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漫漫经典路,点点人文情——关于经典诵读的行与思

 

今天的所做的“无用”之事,其实是为了以后成长的“有用”与大用。...



这些年,程茂华老师在她所任教的班级一直开设《论语》选修课。适逢今年我的孩子陈约冕成为她的学生,因而有幸能上讲台和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茂华老师对我说,她十分高兴看到约冕能够诵读《论语》且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独特见解。她还对他的所谓“国学功底”大大地赞扬了一番,并约我写一点文字,谈谈作为家长是如何带着约冕一起阅读国学经典的。

对茂华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作为茂华老师曾经的同事、现在的同学(我们是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名教师培训班的同学),同时又是一名学生家长,我是无法推辞也不应该推辞的。

但茂华老师给我的这个题目太大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说,况且又是让老子“显摆”儿子的事,难免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很难做到比较客观或者说是比较中肯,如《大学》所言:“人莫知其苗之硕,莫知其子之恶”。要谈谈这几年约冕如何在我们家长和老师的指引下诵读国学经典,确实不太好说。如真的要说,那就撷取我们家庭读书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几个镜头,来回顾一下约冕的经典诵读之旅吧。

《文言文365》——经典诵读的起步书

老实说,我是有点叛逆精神的家长,我是长期不满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肤浅与单薄。小学生在漫长的一个学期来来去去才学习语文课本里寥寥的一二十篇干瘪无物的老面孔文章,岂不是在浪费了孩子的青春与生命!虽然约冕就读的那所小学也算是一所名校了,学校也有开展过课外阅读活动,学校甚至还专设了每周四晚的“无书面家庭作业”的阅读时间,意在让孩子多和家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但是,我还是为孩子的阅读量太少,知识面狭窄,尤其是经典阅读严重不足而感到忧心。虽然学校重视和强调阅读,但孩子们读来读去也还不就是《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森林报》之类的“小儿科”,约冕对此却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有感于此,更有感于我自己长年的读书教书经历与体会,我深刻地认识到,抓孩子的阅读就要从小抓读经典,读中国的文化与文学经典,尤其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原典,特别要从小接触和诵读《论语》《大学》等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必读书。如果孩子未能在幼年和少年时期积累一定的文化经典的底子,必然会在语文学习上缺“钙”。一联想到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我自身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我就越发感到一个人在小学时期诵读文言文化经典是何等的重要!

于是在约冕读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不久(大概是2011年2月),我就决心尝试带着他一起开始了一场国学经典阅读之旅。由于刚开始缺乏经验,也缺乏胆量,我先让约冕每晚做完学校的功课后(大约9:00),用20分钟的时间阅读一则文言文小故事。我们最初买来的是《文言小故事365》(杨振中 编写,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365个小故事都很精彩,有讲刻苦学习与自身修养的,有说孝顺父母与爱护弟妹的,有谈珍惜友谊及从政治国的……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每则仅仅二三百字),文字精美,语言生动,朗朗上口。我和约冕约定每天背诵一则。大致做法是,我们先一起大声朗读故事全文,带朗读两三遍后,由约冕结合注解粗略了解文意,继而再朗读两三次。原以为约冕首次接触文言文,无论是朗读还是理解,都会有较大的困难,故原先设想全文需反复熟练阅读20遍以上才能背诵,没想到他的记忆力远超出我的想象,只需读10次左右即可基本背诵。可见,古人所说的,孩童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此言不虚。于是,每晚9:00左右,我们家便开启了“共读文言故事”的家庭夜读模式,每晚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或躺在在卧室的大床上翻开书本,用手指一起一字一句地大声点读——“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再适。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我们每晚都复习前一则故事,并开始诵读新的一则。于是,从“朱寿昌弃官寻母”开始读来,接着读“韦丹放鼋”,再读“梁鸿尚节”、“牧竖拾金分心”、“董永卖身葬父”,一路读来,不知不觉,一个多月后我们已诵读了10多个故事了,我想直到今天,约冕虽已读高一了,但他对其中的一些故事或许还能有较深刻的印象吧。



