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从小学就叫它「耳刀旁」,结果它和耳朵一点关系都没

 

『陈』(陳)的部首是什么?谢谢题主邀请。怎么说呢,题主你提的问题,实在是太……可爱了。你们小学语文老...





『陈』(陳)的部首是什么?

谢谢题主邀请。

怎么说呢,题主你提的问题,实在是太……可爱了。

你们小学语文老师说「陈」左边的「左耳刀」,只是在汉字教学中便于称呼,但其实是错误的说法。

「陈」左边的部件是「阜」字,和「耳朵」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阝」这个部首有两个不相干的来源。

当「阝」在左边的时候,它是「阜」字变来的;当「阝」在右边的时候,它是「邑」变来的。

在秦代文字中,「阜」和「邑」作偏旁的区分都是很明显的。

我们以《岳麓秦简》的「陽」、「邦」二字举例:



但是到了西汉中期以後,「阜」和「邑」作偏旁时就逐渐混同了以至于同形了。

我们以《北大汉简》的「鄰」、「鄙」、「陽」、「陰」举例:



「阜」字本像山坡上的阶梯之形。凡是带「阜」的字,都和山丘有关系,比如陵、陆、阻、障、陡、队(「坠」本字)、隙、隘、隧、阴、阳、陟、降等等。

「邑」字由「囗」(城墙)和「卩」(跪坐的人形)构成,指人类聚居地。凡是带「邑」的字,都和城镇、都邑有关系,比如邯、郸、郑、邵、酆、邹、祁、邙、郴、邳、邛、邬、邠、邡、邺、邶、鄘、邢、郕等等。(主要是地名,特别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

虽然「阜」和「邑」作偏旁在汉代就已经混淆了,但是字典中依然顽固的保留了两者的区分。《康熙字典》214 部首就有「阜部」和「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也区分「左阝」和「右阝」(其实就是继承自「阜部」和「邑部」):



另外这个「陈」字,古代与「阵」相通,表示阵地。《老子》:「雖有甲兵,无所陳之。」《孫子兵法·軍爭》:「勿擊堂堂之陳。」

「陈」(阵)取「阜」为义符,表示兵阵的排列与山丘的地势有关。

最後,千万不要相信你们小学语文老师对部件的俗称,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错的。

双人旁「彳」,其实应该叫「彳(chì)字旁」或者「半行旁」。(「彳」和道路有关,和「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反文旁「攵」,其实应该叫「攴(pū)字旁」。(「攴」表示手持棍状物,和「文」一点关系都没有)

两点水「冫」,其实应该叫「两点冰」。(「冫」即「仌」(「冰」初文)的偏旁写法,和「水」一点关系都没有)

四点水「灬」,其实应该叫「四点火」。(「灬」即「火」在汉字下方的写法,和「水」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里附带提一句,朱元璋的子孙都按照五行来取名,明武宗「朱厚照」的「照」,就是从「火」的。)

王字旁「⺩」,其实应该叫「斜玉旁」或者「玉字旁」。(详细考证见:为什么「圡」(土)字会有一点? - 趙瑾昀的回答)

反犬旁「犭」,其实应该叫「正犬旁」。(人家并不「反」,详细考证见:「類」简化后为什么要把形旁「犬」的一点去掉? - 趙瑾昀的回答)

其实我一直觉得现在中小学的汉字教学有问题。每个字都是各自教一遍然後死记,没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小学生们感觉汉字难学。

就像本答案的「阝」。虽然告诉小朋友这个「阝」来自在左边是「阜」,在右边是「邑」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这是值得的。

因为「阝」的组字能力特别强,疏通了「阜」和「邑」的来源之後,记住带「阝」的汉字的字义与其字形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容易了。

我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宝宝,当初也对「阝」为什么是耳朵感到很好奇,总想着姓「陈」的是不是耳朵比较特别。後来自己翻看家里的《康熙字典》并且请教族中长辈才算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当时小学老师也不是很懂)。

数理化等学科,教育的侧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知道了加法的规则,就可以做出所有的加法运算,而不是今天学个 1+1=2,明天再学一个 1+2=3。

请大家做个思考:

是默写无规律的圆周率比较方便,还是默写有规律可推导的斐波那契数列比较方便?限定两者都各默写 500 位左右。(虽然我以前都干过……)

答案自然是不辩自明的。数学教你加法,可以让你随时推导出有规律的斐波那契数列,但是没法让你背记住同样信息量的圆周率。

我觉得中小学汉字教育,应该向数理化教育学习。能够自己总结每个常见部首在组字时的作用,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这是最好的。其实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提高了思维活跃度。

(比如像我一样,在这个问题中,为「女」部首归纳四类作用:对部分汉字构形加以修改有多大可行性?)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汉字构形学讲座》在「第十讲 汉字构形规律与汉字教育」中谈到比较科学的汉字教学方法。(我看的是台版,大陆版的编排顺序不太一样,此处我以台版为准)

各位操心小孩子汉字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来源:知乎


    关注 梁山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