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正确认知生老病死,让生命灿烂如花

 

完整,不是完美...



日课

2016年倒计时10天

太阳,我跟着你到处疯走。

我们都是儿童。

看见什么,就照亮什么。
小宝养了条金鱼,每天从幼儿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鱼缸里的小金鱼自言自语半天,“小金鱼,你饿不饿呀,我给你从幼儿园带了好吃的。”“你今天乖不乖呀,小金鱼,我好想你呀,你有没有想我呀。”但很不幸的是,小金鱼没多久就翻鱼肚了,那天小宝回到家,对着不再游动的金鱼,哇的一声,像是我们失去了最亲的人,哭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在他稍微平息一些后,妈妈陪他把金鱼捞出来,很有仪式感地把金鱼送到马桶边,小宝说了好多话,就像是金鱼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担心不再像在这个世界里那么美好(他觉得他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拿来和金鱼一起分享了)。

随后的两三天里,小宝依然还是会因为金鱼的离去而显得情绪低落,偶尔会问起妈妈,金鱼不知道好不好。一周后,小宝基本上就已经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了。

正确理解儿童死亡认知的发展阶段
对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的认知是孩子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并伴随意识逐渐完善的。启蒙教育里需要不断唤醒孩子的生命意识,以帮助孩子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真爱什么,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Maria Magy认为3-5岁的儿童还不能理解死亡的最终结果和无法逆转性,儿童知道他们需要吃饭和呼吸,所以他们不能想象出一个人没有这些特征会是什么样子。因此他们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睡眠或一种暂时的状态。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都有这样的认知,即死亡不同于生命。



向葵等人认为,3.5-6.5岁的的儿童认知死亡特征可以划分为3个水平:

1.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2.能够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的基本特征,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死是别人的事,而自己永远不会死;自己喜爱的生命不能死。

3.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动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过、恐惧和悲哀。这意味着,儿童对死亡特征的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用绘本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死亡
欧美国家对于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已经非常多,甚至有专门的关于认识死亡的课程,所以伴随着的优秀绘本也非常地丰富。【童阅榜】做了一期绘本榜单,帮助大家选出优秀读本,一起“帮孩子正确认知生老病死,让生命灿烂如花”。
《獾的礼物》   【童阅榜】分数 6.6


獾很爱帮助他人,但他年纪太大了,终于有一天,狐狸带来了坏消息:獾死了。寒冷的冬季,动物们聚在一起怀念獾从前带给大家的美好,觉得很温暖,也逐渐抚平了大家心头的悲伤。虽然獾永远离开了,但是,他留给大家的美好——爱,却会永远温暖大家。

注意,成人在与儿童讨论死亡问题时要使用适当的词语,不要使用类似“好像睡觉”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儿童会刻板地解释这些语言。相反,不要规避“死”这个字,这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再见了,艾玛奶奶》 【童阅榜】分数6.1


当告诉儿童人或动物的死亡多数是疾病的结果时,要告诉他们所有的生物在某一时刻都会生病,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恢复。但是有时病情太严重,身体功能不能恢复,他们就死了。当告诉儿童死亡是受伤的结果时,要帮助他们区分严重的受伤和可以恢复的小伤。

这本绘本的特点非常鲜明——真实,图画全部是作者拍摄的照片,而文字则是以老人养育的一只猫的口吻叙述着老人的故事,像纪录片一样回放着老人最后的时光。尽管故事描绘的是艾玛奶奶生命的最后篇章,但无处不体现出老人对生命的向往,以及面对死亡的乐观和坚强。在阅读过程中,宝宝可能会问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针管,骨灰,当回答这些信息时,都要尽可能的真实,而不要去编造。
《爷爷的红脸颊》 【童阅榜】分数6.0


会讲故事的爷爷是世界上最棒的爷爷,他有那么多的冒险经历,有那么多的神奇故事,跟爷爷在一起真是太开心了!故事通过小朋友的口吻去转述爷爷的经历,刚开始,我们就觉得爷爷在世一样,直到后来,看到图画的变化,爷爷变得越来越透明,直到小男孩自己都不能确定,爷爷到底是在还是不在。其他人说:“爷爷?他一年前就去世了啊!”“噢,真的吗?”爷爷大声喊,“我招谁惹谁了?”其实,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小男孩的心理早也发生了变化,最后的画面里,也许他要说的是:你们别傻乎乎地瞎猜了,我当然知道爷爷死了。什么透明人啊、影子啊,那不过是一种比喻和象征,意思就是爷爷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成人不能回避儿童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否则会使儿童认为死亡是一个神秘的话题,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不利于正确死亡认知形成。并且成人在接受儿童的提问时,要用简单诚恳的方式回答,要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另外,成人不要对儿童的提问感到厌烦,因为儿童要通过反复的学习才能记住,所以他们会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每一次他们听到的回答,都会整合到以前储存的知识经验中去。经常的提问并不一定表明应激和害怕,而只是正常好奇心的反应。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榜单


    关注 童阅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