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寻找”的途径 自控力lab分享

 

“怎么突然创作瓶颈期?”“闭嘴,开始写!”...



早上看了一篇郝景芳的专访,她说写作是“寻找”的途径。80后一代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一代人非常饥渴地去寻找一些哲学,寻找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比如爱、传统等等。她自己的“寻找”清单包括,自由,自我的完整性,情感的真诚,关于个人、社会、宇宙的真相,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些基本原理,文明如何产生,以及文明的演化等等。

《疗愈写作:启动灵性的书写秘密》(简体版《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这本书的作者NatalieGoldberg有着类似的观点:人们往往渴望的不止是写作,而是透过书写找到与生命经验更深刻的连接。书写成为通向内在存有的工具,文学的阅读亲近则是为了增加意识与经验的广度。书写练习不止是为了渴望写作者打椿基本功,同时也可以是忙碌的现代人随时静心疗愈的方便法门。

所以,大概你们能够感觉到,这是一本与市面上出现的教授写作内容都不太一样的书。如果想要追寻的是“术”,可以阅读创意写作方便的书籍。而这一本书,相对来说,更偏向于“道”的阐述。我们可以称它为“写作禅”。作者Natalie首先是一名作家,共书写了十二本书,其中《心灵写作》出版已经近三十年了,全球范围内卖出一百五十万册,翻译成十四种文字。她相信书写是一种能力,持续练习可以找到人生困惑的解答,回归内心深处的平静,最终完成自我治愈的过程。

同时,她又是一位禅修者。几十年的禅修经验,让她最终将写作与禅修完美结合。因为书写是她的信仰,她在书写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所有的答案。这本书很适合那些已经感受到自己与文字有所连接,而暂时无处安放的心。阅读时,抛弃传统的阅读技法,而是以一种阅读小说,或者故事的方式,听一位老友,静静得用最质朴的言语告诉我们:静坐、慢走、书写,这就是开启心灵之光的真正秘诀。

这本书很独特的地方在于,前半部分都是在讲禅修,乍眼一看,可能觉得,她都在讲修行闭关的事情,甚至写静坐与慢走的篇幅都大于书写。她还介绍了自己的僻静写作营里所发生的许多故事。然而,正是这些垫定了书写最本源的东西:回归内心的宁静。在我自己阅读时,获得最多灵感的部分,是“细节”这一章的内容。她通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包括她喜欢的作品内容,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她的学生所经历的事情等等,很多的小故事,串联在一起。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她觉得能够启发人们创意的方法呈现出来。有些含蓄,但是认真读完后,脑海中,出现许多可以借鉴和使用的方法。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时候,发现的神奇之处。整本书从让人们恢复本身的创造力,到提供技巧。这个很像练功。当我们已经打通了内在的脉络,再学习如何使用招式,就能融会贯通。所以,今天的分享,我也是采用她的这个思路,与大家一同通过书写探索我们自己的内在。

静默、冥想、慢走、书写

对于了解内观或者有禅修经验的伙伴们来说,这里的前三种,应该非常的熟悉。在Natalie的写作营里,会花时间静坐和慢走,也会花时间书写。铃声响起,一起静坐,铃声又响起了,一起慢走,铃声第三次响起,学生从椅垫下面拿出纸笔,接受自己心智里浮现的种种,将之写下;铃声再度响起,他们大声念出自己写的文字;铃声再起,他们再度慢走。

静默:

【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闲聊上,不要叽叽喳喳,要把故事放在肚子里,放在纸上倾诉。之后你们可以闲聊,但现在不要分散你们的能量。】

我曾经参加过几次十日内观课程。在那十天里,是完全的禁语。我们称之为“神圣的静默”,我记得后来可以开口说话前的晚上,老师在开示中玩笑似的说:“明天起,就没有神圣的静默了,只有神圣的闲聊。”内观是十天的禁语不说话,在作者的写作营里也是7天的不说话。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大挑战。因为我们平时就是一直在说话,不停地说。当我们闭嘴时,可以听见内心很多很多的声音在不停地涌现出来,外在环境越安静,内在世界声音也越清晰。