国学夏令“营”中的

约冕在四年级下学期诵读了《文言文365》之后,我发现他诵读文言文的能力较强,记忆力也很好,虽然是比较深奥枯燥的文言文,但只要多读几次,他很快就能背诵出来。于是这个学期结束后,我受台湾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理论的启发,决定让孩子向更高的经典诵读台阶迈进——开始尝试诵读国学经典。恰逢这年暑假大石星河湾有一国学私塾举办为期约十天的国学夏令营,包括经典诵读、武术学习、书法练习等内容。我一看十分高兴,就和约冕商量假期送他到那里参加《大学》诵读夏令营。《大学》共两千多字,其他多数孩子在结营时才能完成背诵,但约冕在夏令营不到五天就能熟练背诵了,但还有几天时间才结营,他该诵读什么呢?我想剩下的时间不如读《中庸》吧,因为文化经典诵读注音版的《学庸》是一本《大学》与《中庸》合编在一起的书,是“四书”中的前两部,如果能背诵下来就可以打下较扎实的国学基础了。约冕很听话,在我们和老师的鼓励下,他再接再厉,静下心来认真苦读,故仅仅几天的时间,又攻下了《中庸》近三分之二篇幅约三千多字的背诵。当时我记得我远在甘肃兰州出差学习,当接到约冕用略带沙哑的声音打电话给我,汇报他的诵读进展情况时,我真的十分震动,既为孩子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坚持而激动、感动,也为他的执着精神而感到自豪,更为经典诵读夏令营力量的感到高兴与钦佩!除了诵读经典外,孩子在夏令营立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礼仪,学习了古琴与书法,他的言行举止变得斯文有礼了,很受老师们喜爱和夸赞,他也被评为夏令营“最具国学潜力奖”。夏令营结营那天,私塾的蔡老师诚恳对我说:“约冕这孩子的国学学习表现很好,其潜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巨大,他要继续努力啊!”

从此次夏令营回来后,我发现约冕对经典诵读有了更大的热情。2011年6月中旬至7月初,为了加强经典古文的背诵,同时又可提高约冕的硬笔书写水平,我让约冕以先诵读后临摹初中古文钢笔字帖的形式,陆续背诵和临摹了初中语文中的《大道之行也》《马说》《三峡》《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八篇古文(像《岳阳楼记》这样篇幅较长的经典,每天背诵1至2段,分5天来分段抄写和背诵)。就这样,整个四年级暑假,约冕完成了基本完成了《学庸》和初中部分文言文篇目的背诵,经典的背诵文字量合计大约五六千字。

当年暑假,我和约冕以“读千言书,走万里路”的游学形式,到所读过的经典篇目的名胜古迹去游玩,以增加对古文名篇的认识和感悟。8月初我们父子两人坐高铁到武汉、岳阳等地游览,参观黄鹤、岳阳二楼、君山、湖北省博物馆、岳麓山等。8月中旬我们还参加广州市高三中心组教师的厦门、泉州、永定三日参观学习活动。

2011年9月约冕升读五年级了。五年级上学期,从从2011年9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下旬,我带着约冕在国学经典的道路上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渐行渐远,继续坚持每晚半小时的经典诵读。经过连续三个多月的读啊读,他终于基本把接近一万字的《论语》诵读完毕,且能基本背诵。



在诵读完《论语》之后,从2011年12月26日晚上开始,约冕开始背诵《老子》(第一章),到2012年1月16日其生日时已基本能背诵。2012年暑假,约冕前往位于大石广地花园内的明德广地学校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论语一百”夏令营,由于他已能背诵《论语》,所以我们让他选择加入了“《孟子》班”,专心致志诵读《孟子》的后七章,也能基本背诵。



 

 国学经典之“有用”与“无用”

有很多人知道我在小学阶段就让约冕背诵国学经典,他们都好奇甚至不解地问我说,孩子那么小,背诵这么多枯燥无味且有深奥难懂的“之乎之也”,有什么意义?况且小学考试又不考文言文,读这些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此,我大多一笑置之,因为这个问题真有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诵读文言文化经典确实不能在考试中就是要给孩子从小打下一点传统文化的底子,让他们找到一条“回家的路”(因为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老师曾经说过,不读文言文,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今天的所做的“无用”之事,其实是为了以后成长的“有用”与大用。

在小学乃至初中,约冕一直默默地诵读文化经典,虽说没有什么用,但实际上还是有一点用处的。这点用最直观的体现在他的语文能力上。从四年级开始,自从他诵读了国学经典之后,他平时写作文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所背诵的经典名句,这种运用起初表现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后来他则把自己的诵读经典的这段难忘的生活经历与体会作为写作题材,写进到自己作文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会。以下是约冕四年级所写的一篇题为“《我最棒》”的作文:

