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奖励危害竟然如此之大!怎么激励孩子最有效?

 

《吵架后,冷战就是作死》积木育儿专家李思更多精彩节目点击上方“积木育儿”一键关注夫妻吵架很常见。吵架不可...



《比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方式是什么?》积木育儿专家 杨谨
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上方“积木育儿”一键关注



美国著名教育家说:“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随着大多数父母对于教育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少有父母用打骂或惩罚来教育孩子了,更多的父母意识到了用奖励来激励孩子好行为的重要。毕竟,都是亲爸亲妈,如果能有更温和更有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谁也不愿意天天冷面以对或棍棒相加。

但是,在父母奖励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往往父母认为孩子表现好,奖励零食、奖励玩具、甚至是直接奖励金钱,是个又省事,见效又快的好方法。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欲望之心也越来越大,玩具要的一个比一个贵,奖励金也越来越高,这让父母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物质,是最差的激励
▌为什么不提倡物质奖励

用物质来激励孩子,这让我想起曾经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接触到的一个词“代币制”。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曾几何时,这种用来治疗病人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用到了对孩子的教养中来。

行为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见效快,这让父母们觉得“这真是个有用的好办法”。但行为疗法也有一个极大的隐患,就是另一种不好的行为有可能应运而生。

把它带到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激励上来看就是,父母想要孩子建立和保持的行为,的的确确被孩子表现的很好,但是另一方面,孩子很容易把“做好”和“获得奖励(物质)”联系在一起,给才做,不给就不会做。并且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物质奖励,才能更好的稳固下孩子的好行为。

比如许多父母可能听过这样一种奖励方式:家长把各项家务活都标定一个价格,比如擦地板10元/次,擦桌子2元/次,洗碗5元/次等,然后以此鼓励孩子做家务。

看上去这种明码标价的物质奖励似乎可以提高孩子干家务的积极性,并且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非常愿意干家务。那么试想,谁能用一辈子的金钱来激励孩子做家务呢?如果撤销了这样的激励,孩子又会怎样?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奖励绝对不是物质。孩子的世界单纯又简单,初始以来,孩子们需要的绝不是父母的钱或父母给买的玩具零食,而是父母发自内心的接纳、认可和赞赏。

▌精神激励远比物质激励的效果更好、更持久

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找到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为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奖励”。另一组告诉他们“非常期待经常看到你们的作品”。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画,前一组的孩子得到了奖品,后一组的孩子得到了赞赏。

三个星期以后前一组的孩子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了,后一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兴致不减。这个实验曾反复进行多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两种方式对于孩子好行为的激励效果。实验中,尚且是实验员在给孩子精神上的激励。如果换做是父母,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自出生以来,最渴望获得的便是父母的关注、接纳和认可。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提起温尼科特的那句话:“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可以说,孩子后天所有品质的建立都离不开父母。

比如从最初的安全感建立,到后来的自信、自尊、自我价值感的建立,都是在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下被滋养获得的。表象的行为习惯更是不例外。

习惯于用物质去激励孩子的父母往往是懒惰的,懒得去用心滋养孩子;或者是缺爱的,自身贫瘠的爱哪里还够去滋养孩子。

不管怎样,我们现在就该逐渐改变用物质去激励孩子的方式,懒惰的父母需要在育儿中更加用心,缺爱的父母也可以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新去体会爱与被爱。



父母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和激励
▌好的精神激励是有技巧的

如果你认为给予孩子的精神奖励,就是简单的几句夸奖,那就错了。夸奖需要技巧,说错了会适得其反。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解释说:“夸奖孩子的努力,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所以,作为父母,在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激励时,要肯定和认同孩子的付出和努力。而不是简单的对孩子说“你真棒、你好厉害、你很聪明”等类似这些话。

比如,孩子会自己系鞋带了,我们不可以说:“哇,你真聪明,系鞋带的本领一学就会”,我们可以说:“你通过努力学会了系鞋带,我真为你开心”。

话语中对于孩子不同方面的肯定,你体会到了吗?这样的精神激励才会让孩子把好的行为习惯或品质内化。



与其给孩子钱,不如给孩子爱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个小男孩,他在读的学校有一位女老师,长得很漂亮,无论她走到哪里,那里的人都会为她眼睛一亮。因此,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

这位女老师非常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并且很守纪律。在罗斯班级的毕业典礼那天,女老师安排罗斯在典礼上致辞,并亲吻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

为了得到女老师一个吻的奖励,小男孩开始发奋学习,没过多久,他的成绩就提高了很多,而且几乎全校都知道了这个很出色的男孩。随之,他的愿望也实现了——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老师一个吻的奖励。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第33任美国总统亨利•杜鲁门。

说到底,孩子都是需要被爱滋养长大的,父母的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激励,没有之一。

更多育儿视频,请看:

《怎么化解和老人的育儿冲突》

《小象你能行》
小象的身材庞大,力气也大,因此有很多困扰。她很想帮助小朋友,却总是帮倒忙,她越来越不喜欢自己。最终在壮壮和朋友们的提示下,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帮助了小朋友。


评论互动有惊喜哦!

1. 在文末评论处参与每日互动话题讨论,最精彩的评论可获赠精美图书一本。

2. 每日最精彩的评论将收入每周一的《精选评论》栏目中。

3. 入选《精选评论》栏目后即有资格申请进入积木育儿VIP用户群,可与主创零距离沟通交流或答疑,群里不定期提供微课读书会的直播、转播,甚至可以成为内容的创造者!

4.领奖(备注“评论有奖”)、加VIP群(备注“VIP”),请联系积木育儿客服微信号:jgyekf1。

周末的精彩评论获奖的用户是:
(11日),
是我呀
(12日),
阿静 
(13日)
       今日互动话题

INTERACTIVE TOPIC







你经常用什么方式来激励孩子呢?效果如何?



    关注 积木育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