作者建议,每个人可以尝试着一个下午不说话,感受一下。当我们禁语的时候,将拥有这个世界非常需要的特质:内在的宁静。让我们与自己产生连结。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再去倾听、思考和回应时,会发现,经由禁语练习,我们的讨论可能更为深刻。静默可以是倾听之门,而倾听则是书写的重要基石——也是最终通往宁静、内在与世界和解的大门。

冥想(静坐):

我有参与自控力Lab的冥想训练营。虽然很多年前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静坐。但是这一年创业,反倒是疏于练习了。有过非常明显的一个经验,如果我心绪混乱不安,只要重新拾起静坐的习惯,坚持一周,每天一小时静坐,心里就安静许多,看待事物也相对较为平常心。当时第四期训练营开始的时候,也是我自己又处在一个需要共修能量的阶段。于是,就跟泽阳老师说,开课时候一定要告诉我。当然,同时也参与了咱们的读写训练营。后来,我基本上每天静坐10-30分钟,睡前或者醒来,有时候是在工作间隙。慢慢重新在静坐中找回“觉”。

长期静坐的小伙伴应该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静坐练习的目标,也是静坐的本质,用Natalie的话来说,领略无常的生命真相,但不要变成虚无幻灭的宿命论者。直接面对无常,承认没有真正永恒的自我、存在和思维,但仍然要愿意品尝本然短暂的真实,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恒久持有的。

作者在书中的建议是,每天静坐5分钟。静坐帮助亲近真相,亲近真正的痛苦。我们的心智、身体、情绪,在我们静下来的时候,面对真相,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呼吸时,真相将变得没有几个字。

慢走:

静坐时,感觉你的呼吸;熟悉的时候,感觉你的纸笔。慢走的时候,我们专注脚底。感觉右脚提起、放下;感觉左脚提起、放下;感觉臀部如何移动、膝盖如何弯曲。可以让手臂舒服地垂在身侧,或是放在身前或身后,握着手,眼睛看着脚前的路。很简单,放慢,让世界到你身边来,我们总是在追逐什么,慢走时,你将有机会接受世界。

也可以用其他练习来代替,比如作者自己就尝试过,开车的练习。很慢很慢的开车,感受车上的音乐,轮胎的滚动,风吹着,在空间移动,车窗摇下。和上述的方式一样,都在训练我们自己的觉知。用心去感受所处的环境。将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事物都用来作为练习。

书写练习:

比起小说、短篇故事、散文和传记,Natalie更坚持某种不同的书写——现场书写。书写练习带给我们强壮的支持,让我们对自己的存在充满信心,相信你的人生具有价值(并因此尊重所有的生命),理解心智(身为作者,这是最有利的工具),同时理解书写练习——我们如何创作。

1、手不要停

十分钟、二十分钟、1个小时,不要停,不要急。

这个过程中,感受,你会看到超越狂野的心智的机会,会看到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你如何看待事情,你的感觉如何,而不是你认为自己应该如何思考,应该如何观看和感觉。

2、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我们必须做很多的练习,【宝石】才会冒出来。在训练营中,书写练习不是在寻找宝石,而是借此接触并接受我们的整个心智。写下无聊的事情、抱怨、暴力、生气、执着、具有破坏性的、恶毒的、丢脸的、害羞的、脆弱的心绪,让我们看到它们,并和我们这些部分交个朋友。

3、要精确

运用的文字要精准。精准的意思是,尽量不要只是写【车】,而是要写【凯迪拉克】,把能够清晰记得的写下。倘若不记得,事后再补,不要责备自己不知道,不要停笔,继续写。

4、不要控制

说你要说的话,不要说你认为自己应该说的话。

这点非常重要,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会认为自己有必要戴着面具生活,至少有时候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觉得自己“应该”怎样,然而,整个练习,都在帮助我们,接纳真实的自己。持续地做这几个练习,足够带领着我们稳稳地穿越心智之地了。

