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平|谁欠萧红一个温柔的午后

 

在开口评价萧红之前,先找一个平心静气的午后,耐心地读一读萧红——...





《我本一无所恋》

叶君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2016-5

从5月份开始,便试图寻找一条通道,读懂叶君新作《我本一无所恋》,借机读懂萧红。

过程很折磨——急于得出结论而不敢轻易做结,急于出稿而惶惶不敢下笔,像一个时时惧怕被提问的学生。五个月过去,如冲洗旧式胶片,混沌中的山水风物次第凸现,萧红最后十年的喜怒哀乐、音容笑貌逐渐清晰,困惑的消解缘于我切实找到了与萧红对话的“捷径”——老老实实与文本和作者坦诚对话。

萧红最后十年的欢喜歌哭

“火山云刚刚落下,一城人都聚在河沿。和尚们开始敲鼓、念经,四周安静下来。众人一齐注视着河面,鼓声一停,数百盏河灯相互拥挤着漂过来。祖父一手托着一盏南瓜灯,一手牵着我,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河灯点亮……”

这熟稔的画面被作为引子,放置本书开头,加之生动的文字,浓郁的代入感使读者错觉:这是萧红本人续写的《呼兰河传》,就这样,作者顺理成章地开始了萧红最后十年的生动叙事。在这部传记体小说中,作者以别具韵味的第一人称出现,以写实而生动的语言为萧红代言,悠悠讲述与汪恩甲的纠葛、在洪水中逃离东兴顺旅馆、与萧军的爱恨情仇、与鲁迅一家的往来……细微处,有鲁迅吃完了萧红做的一个韭菜盒子,又举着筷子征求许广平意见,想吃第二个的情景;有赴豫园梁菜馆吃饭前,为了让萧军在鲁迅及其朋友面前有一个好形象,萧红连夜为他缝制格子衬衣的情形。

自传体小说写得如此细腻、翔实,某些文字会不会被当事人后代责难?数月增删、几易其稿的叶君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他在后记中说:“这是一部可以当作‘一个人的信史’来阅读的小说。大到人物,小至日常琐屑,都本于细致的考订。”研读大量萧红作品、书信,掌握了翔实一手素材的叶君认为,萧红的一生非常精彩,“用心地触摸,忠实地记录,便是最好”。



1914年冬,萧红与母亲合影。

自萧红逝后,人们对其童年的苦难充满了想象。其实,萧红早年关于家族的叙述,多在与家族处于情感对立状态下完成,任性和偏颇自然难免。萧红短促的一生无疑是巨大的悲剧,但通过仔细考察,她毫无疑问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相片中三岁的小荣华,穿戴整齐利落,衣服的质地和母亲身上的一样,十分考究。小女孩抿着小嘴,自信而灵气,很难想象是那种从小不被父母关爱,甚至遭虐待的孩子。(叶君)



1932年秋,与三郎在道里公园。

1932年8月,哈尔滨的大洪水拯救了被困东兴顺旅馆的张迺莹,逃脱了被卖妓院的命运。逃出旅馆后,三郎带着即将生产的张迺莹寄人篱下,游荡于中央大街和道里公园。这张照片便是这段生活的写照。图中两人似在享受一份摆脱巨大困厄之后的安宁与喜悦,还有相拥享受秋日阳光的幸福。(叶君)



1934年夏,在青岛樱花公园。

青岛期间(1934.6.15~1934.11.1),萧红完成了成名作《麦场》(即后来的《生死场》)的创作。青岛见证了萧红成名的足迹,更重要的是,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给了她一段快乐、充实的时光,那份安宁、无虑几乎是张迺莹成年后仅有的短暂体验。(叶君)



1937年,在东京。

1935年12月,《生死场》的出版,让萧红在上海滩立地成名。但是,二萧间的情感危机旋即消释了她的所有喜悦。为了排遣伤痛,萧红于1936年7月17日只身赴日,蛰居东京。相片里的女作家,无论发式、服饰、还是神情,似乎都透露出东洋女人的作派。只是,蛰居东京却是另一场苦难的开始。因为要理性终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场“无结果的恋爱”,萧军于1937年初将她从东京召回。此相可能摄于离开东京前夕。蛰居东京,是萧红人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间,经过孤独的历炼,还有独自面对自我的反省,其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在逐渐增强。一年后,二萧的分手并非偶然。(叶君)



1938年春,在西安。

1938年2月下旬,萧红与萧军在临汾心照不宣地分手后,抵达西安。西安的生活对她而言,表面安适,内心实则波澜起伏。即将终结与萧军持续了六年的共同生活,但此时怀着他的孩子;而与端木蕻良的恋情亦渐趋明朗。相片中的萧红面带微笑,衣着华美,有澹定面对一切的大气概,无论是战乱还是情感变故。不久,二萧在西安正式分手,一别而成永诀;5月萧红与端木在武汉举行婚礼。(叶君)



1939年秋,在重庆。

避难重庆期间,萧红产下与萧军的孩子,不久身染肺结核病。在周围朋友的回忆中,她与端木蕻良过着黯淡的婚姻生活,加上空袭的折磨,身心俱疲。相片里的萧红消瘦、憔悴。(叶君)



浅水湾萧红墓。

萧红和端木蕻良于1940年1月17日抵达香港,1942年1月22日上午11时,在圣士提反女校临时救护站弃世,享年31岁。25日,部分骨灰安葬于浅水湾。从1940年1月,到1941年6月,萧红以惊人速度完成了《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巅峰之作。(叶君)



萧红手迹。

一直以来,少有人如此清晰地见到萧红手迹。仔细端详,点、横、撇、捺之间,一股生动的气息扑面而来。萧红似在你我面前。(叶君)

