典型案例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有待提高和进一步端正。虽然被骗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出现过学术瑕疵,但多数网友认为不能将被骗事件与其学术问题挂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图片来源:投票统计、360图片


猜你喜欢



  • 你,敢文身吗?
  • “盐颜”来袭,开启审美新世界大门
  • “美国式过马路”是褒义?你们都错了!
  • 在吗?这到底是不是套路
  • 冰淇淋和雪糕才不是一回事儿呢!
  • 左手“快乐”,右手“安康”,一个都不丢
  • 原来这么多人都不会写论文,这我就放心了
  • 谁更“拒绝繁殖恋”?“时保联”是暴政还是情话?
  • emoji表情理解差异调查反馈
  • “个斑马”是不是骂人的话?调查显示…
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授权、投稿及相关事宜请联系whufxf@163.com。
微信号:whufxf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本期撰稿人:程谢飞  唐雨


    关注 锋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