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这个,光爱孩子也没用!

 

所谓以朋友对待,即是互相尊重,平等对待,有事互相商量,不是谁说了算,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也不漠然无视、置之...



所谓以朋友对待,即是互相尊重,平等对待,有事互相商量,不是谁

说了算,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也不漠然无视、置之不理。



萧红与鲁迅是好友,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做客。

鲁迅从福建菜馆叫来一桌菜,其中有一碗鱼做的丸子,是海婴(鲁迅的儿子)最喜欢吃的。

大家都觉得丸子甚是新鲜可口,唯独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

许广平不以为意,觉着这是小孩子不懂事,便再给海婴盛了一个。

海婴一吃,又说不新鲜。

鲁迅于是把海婴吃剩的拿来一尝,果然是不新鲜的。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往往是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能看出一个人思想的过人之处,许广平不得不感叹:“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这种难以学来的东西,其实就是与孩子平等的对话,看似简单,很多父母却未必做得来。很可能孩子刚一抱怨,父母的脸色就已经沉了下来。

据许广平回忆,对于孩子,鲁迅总是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周海婴喜欢拆玩具,鲁迅便随他去,海婴要看商务印书馆的《少年文库》,许广平以为太深,鲁迅却是“任凭选阅”。

虽然都是极其琐碎平常的小事,要是换做其他父母,未必能有如此的平和与宽容,往往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经验丰富的态度,横加干涉、指手画脚。



纪伯伦说,你们可以给孩子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往往是,父母把自己的经验与思想,完全加之于孩子的心灵,而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处境与感受。

对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一种精神上的虐杀。在湖南长沙,就有这样一位强势的父亲。从女儿上初中开始,这位父亲就每天给女儿发短信,内容大抵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类。

读完之后,还要求汇报心得体会。

对此,女儿深感无奈与压抑,却又反抗无效,女儿还为此和父亲争吵过,而父亲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

初中发了三年,高中又发了三年。

等到读大学的时候,因女儿强烈反对,父亲放弃了发哲理短信,改为写信,每隔半月左右女儿就能收到一封,看完之后,照例需要向父亲汇报读书体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可女儿心中却是深深的无奈与叹息。

父母教育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以及读书处事的方式,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而写信本身也是一种极好的交流方式,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与争夺,娓娓道来,细细思量,,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方式更接近灵魂的交流。

然而再好的交流方式也需要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尤其是女儿已上大学,完全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这时候却仍强制要求女儿汇报体会,这已不再是交流与沟通了,而是赤裸裸的思想压迫,是一种高高在上的野蛮与自以为是的干涉。

原本很好的交流方式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即便是父母对于子女,没有平等与尊重的心态,再好的方式,也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禁锢与窒息,带给孩子可能不是思想的启迪与震撼,而是内心的抵触与无助。而最后的结果是:一边是不容质疑、站在精神与思想制高点上的父亲,依然我行我素;一边却是反抗无效、迷茫无助的女儿,冷暖惟有自己最清楚。

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在孩子的生活中,有一种至高无上而又无法辩驳的政治正确叫:“我是你妈”或者“我是你爸”。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我阅历比你丰富、见到的人情世故比你多,而且都是为了你好,你得好好听我的。

即便你已经成年,即便你完全应该独立做主,而一句“我是你妈”,却可以让你拥有的一切理由在瞬间变得苍白与无力。因为“我是你妈”,你应该填报一份高薪而有钱途的志愿;因为“我是你妈”,你得好好考个公务员;因为“我是你妈”,你必须娶一个条件好、门当户对的老婆。

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法罕本喜欢野外摄影,却不得不背负来自父母的期望与意志,而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业设计,在人生的道路上瞻前顾后、彷徨不前。

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子女变成了父母一种恒久的占有,一方面扮演着“奴仆”的身份:溺爱有加,甘愿为孩子做牛做马;一方面又扮演着“上司”的角色: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而这份合同的期限是一生。

而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却不得不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环境中挣扎前行:一方面是社会的残酷高压,一方面是父母的强势介入。

周国平说:“在我看来,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定把你当作他的朋友,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的成功。”

所谓以朋友对待,即是互相尊重,平等对待,有事互相商量,不是谁说了算,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也不漠然无视、置之不理。就像鲁迅之于周海婴,孩子“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孩子更容易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合作的态度以及不卑不亢的胸襟,对孩子来说,这才是父母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礼物。

父母的观念决定孩子的一生,您的观念决定您孩子的一生。

3-6岁是儿童的情商教育的黄金期,情商界喻为“潮湿的水泥期”!

7-12岁是儿童情商教育的关键期,情商界喻为“正在凝固的水泥期”!

人生有些事情可以等,但孩子的情商教育“等不得”,不管您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孩子的个性特质每天都在“凝固”,等孩子“固化定型”了也就来不及了!行动起来吧!

有些事情可以等,情商教育不能等! 儿童情商教育——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6岁是儿童情商教育的黄金期,龅牙兔喻为“潮湿的水泥期”!

3-6岁课程:

一阶段:①自我认识类 ②情绪管理类 ③人际交往类 ④自我管理类
二阶段:①表现力类 ②感观类 ③合作类 ④子情绪类

三阶段:①观察力 ②想象力 ③记忆力 ④创造力 四阶段:①领导者的意识与态度 ②如何赢得友谊和适应小学生活的控制力 ③应对突发事件 ④发展关系积极的自我保护训练

7-12岁是儿童情商教育的关键期,龅牙兔喻为“正在凝固的水泥期”!

7-12岁课程:
一阶段: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家庭沟通—目标管理

二阶段:人际细则 —自我管理 —挫折抵抗力
三阶段:观察性思维 —判断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四阶段:综合运用 —领导者意识 —学会争取—榜样—联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领取价值888元情商课程体验券


    关注 龅牙兔情商乐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