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没法沟通?家长需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好像孩子越大,家长烦恼也越多,比如说孩子越来越不爱和自己说心里话,完全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





好像孩子越大,家长烦恼也越多,比如说孩子越来越不爱和自己说心里话,完全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原因。否则,只是徒做无用功。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到底有哪些原因。

1. 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意识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也日趋成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把老师、父母的话奉为圣旨,开始有不同的意见,并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挑战父母的权威。

2. 信息来源广泛,权威的影响力减弱。网络时代的一大标志就是信息爆炸,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知识面扩大,眼界拓宽,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家长的权威受到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对抗性更强,家长要是一味采取“高压”手段,以父母的身份压人,只会取得反效果。

3. 教育方式的问题。有些家长教育方式有问题,出了事不急着理清原由,辨明是非,倒先把孩子教训一顿。试问哪个孩子想和不给自己机会说话的父母对话?

4. 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很多家长在生活方面,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竭力满足其物质需要,却压根没考虑到精神方面的需要。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平时又缺乏交流,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不愿跟你沟通。

5. “唯分数论”。有些家长关心则乱,过分重视分数,成绩单就是家庭和谐的晴雨表。考好了,一切都好说;考差了,就别想有好脸色。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还会给他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对父母来说,成绩最重要,自己只是附属品。



6. 不尊重、信任孩子。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离开自己的视线就会行错路踏错步,所以盯得很紧。不尊重孩子,不信任孩子,凡事都要管,凡事都要问。一觉得孩子动向不对,就严加拷问,不放过一丝线索。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也会消减,双方信任缺失,谈什么沟通和交流。

不少家长反映,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好像到处都是雷区,自己说句话都得注意。事实不见得如此,也有可能是家长没有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做好以下七点,沟通不再是问题。

1. 家长也要不断进步。孩子在不断成长,家长不能固步自封,而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别老把“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挂在嘴边。

正确的做法是:了解自家孩子所在年龄层的特点,知道了这一群体的共性之后,接着就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找出个性。以此实现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病症”。

2. 物质精神两手抓。既要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关心他的精神生活。多和孩子谈心,了解他的想法。一味用丰厚的物质条件刺激孩子学习,只会把他越推越远。

3. 讲求方法和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处理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面对不同情况,家长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有不足或是缺点,不要动辄打骂,而要先了解情况,弄清原因之后帮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自己讲话不注意,却不准孩子说一个脏字;整天抱着手机和电脑,可看见孩子拿出手机就开始吼;从不做家务,一训孩子就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搬出来……

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谈举止,树立正面的形象,正确引导孩子。要是自己都没做好,凭什么要求孩子。

5. 学会尊重和信任孩子。中国式家长总爱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不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对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尊重,还老打着“关心”的旗号,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私生活,偷看手机、翻查房间的行为绝对不能有。

6. 别开口闭口就是学习和考试。孩子对成绩和考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抵触心理,家长别整天都围着这一话题打转。

孩子本来就很敏感,时间久了,会觉得父母只关心成绩,自己根本不重要,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平时可以多谈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知道你们之间并不是“无话可说”。

7. 适时帮孩子排解不良情绪。现在学习任务重,孩子要承受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多方压力,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排解,如利用周末全家短途出行,换个环境,让孩子放松一下。

教育不要用嘴,应该用心


    关注 家校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