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可以由祖辈或其他代理机构“外包”吗?

 

不管是城市家庭还是流动农民工家庭或者是农村家庭,父母们都面临着“工作-家庭”的权衡。很多父母为了工作,经常请...





不管是城市家庭还是流动农民工家庭或者是农村家庭,父母们都面临着“工作-家庭”的权衡。很多父母为了工作,经常请祖辈来帮忙照顾宝宝。在我国,这种由祖辈来看护宝宝已经成为非母亲看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此外,随着80后90后父母的增多,逐渐出现了另一种非母亲看护——“外包式育儿”。各种亲子服务“外包”在年轻父母中渐渐流行,各种请商家“代劳”亲子服务的现象日益普遍,甚至一些父母把孩子学“爬”,也委托给专业机构去“培训”。 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陪伴孩子的童年生活,本是父母的天职。有的父母也会纠结:这种育儿外包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吗?

在这方面,国外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国外的非母亲看护形式有很多种,如儿童保育中心、家庭日托保育、祖辈看护,其他亲戚看护、保姆看护等。关于非母亲看护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所有的非母亲看护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害,因为孩子需要某个人(特别是母亲)一致性的看护。Belsky则认为只有当非母亲看护时间过多(每周20-30小时),儿童才会出现问题。另外,研究者还发现如果非母亲看护的质量很高的话,它对儿童的发展是有利的。具体以下几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1.健康:儿童1岁前的非母亲看护对其后期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三种传染病:耳炎、肠道病和呼吸道疾病。这些传染病通常发病较快,且多由近期事件如与母亲分离造成;同时,母亲花过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粗心大意。这三种疾病会影响宝宝后期的认知和行为的发展。

2.依恋:非母亲看护可能影响亲子依恋质量。Belsky的研究表明,当儿童每周经历的非母亲看护达到20小时后,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增加;当每周达到35小时后,儿童与双亲的亲子依恋都有可能是非安全型依恋(Belsky, 1987)。从儿童方面来说,母亲的日常分离可能代表一种拒绝,使儿童对母亲的可得性和反应性丧失信心(Sroufe, 1988);从母亲方面来说,非母亲看护可能会影响了母亲在母子交流中的亲近程度,而且长期的分离可能会降低母亲对儿童情况的迟钝和不敏感,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安全依恋。但是,当非母亲看护的质量很好,可以有一个补偿作用。



3.认知:当一个看护者的看护质量较高——特别是注重促进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激发儿童的表达能力时,儿童在婴儿期的认知和言语能力会得到迅速的提高。Sarah Hrdy 2009年发表了著作《母亲和别人》。她认为:与除父母外的看护人员呆在一起(如爷爷奶奶,托儿所的老师,保姆或宠爱孩子的小姨等),对孩子学习去理解不同面部表情所蕴藏的含义很有帮助,同时也会使孩子理解别人观点的能力得到增强。

4.情绪:如果非母亲看护的数量过多,使母亲和儿童长期分离,会引发儿童的情绪障碍。一些学者认为,母亲在外工作会导致与儿童的接触减少和反复分离,让儿童觉得母亲是不可接近的,从而常引发儿童的持续焦虑感;且在后期的行为表现中体现出来。例如,情绪调控力差的儿童在学龄期时有更多的攻击行为。

非母亲看护对儿童的影响更多地仍然与看护质量有关。高质量的看护能帮助儿童缓解焦虑和紧张,使他们的自控力得到发展。

5.行为:如果儿童过早接受非母亲看护,那么在1岁后就会有更多的躯体攻击行为(Haskins,1985),而且当儿童成长到8岁左右时,也会表现出行为障碍、耐挫力低及破坏行为等等问题(Youngblade,1999)。其次,如果非母亲看护的数量过多,且持续的年龄过长,儿童就会有更多的反叛、攻击和问题行为(Belsky,1994,2001)。

总之,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看护质量才是最关键因素。非母亲的看护质量——无论何种看护类型,都是儿童行为发展的最强的预测因子(NICHD20)。


    关注 首师大儿童发展心理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