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我与文学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书摊上她的文集被冷漠地弃置一边,在这个已经精神绝对匮乏的时代,还有多少人知道萧红?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的她与一个时代是那么地息息相关?...



九月,我与文学
作者:荀姝颖
日日煮字疗饥,让贫穷的日子变得富有。

——题记

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值得做的事,去读想读的书。
这个九月对我来说,是不平常的。
电影《黄金岁月》就要公映,对某些人来讲,这只不过是一部电影,娱乐新闻天天都在八卦宣传将要公映的电影,明星更是层出不穷。但我所关心的却是萧红,这是一部 有关萧红的电影。这位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还能牵动多少人的心?四个男人和一 个文学巨匠鲁迅,在电影中会演绎成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看过很多研究萧红的文章, 也读过一些她的作品。对她的作品,在领悟上,总是有种懵懂懂的感觉。究其原因是我对那个年代的历史认识得太肤浅了。但她的苦难,她的爱情,她 的反抗,她对文学那种执着追求,这些传奇的经历,从我知道她那天起,就深深地影响着我。抛开她的文学不说,她在我心中就是一位奇异的女子,同为女人,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对她就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怜惜和敬重。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书摊上她的文集被冷漠地弃置一边,在这个已经精神绝对匮乏的时代,还有多少人知道萧红?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的她与一个时代是那么地息息相关?

怀念女洛神——萧红



当萧红的热度还没有在我心中减去,著名作家张贤亮去世了。
我忽然觉得我的时间不够用了,有很多作家,在我还对他们的作品不够了解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地离开了我们。对我这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遗失,在过去那些空闲的时光里,贫穷让我的精神一直荒芜着,当我意识到这是不可以的时候,时间却和我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在网上翻遍了张贤亮的简历和所有作品,同时又看了很多有关他自己写作的创作经历和别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他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作家,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作家,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作家,第一个写劳改队的作家.......虽然还没有去读他的作品,但他这个人已经在我面前活生生地站立起来了。抽出整整两天的时间去读了他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绿化树》、《初吻》等,他作品中所渗透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影响了一代人,就是因为有像他这样的敢于直言,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思考历史留给人伤痕的作家,才能够把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延承下来。从巴金的《随想录》到贾平凹的《古炉》等,我虽然读得不多,但他们让我对那个年代有了深刻的记忆。张贤亮作品的深度,源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更源于一直陪伴他的那本《资本论》。一部优秀作品,有思想,有精神,甚至是有灵魂,张贤亮做到了,不论是他从政、经商,或者出现什么花边新闻,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以及他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都是不可抹杀的。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于志学的《荒原劲草》获得了冰心散文奖。这是黑龙江的幸事,更是肇东的幸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市县,如果忽略了文化,就等于忽略了人文思想,不仅人的精神是匮乏的,灵魂也是低俗的。在信仰一天天迷失的今天,还有一批这样的人,为了理想,为了家乡在孜孜以求地努力着,奋斗着,回馈着。很久就听说于老的大名是源于他开创的冰雪山水画,没想到他在散文上也这么有想法。他的散文,短小真实,真情流露,爱的真谛不时在文字中出现。以前读了太多华丽的散文,给人太多虚空的感觉,而于老的散文,平平淡淡地娓娓道来,就像一位老人在和你聊着家常,说着闲话,即使你想把他放下,不想理他,但又不忍心伤害了这位老人,他在给你讲故事,那故事不曲折,不惊心动魄,但足够把你带入情境。

九月,是金秋时节,有的是色彩,丰富而有内涵。由于工作地忙碌,忽略了很多东西,今天试着捡拾起来 ,也算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吧。



情迷大似海
用耳朵聆听的岁月
荀姝颖:我的冬天我的雪
荀姝颖:秋思
荀姝颖:湖畔秋思
荀姝颖:我只要那一朵莲




作者荀姝颖:行走网络江湖的女子,爱生活,爱写作,爱画画,部分作品散见《北方文学》、《文景》、《海燕》、《葫芦岛》、《辽河》、《绥化日报》、《新晚社区报》、《大文豪》、《呼兰河文艺》、《家园文学》、《东北文艺》、《甜草》等杂志,并有文章被收在《春天的约会》、《城市之光》、《把花还给春天》等相关文集。欢迎分享,如转载,请与作者联系,作者微信号:xun7899






点击上面微信号关注我
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帐号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广告合作:xun7899)




    关注 荀姝颖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