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音乐就在呼吸里

 

这本《呼吸》,是一份明确的邀请,请大家来看看这明明广大且自由开放的音乐花园。没有围墙,有无数多条路都通往这座花园,从哪条路都进得来,进来之后,任何一条路又都会将你带往更多藏着惊喜的路。...




[摘自《呼吸》,杨照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古典音乐从来不会拒人于门外。再复杂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准备,只要对人的某些根本际遇有所共鸣,我们就能进入作品里。在这辑随笔集中,杨照不仅仅是去赏介那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要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走进音乐家的人生,知晓那些让音乐变得如此有魅力的秘密,从而能更好地感受乐曲中的动人之处。

在不设指挥的室内乐演奏时,负责领导小乐团的音乐家会刻意、夸张地显现他的呼吸。一吸一吐,不只指引其他团员乐段的开头,同时也就设定了这段音乐的节拍速度。

音乐流淌着,一个一个乐句或清晰或隐晦地形成了,逐渐地,几位乐手彼此的呼吸变得一致了。然后,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厅里,在对的聆听环境中,透过音乐,他们的呼吸进而感染了所有的观众,在某个最激昂高潮或最低抑鬼魅之处,全场的人都以同样的频率呼吸,从存在的最根底上被音乐同化了,仿佛进入了一个非人间的神秘境地里。

在我们的社会中,很可惜地,没有太多人曾经享受过这种神秘经验的洗礼。恍惚之际,你觉得音乐有魔力,不只将每个人抓住,而且将每个人改造为超越了自我的感受体。明明音乐提供的是听觉,但从那特殊、非常的呼吸里,你看到了不一样的光影,而且音乐像是有了重量和质地,或柔细或热情地抚过你的皮肤、拥抱你的身体。那一霎时,你不是你,或该说, 你不只是你,你化身成为某个更巨大的存在,介于个体与集体之间,和台上的音乐家,以及所有一起进入音乐世界的同场观众,以一种既相同又独特的方式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多么美好,而且永志难忘,往后每次想起,都会随而出一身愉悦感动的疙瘩!却又那么难得。总有什么阻碍着我们体验那样的音乐境界。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活在嘈杂混乱的状态下,以致遗忘了声音的秩序,忘了有秩序声音的美好;因为我们很难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好好犒赏终日辛劳的耳朵一点纯粹的、细腻的声音;更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遗忘了呼吸这件事,忽略了有呼吸就有节奏、就有韵律,就有来自节奏与韵律的音乐性。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学习如何聆听复杂的声音,借由理解声音内部的道理,准备好要听到什么、要如何听。

每个人身上随时都带着可以和外界呼应节奏、韵律的呼吸;每个人都具备能够聆听立体多声部音乐的两只耳朵;每个人都有可以借分析体察进而内化复杂音乐的智力。但很可惜,我们很少自觉珍惜、更少动用这些上天给予我们的美好资产。我们任凭自己活在野蛮、粗糙的声音荒野里,让呼吸混乱、耳朵退化、智力锈蚀。

几年前,我出版了《想乐》,介绍一百首值得认真聆赏的乐曲,主要的用意是为一些读者搬开看来吓人的石头,说服大家,其实在我们和复杂且美好、因复杂而美好的音乐之间,没有那么多障碍,只需一点背景的准备,直直走过去,音乐就始终在那里等着你。现在这本《呼吸》,则是一份明确的邀请,请大家来看看这明明广大且自由开放的音乐花园。没有围墙,有无数多条路都通往这座花园,从哪条路都进得来,进来之后,任何一条路又都会将你带往更多藏着惊喜的路。

音乐岂远哉?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大脑里,就在人生里, 就在历史里。来吧,选择你要的任何路,走进来就是了。

(载《黑龙江日报》2016年12月12日十二版《读书》)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hljrbswan,可以关注《黑龙江日报·天鹅·读书》,欢迎来稿,来稿请寄: a84655106@163.com。查看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您可以转发分享,或在左下角点赞喔,而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就能发表您的感想啦。


    关注 天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