  我最棒

我觉得我最棒的,就是我能快速地做好一台电动模型以及能熟练地背好文言文。

在星海青少宫的一次模型制作课上,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台“杭州”电动模型(要我们组装)。我一拿到就立刻打开盒子找说明书组装起模型来,大炮、小炮、导弹、船桨、天线、雷达……四十分钟后,第一台模型就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地面前了。

除了做模型好以外,背古文也是我的强项。《桃花源记》是我最拿手的古文之一。此外,还有宋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以及《孙权劝学》《愚公移山》等都是我的拿手好戏。今年这个暑假,我还有去学《大学》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现在,我已经会背《大学》开头的一小部分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

另外,我还对历史有些了解,如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博红颜一笑的周幽王,还有相信奸臣蔡京的昏君宋徽宗……所有这些,我都历历在目。

怎么样,我厉害吧!以后我将再接再历,学习更多的知识。

(本文系2011年6月18日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测试卷中的作文)

而在他五年级所写的另外一篇题为“《爱国情深》”的700多字的作文里,他是这样写道:爱国情深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读完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以后,我深深地被这位台湾教师感动了,这种情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声音。

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时期,作者在一家轮船公司上工作。一天,他们的船停泊在台湾的一个港口,他下船走进一所乡村小学,老师在教孩子们用国语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被这番景象感动了,走进去和这位教授一起读。下课了,这位老师带着“我”去他们的礼堂看中国历代名人的画像,作者被这位教师感动了,于是就把这件事记了下来。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这位年轻台湾教师让我佩服。他很热爱祖国,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爱国精神。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爱国精神。比如,我就在学习古人以前传下来的经典,像《论语》《孟子》这些书。这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我们除了做这些以外,还要尽量少买洋货,使用国货,用身边的小事来表示我们的爱国情怀。

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没有为国牺牲这种场面(“这种场面”应改完“这样的重大考验”,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爱国,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后代。就比如现在的情境吧,现在有很多富豪都搬家移民,到海外去居住了,这是一种爱国情怀吗?当然,可能中国(有)很多产品不过关,社会无保障等(问题),这些是客观因素,但你们不要忘了你们是中国人,你们血管里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你们这样做是什么意思?对得起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之邦吗?对得起你们的列祖列宗吗?你们就这样拍拍屁股就走了,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等都有很大的损失。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只要众志成城,一定能成为世界上出色的国家。别忘了洋鬼子曾欺负过我们。学过历史不?懂不懂《辛丑条约》《北京条约》,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仅此一点)就应该让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们这样做只会让洋人更加看不起我们,无耻!

做一个有根、爱国的现代中国人,从我们做起!

他的语文老师王媛老师为此文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写得文字很有张力,例如本文,能立足于身边,着眼于当下,实实在在地表明爱国情怀,比起那些空喊口号的显得有分量得多。(2011/12/3)

自从约冕诵读国学经典以来,他所撰写的5篇作文在广州市和番禺区的作文竞赛中获奖,有5篇作文发表在《创新作文》《第二课堂》《番禺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其中2015年所写的《生辰纲被劫,主责不在杨志》一文获“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征文比赛初中组”二等奖并发表在《信息时报》上。



应该说约冕的经典诵读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行走期间,他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与挫折。例如小学的时候,有时候他也有感到厌烦的时候,尤其是身体生病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求他大声朗读成诵,这时,他也会大发脾气,瞪大眼睛嘟嘟囔囔地大声地抗议道:“整天读读读,难道读得不辛苦的吗?”这时,我们就让他休息一下或暂时停止读书,但第二天晚上,如身体有所好转,则继续坚持下去,宁可缩短一下每晚的诵读时间也不能半途而废。正是这样经过几年的锲而不舍,我们一路走来,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约冕才比较扎实地诵读了《学庸》《论语》《老子》《孝经》全书以及《孟子》后七章、《礼记》节选中的大部分内容,从而打下了一点国学的底子。

至于他今后能否学以致用,或者说这些国学经典在他成长过程中到底能否真正发挥启迪智慧的作用,我们还不敢妄下结论,还要看他自己的修行如何。但我们相信,国学经典本来就应抱着“无用”的心态来学习的,远离了功利主义,或许才能真正在“无用”做到“有用”。

2016.11.8


    关注 老茂语文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