耐心地陪伴萧红欢喜歌哭之后,在小说尾声,作者想象了萧红与命运的和解:“我穿着那件亲手做的旗袍,拎着手提箱,站在呼兰河边。月已落,一盏河灯,远远朝我漂来,停在我的脚边。”十年研究,兜兜转转,从最初的“触摸萧红的哀痛,就对他们自然生出谴责的冲动”;到“意识到萧红在短促一生里所遇见的无一例外都是好人”,让萧红带着爱离开这个世界,叶君也完成了一个思想蜕变——“这是我十年萧红传记研究的最大心得。我为自己对于人事的这份带有中年感的认知而无比欣慰。”“一如从前,这本书我自觉不缺的便是诚意。”恰是这无所不在的诚意,使我愿意选择相信叶君版萧红。

宁为一个人,客居一座城

《我本一无所恋》是叶君与萧红无数次诚意对话之后的又一心血结晶。2006年,年轻的学者叶君,从遥远的湖北来到黑龙江,只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萧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如此传奇,又如此悲情?”

栖身黑大,原属意文学创作的叶君开始了埋首十年,潜心研究萧红的生涯,而黑土地果然给了他不同的滋养与启发,使他收获颇丰,继传记、电视剧本、学术考证、话剧剧本之后,叶君捧出25.5万字的《我本一无所恋》,第五度展开对萧红生平的叙述,也为自己十年的苦心研究做结,萧红文学院院长、诗人李琦盛赞“此书是萧红研究的新一座里程碑”。



《从异乡到异乡 : 萧红传》

叶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以叙述萧红的故事为主,同时兼顾学理性,以客观的观照态度来看待萧红和王恩甲、萧军以及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之间的婚变和恋情。以收集到的最新资料,对萧红一生中一些疑案,作属于自己的解释。同时配发有关萧红的一些图片资料。



《萧红图传》

叶君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图像确实是达成直观认知的有效方式。但在此书的编撰过程中,我始终警惕图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在几千张图片中精选了300多张自认为能够参与萧红生平叙述的新旧图片,并将它们插入20多万字里。无论文字还是图片叙述,我所追求的理想之境便是精致、平和而从容。



《鲁迅与萧红》

叶君编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

通过萧红所有描写鲁迅文章,鲁迅致二萧的书信,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者所撰的专题论文三个篇章,从学术角度梳理印证鲁迅与萧红之间的关系。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

叶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本书对骆宾基、葛浩文、铁峰、季红真等著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萧红传记进行了梳理、分析和思辨、甄别,摒弃了观照视野的单一和一些陈旧的观念,力图完整、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女作家的一生。



《萧红印象(故家)》

叶君编著,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9

介绍近百年来萧红及其家族的变迁故事,叙述萧红故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共分为:考证、自述、故居三编,主要内容包括:光荣与梦想、祖辈父辈、身世之谜、故家与童年、升学风波、未婚夫之谜、祖父之死等。



《黄金她时代:民国女作家经典》

叶君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

包括《小城三月》《后花园》《沙菲女士的日记》《梦珂》《狱外集》《一个奇怪的吻》等兼具艺术与思想价值的经典之作,力图展现那一时期女性作家的充沛才情,以及当时女性创作的蓬勃景观。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萧红?异乡人叶君给出了自己诚意十足的答案——客居作家本人再也没有回去的故乡,“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着你的苦”,拨开轻慢和忽视、误读和谩骂,潜心寒窗,笔耕十载。叶君认为,“想要文字有温度,须加入理解”,要理性解读萧红,先要摘掉她头上的光环,把她还原成大时代背景下的普通人;其次,把自己放在萧红的位置,设身处地地感同身受。如此,平心静气走近,会对萧红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中肯的认识。

叶君认为,自己对萧红的认知,不是简单的热爱,倾向于学理性的梳理。现在,叶君在与梅花奖得主、齐齐哈尔话剧团团长艾平合作排演话剧《我本一无所恋》,研究萧红作品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让真实的萧红为更多人所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请先耐心地读一读萧红

此前,不乏关于萧红的著述,然而,谁又真正怀着诚意,设身处地地路经她的所见所闻,了解她的所思所想?没有这个前提,又如何对其轻易评判甚或随意臧否?

最为可惜的是,很多哈尔滨人没有给予这位本土作家足够尊重和正确认识。

在黑龙江,真正懂得萧红的有几人?在参与呼兰河读书会的文化活动时,曾听该读书会会长,也是萧红研究会副会长兼萧红文学馆执行馆长的章海宁先生感慨,呼兰河读书会成立两年以来,对很多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过解读,独独没有召开过关于萧红主题的文学沙龙——怕没有人来听。因为很多人自认为了解萧红,有些年轻人读了些关于萧红的传记,就认为自己懂得了萧红,而坊间很多关于萧红的传记是出于不同立场,有失偏颇的,如此,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导致有些人美化萧红,有些人贬低甚至谩骂萧红,真实的萧红无法被呈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叶君,湖北浠水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萧红文学奖得主,著有《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话剧《落红》,现居哈尔滨。

在这种背景下,满怀诚意的萧红研究者叶君及其带有温度的诚意之作《我本一无所恋》出现,便显得难能可贵和十分必要。不管是黑土地同乡,还是山长水远的异乡人,在开口评价萧红之前,先找一个平心静气的午后,耐心地读一读萧红——直接与作家对话;或者,读一读叶君——与萧红的知己对话,也许,对这位命运多舛的多才女子便会少些误读,多些理解吧?



(载《黑龙江日报》2016年10月31日六版《天鹅》)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hljrbswan,可以关注《黑龙江日报·天鹅·读书》,欢迎来稿,来稿请寄: a84655106@163.com。查看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您可以在左下角点赞喔,而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就能发表您的感想啦。


    关注 天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