这里我想到另一位将禅修与写作相结合的作家茱莉亚.卡麦隆(Julia Cameron),她在自己的书《创作,是心灵疗愈的旅程》中提到恢复自己创造力的两项工具:

一是晨间练习: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书写。不要停地写,将自己当下所有的感受都写下来。写完满满一张纸,就算练习完成。这点许多作家都有这样的习惯,比如郝景芳,每天凌晨4点就起来开始写作。

另一个是艺术之约,这个有点像是与自己的约定,独处。

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可以称为练习呢?

要触碰到诚实的亲密感和真实的细节。Natalie举了一个她学生的例子。这个是老学员,她重新回到训练营的时候,写的东西,令她非常诧异。她就问学员:“发生了什么?以前的书写练习从未真正的连结。”她的学生也非常好,她并不觉得这是冒犯,而是认真思考了问题后,告诉她:“我以前会想讨好老师,让同学喜欢我。后来我开始写我生命中困难的部分,伤痛的部分。”

书写,必须愿意扰乱你的内心。你买了个好皮包,有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快乐的童年,如果仅仅是写肤浅的一层,不足以碰触到内在最深的感动。把练习建立在乐趣以及深刻的努力上。

我自己的写作经验也有过类似的体会。《101次对话》是人物专访。每次去谈话前,我通常都会把我所能了解到的有关他的信息都了解一遍,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圈,都会研究一遍,然后感受他是什么类型的人,把大纲写下。见面回来后,一般都会去想究竟他身上那些令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点,写上20个细节,可能是衣着打扮,可能是说话语气,也可能是他的经历等等。在电脑上把脑海中的所有都记录下来。想不好写什么的时候,想不清楚怎么开始的时候,就把自己所有对这个人的感受不要停地写下来,直到写到一个令你最感动的地方,再细细打磨。

以上的几项内容,其实都在告诉我们,学习放松自我。其实当我们放松的时候,灵感自然就来了。

如果创作遇到瓶颈了,试试Natalie的这几种方法(我自己从她的《细节》这一章中总结了几点内容):

1、不要用理性的想法来写小说。

有时候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会反复在写,删除,写,删除之中度过,总是不知道怎么开始。Natalie给了一个建议:她举例说,假使我们要写的是世界大战时一对恋人的故事。试着从那些你觉得奇奇怪怪的痴迷着手,比如威士忌、购物、美国内战、猫咪、老房子等等开始。

书写是发现之旅。想要生动的文字,花一周时间,用十篇十分钟限时书写去描述你的父亲,越疯狂越好。如果你的脑子冒出洋葱、卡车、海洋、习惯、黑色皮鞋,不要抗拒,跟着思绪走,看看它们会把你带到何处去,因为看起来不合逻辑的文字常常能把你带到更深、更肥沃的土壤。还有,不要怕重复写同样的东西。

一周之后,重读这十篇文字。时间会冷却热血,你将把你所写的文字看得更清楚。当你和那些文字不再那么紧密时,才发现那个当下所写的文字发着光芒,非常显眼。把这些文字抓出来,看看手上有什么。不发光的文字怎么办?那就放掉,我们的文字没有那么珍贵。发光的文字不够怎么办?拿起笔,继续写。必须实际地写,而不是想着自己要写,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必须采取行动。

2、研究某位作家的文字,研究他的脑袋

Natalie在《亲吻》这一章中,将一位作家的文字摘了出来:

