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爱情,都成了昨夜的梦

 

她孤傲而寂寞,注定是走不出自己,也就走不进任何人,包括萧军。...



她孤傲而寂寞,注定是走不出自己,也就走不进任何人,包括萧军。

大学毕业那年十月,和嘉姐一起看的《黄金时代》,想来历历在目,不觉隔了多久,却一晃也是五百多个日夜。

那时是泣不成声的,看到萧军对她的决绝,看到医生的误诊加剧了她的病情,看到端木为她吸出血痰,看到不堪寂寞和疼痛的她于战火纷飞中绝望地闭上了双眼。
——走不出萧红——
那时想一定得看看她的《呼兰河传》,后来翻开过几次始终进不了状态,说它是自传,缺乏详尽的时间线;说它是小说,又真实得发怵。这非我爱的体裁和文风,但汤唯饰演的萧红却是深刻,索性就看完了。

初中起最爱的就是民国时期的文学和小说,道不尽的时代沧桑与颠沛流离,乱世中对爱与理想的热忱却依旧鲜活,繁华低吟的上海与封建落后的乡村,国破家亡与爱恨离愁的交织,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图景。

“说什么爱情,都成了昨夜的梦”



大概这样,我真得很喜欢《黄金时代》,虽然电影的叙事方式略显沉闷,但当你真的走进萧红的内心,你会为她所动容。

她的一生说是与四个男人都有纠葛,向往独立的女人在那个年代也只能靠着男人的肩膀,更何况她生性寂寞,作家也多是私生活很浪漫的。
对她短短一生影响最深的便是萧军,剧中是冯邵峰饰演,一个上海男人要演出东北爷们的儒雅与暴力。

文人的气质却总认为自己是个战士,一定要留在前线最终与萧红分离,但他确是带给过萧红温暖和鼓励,因欣赏萧红的才华而走到一起,而萧红也因为他而改名。
萧红原名张乃莹,生于东北呼兰河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也只有祖父对她最为爱护,祖母会用针刺她、嫌弃她碰过的东西,甚至连父母对她也是极为冷淡。

所以她才会说“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也只有祖母死了,祖父才会教她念诗,她后来也才有上学堂的机会。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多舛的一生也只走了三十一年,二十岁逃婚离开家乡,从此开始了一生的漂泊。

书中大多是对东北乡村生活及风俗的描写,从她童年的视角去审视旧中国下的扭曲人性。

“小团圆媳妇之死”

萧红小时候有个胡家邻居,他们养了个童养媳——小团圆媳妇,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发育太早怕被人笑话而谎称有十四五岁,成天乐呵呵的。

“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胡家就想给她下马威。

无奈小姑娘不懂事总是吵着要回娘家,这可是胡家花了重金结的亲,怎么能放你回去呢?于是就是一个月的狠打。

“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小媳妇就这样被折磨生了重病。
看到这里还不是最恨的,大家怕小团圆媳妇死了晦气,胡家婆婆花了大钱各种偏方都用上了,最后听了跳大神的话,决定给媳妇用开水洗澡。

愚昧无知的村民都跑来看热闹,而小团圆媳妇就无端被滚烫的热水烫了三次后死去。

冰天雪地里,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柩,全呼兰河都睡着了,小姑娘也睡着了,在婆家自以为是的解救面前,这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十二岁媳妇就死去了。



“人生不过苦多乐少”

而正如萧红所述,死是可悲的事,但哭了一朝或三日挖个坑把这人埋起来,生活还是像从未有过这人一般,大家也就慢慢忘记。

这种萧式绝望的笔触更是随处可见。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无数次的在文中写到“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荒凉的不仅是无人照料的后园,荒芜得更是她来不及追忆的童年。大概也只有祖父的存在,才让她的童年多一丝温存与爱意。

“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
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这就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大量的篇章讲述了她与萧军的爱情,“爱就爱了、不爱就丢开”的萧军能给她飞蛾扑火的爱情却给不了她温情的婚姻,而与端木的婚姻却又是“若是筋骨痛得厉害,皮肤出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
当窗外的轰炸声响彻香港的上空,患上肺结核的萧红紧紧抓住了骆宾基的手,这个陪着她走完最后一程的人或许是她的爱慕者、亦或者是她最后的恋人,但都不是最让她牵挂的人。
她孤傲而寂寞,注定是走不出自己,也就走不进任何人,包括萧军。



影片以一首林夕作词、罗大佑演唱的《只得一生》结束。时光翩跹,我们还在看着萧红的文字,而她的故事也将会永远流传。



罗大佑低沉沧桑的声音婉转道出了萧红一生的无奈,曲调和声线让我想起了《白桦林》,每每听到总是有种难以排遣的忧愁在心头。
最后我只想说 我饿了
再看再看 再看就把你吃掉
(快说喜欢2怡,给2怡点赞)


    关注 不2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