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以宁与《论语》的缘分

 

经典之所以可以照亮现在和未来,大概是因为它的观点总是可以给“现在”的生活中的问题以指引。不过如果不将它结合进自己的生活,它便只是苍白无力的说教罢了。...



大概是在出门前半个小时,我被通知要讲《论语》。
这次的材料是早在期中考以前就准备好的,但是因为顺序的问题,没有用上,其实我也期待着可以有机会可以分享出去。
想讲的是无意间看到的一篇新闻:作家安意如新书《故宫》抄袭歌手河图的歌词。那时一直都很不满意其他同学讲的时事,觉得枯燥无趣又没能联系上语文和生活,一算轮位,应该是轮到自己讲下一次时事,于是想借此打破班里一直以来时事的“定式”。后来又说要讲论语,却不想放弃时事,于是想“如果是孔子的话,他会不会有相关的看法呢?”。
于是我便找到了那句话:‌“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看到它,我就知道它就是我要找的句子,知道它可以配合好那篇时事,知道我喜欢这句话。



‌两次讲《论语》,我说的句子都是我先喜欢它们的。我相信不管是文字知识还是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喜欢上它们才能触到它们的灵魂,然后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文字都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只有自己先对它们有自己的理解,才能讲给别人听。



记得初来仲元,在18班第一个作为示范以及抛砖引玉讲《论语》的人也是我,讲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这句话其实是由好几个故事组成的,当时便通过拣选过的故事来解释了那句话: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可知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声名远播,乃至于连负责早晨开城门的士兵都知道。
‌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而安之若命。”虽本意是劝解人们以平和淡然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残酷和不公,但相比明知做不到也义无反顾的去做似乎是缺了几分勇气。
‌孔子积极入世的行为也招至过隐士的不满,对此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如果我不与百姓一起,又与谁为伍呢?至于道的行不通,是早就知道的了。”
不知其不可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论语》结缘。儿时虽有背诵,却仅仅是记下罢。



我有相信书和人会有缘份,如果有相遇却没有达成,就算没有时时刻刻心心念念的都是它,偶尔想起时也会在意。
如果在书店一本书引去视线时有这样的想法——对,我知道是它,我要它——却没有当即买下,即使之后忘掉了它的书名,也会有模模糊糊的一个影子在脑海里徘徊不去,有一个印象在那里。
书中的句子也是这样的。
只是‌可惜最后我还是没有讲那次《论语》。等时间久了激情一消退,它就成了执念和过去,我想它已经被我放弃了。

也许是我确实与《论语》有几分缘份吧。

‌接到通知时我迟疑了一瞬,但最后还是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把曾经想说的东西说出来。
我不愿再依葫芦画瓢地照搬自己第一次讲论语的方式。但是时间匆忙,准备并算不上充分。站在讲台上时,我紧张得感觉膝盖都在颤抖。
安意如是一个以故事的形式“解诗”的作家,她对诗作的切入点是“爱”、“情”——诗歌本为抒情,情感往往是解诗快捷的窗口,只是仅仅是从简单的“恋”入手未免会有缺失。曾在同学那读过她的书,就个人而言并不是很喜欢那样的风格,觉得有些浅白。
她因为自己个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阅历有限,需要大量地借助网络的力量来完善她的作品。可惜她并没有将看来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而是照搬照抄,于是便成了抄袭。
“多闻,择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这是次一等的智慧。然而欲速则不达,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亦殆。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并将虚无的观点合入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么那些见闻、观点终只能是“偷来的”,不属于自己。

个人的阅历终是有限的,若是可以从别人书中文章中获得更多的见解,便相当于多“经历”了几次人生,集众家之长,见往事,鉴往事以避免重复的错误,借以踏上更高的台阶。尤其是足以传世的经典之作,更是可以借以拓宽眼界。
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站在更高的台阶上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即使只是“次一等的智慧”,也是智慧。孔子并没有指出何为“真正的智慧”或是赞赏某种确定的“智慧”,他赞赏的是追求智慧的热情和态度。

‌曾经自己有过一种叫“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我绝对不写”的病,锁死了文章的范围。我偏执地认为一定是要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才可以写,我的文字我的感想我的心情才是真实的,只有那些才能作为作文的素材。
但是其实因着别人的文章见闻而产生的见解同样属于自己,同样真实,亦可以算作自己的素材。
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经典之所以可以照亮现在和未来,大概是因为它的观点总是可以给“现在”的生活中的问题以指引。不过如果不将它结合进自己的生活,它便只是苍白无力的说教罢了。

如果可以说理解书中的句子,便是在与之“结缘”,应该也可以说那是做到了“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写作时也会不自觉地引用,不用刻意它们也会自己在笔尖滑过。出现问题时它的影子也会自发地出现在脑海,所谓“照亮未来”。

‌一直想着将它分享出去,可能除了证明自己,也是希望这句话于他人结缘吧。

2016.12.31


    关注 老茂语文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