…他觉得亲吻就像某种生活模式的表达,微笑也是,有疤的手也是。亲吻可能从下往上,也可能从上往下,有时来自脑子,有时来自内心,有时只是来自胯下。过了一阵子感觉才会消失的那种亲吻,只能出自内心,且会留下甜蜜的味道;从脑子来的亲吻通常是透过别人的嘴解决问题,根本不会留下印象。如果能够结合胯下和脑子而来的亲吻,加上一点点从内心而来的感觉,像卡崔娜的吻那种,可以让你一生的感情大转弯。

……

当然还有许多的文字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上这一段。通过研究这位作者的写作结构,Natalie做了一个总结。首先,他讨论不同种类的亲吻,然后描述真正发生的经验。所以,我们在做练习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找一个主题,比如某位足球员、前一位爱人、一杯咖啡、浓稠的冰沙、滑雪橇、和平、嘴唇、膝盖。让我们学着他那样写,先分类,例如,慢跑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你能够如何用崭新的方式描述它呢?然后,停顿,放手写吧。跟我们说说某一双特定的慢跑鞋,你的慢跑鞋。你穿着他们去过哪些地方?为什么?做什么?遇到谁?描写整个宇宙吧,跑步、走路、拥有双脚、踏在人行道、草地或网球场上的感觉如何?分类、想法、界线、跟随者自己的轨迹,一直写。

3、花一周在咖啡馆书写

这一招,怎么用呢?连着七天去同一个咖啡馆,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位子,描述面前的事物,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尝到什么、不要间断。当然也可能换一个情境,陪孩子在游乐场玩,或者其他。但是只要记得只写眼前发生的事,视觉、听觉、感觉通通记下来。

在这里,我觉得她讲了一个小故事,让我特别感动。一位摄影师花了一整个下午,在外面寻找自己觉得对劲的地点,坐下来,冥想,直到这个地方允许他们照相,然后只照一张。这和手机不断地一直照一直照很不同。这样的照片是有内在连结的,你和你看到的事物,和你的环境,合二为一。其实写作也一样。如果有机会,可以找一个地方,坐下来静静感受自己与那个地方的连结,相信这样写作时,出来的文字,能量会很强。

4、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换个角度看世界

另一个自己的经验,之所以创业会坚持做巧书这种互动创作的方式。其实也是考虑到,究竟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大家的创造力。互动故事与一般的传统写作不同的是,它会衍生出不同的分支,不同的选择,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创作方式,最大的帮助就是当你体验完之后,可以感觉到自己脑洞大开,创意很多,因为会产生很多结果的可能。如果大家面临瓶颈期,不知道可以写什么,欢迎大家在过年期间,一起来写互动故事。可以用它来帮助你理清故事思路,也可以换换脑子,尝试写写不同方式的写作。相信大家能够在不同的形式创作中,得到更多深刻的体会。

最近我们与郝景芳老师一起发起了一个折叠历史的互动叙事故事创作。景芳老师写了一个关于《汉初》的开头,留下了不同的分支故事,邀请大家一起来续写不同的历史可能。大家可以把这个当作课后练习。

关于自控力Lab

这段时间,我自己参与了读写群与冥想群,恰好跟这套方法有些相似。尽可能的每天保持冥想静坐的习惯,尽可能的每天不停地写。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心情亢奋时候写,心情焦虑时候写,想不通的时候写,就是不停的写。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写完之后内心平静了。

正如Natalie说的那样,书写练习不止是为了渴望写作者打椿基本功,同时也可以是忙碌的现代人随时静心疗愈的方便法门。所以,突破创作瓶颈,就一句话:“闭嘴,开始写!”

最后,非常感谢这段缘分,能够加入自控力Lab,与各位一同探索内在的成长,感恩。
本文转载自 |  邵皙智工作室
排版 | 咖喱    校对 | 咖喱
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个吧~
推荐阅读

读写 | 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东西可写

牛人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这三个字!

主题阅读:如何快速get一个领域80%的内容(一)

学会拆书,把一本书越读越薄


    关注 自控力lab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