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提升大脑功能,改善各大系统

 

人人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只有很少人意识到,其实运动的益处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保持活跃的生活状态,是我们改善或...





作者:赵岩
美国NSCA-
注册体能专家 
本文大概

3156



读完只需
3
分钟


人人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只有很少人意识到,其实运动的益处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保持活跃的生活状态,是我们改善或保持健康必做的头等大事。定期运动不仅能够降低罹患或死于心脏病、中风及糖尿病的风险,还能预防某些癌症,改善情绪,强健骨骼,强韧肌肉,提高肺活量,减少损伤的风险,以及帮助维持健康体重。而上述这些都还只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运动的益处而已。

除了这些熟知的好处之外,体育锻炼还能够提升大脑功能(特别是专注力、组织和计划的能力),减轻某些个体的抑郁及焦虑症状,以及提升免疫系统发现及抵抗某些癌症的能力。此外,研究人员已不再局限于描述定期体育活动对于健康的明显益处,而开始在细胞分子水平,详细研究体育锻炼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糖尿病人的正面影响。
20年前,预防医学专家几乎只关注高强度运动对于健康的助益。如今,他们也开始强调经常进行中强度运动的益处。我曾参与了对于中强度与高强度锻炼对健康助益的比较研究。基于一些研究数据,我们建议公众,每周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例如快步走)五次或以上,或者每周进行一次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例如慢跑),并且每周进行至少两次30分钟以上的肌肉强化运动。

对于这些发现进一步的仔细分析,可以让我们认识体育锻炼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保护我们的身体,并保持其正常运作的。

NO.1 身体对运动的应对

为了全面地理解这些最新的发现,我们先来了解身体如何应对增加的生理需求。对于不同的个体,体育锻炼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运动。从快走到游泳、沙滩漫步,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强度也各不相同。有氧运动会显著地提高肌肉的需氧量,需要肺部高强度工作。它对健康的助益最为人们所了解。但是其他保持在原地不动的锻炼(例如举重或平衡练习),也有它们的益处。

科学家们已经研发了一套严谨的方法,在实验室中测量有氧运动的强度。而一种能够在实验室外更经济地测定运动强度的有效方法,就是说话测试。当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时,你的心跳开始加快,呼吸开始加重。只要你还可以边运动边说话或背诵诗歌,你的运动强度就还处于中等水平。如果你运动时一次只能说一两个字,那么你就是在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如果你运动时还能唱歌的话,那你的运动强度就十分轻微了。
无论人体什么时候开始加快步伐,神经系统都会将身体的各个器官调整到相应的运动状态。最初,个体可能会注意到自己感知力变得更敏锐,心跳和呼吸开始加速,身体开始轻微出汗。此刻,人体胃肠道和肾脏这类非运动必需的器官内血流量开始减少。同时,运动肌内的血管开始扩张,以确保肌肉组织中供氧充足,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一旦体育活动成为了一种习惯,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就真正开始慢慢积累起来。身体开始习惯体育活动所增加的各种生理需求,个体的耐力随之提高,而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健康。举例来说,每次呼吸的加深,肺部所处理的氧气量增加,心脏泵出的血液量也会增加。当个体的体育活动量达到或超过中国政府的建议标准后几周内,通常就会出现这些适应性的生理反应,而这些生理反应还会使人体产生一些生理变化,使个体健康得到长期的改善。

NO.2 运动改造大脑

专家们发现,在长跑中,人的大脑会释放出更多的内啡肽(一种能产生愉悦感的鸦片样激素),而且这种物质会作用于大脑中掌管强烈情绪的区域。(以前的研究只发现血液中内啡呔含量的增加,而并没发现这与大脑中的变化相关)。
最近,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运动产生的大脑化学变化,以及它们如何提高人们的专注力、思维和决策能力。2011年,一项对120位60~70岁老年人所进行的严谨科学实验(即随机对照实验)显示,运动会增加大脑中海马体的体积。该项研究论文的作者提到,海马体中受运动影响的部位其实正是掌管人们对熟悉环境记忆的部位,同时它也是大脑中少数几个能够产生新神经细胞的区域之一(至少在大鼠中如此)。新生神经细胞被认为有助于个体区分相似的不同事物。动物研究还进一步显示,运动可以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而这种化学物质正是诱发新生神经细胞生长的分子。

NO.3 运动预防疾病

目前,多项科学研究正在挑战我们对于运动预防心脏疾病的认识。最初,科学家们认为日常锻炼之所以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和减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子(即坏的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子(即好的胆固醇)含量。这个结论其实只讲对了部分原因。运动确实能够显著降低一些人的血压,但对于大多数人,运动的这一益处相对较小。而且,通过运动(特别是负重训练一类的阻力锻炼)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即使是只提高几个百分点,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目前的研究显示,运动可增加较大的、更安全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同时降低较小的、更危险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运动能够增加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从而改变较大和较小低密度脂蛋白的比率。如果两个人运动的程度不同,即使他们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相同,他们患心脏疾病的风险也会大相径庭。久坐不运动的人体内可能存在大量小分子的低密度脂蛋白,而经常运动的人血液中则可能是大分子的低密度脂蛋白占多数。即使这两个人的胆固醇水平完全相同,前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可能是后者的数倍。
定期运动还能对血液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葡萄糖——产生正面的影响。无论是在静息时还是运动时,肝脏、胰脏和骨骼肌(转动头部、手臂、腿和身体的肌肉)通常会合作无间,以确保身体各部位获得所需的糖分。运动无疑会增加人体对骨骼肌的要求,骨骼肌就会需要更多葡萄糖来满足这些要求。长期来讲,运动还会促使肌肉纤维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这样会使肌纤维更强壮。

当身体发出需要更多能量的信号时,肝脏会马上把糖分子释放到血液中,而胰脏则会分泌胰岛素,指示细胞吸收血液中增加的葡萄糖。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大脑对血糖浓度的变化十分敏感。虽然极端的低血糖可能在几分钟内导致昏迷和死亡,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避免血糖长期处于高浓度水平也同样重要。大致来讲,血液中多余的糖分容易使身体状况变糟,导致细胞过早老化。
当体育锻炼成为日常习惯,人体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提高。这就意味着胰脏不必如此辛苦地运作,就能保持机体内血糖稳定;低浓度的胰岛素就能达到过去高浓度胰岛素所能达到的效果。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们要保持一个正常血糖值十分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胰岛素产生了耐受性。而且,胰岛素同时也会促进细胞的增殖(即快速产生新细胞),因此,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增加罹患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最近,研究发现体育运动还能促进另一种吸收葡萄糖的途径,这种途径不依赖胰岛素。多一种不依赖胰岛素将葡萄糖从血液之中移出,并转移到肌肉细胞的途径,可能为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方向。

NO.4 运动延长寿命

既然中强度的体育运动对身体有如此多的好处,你可能会以为每个人都会系紧鞋带,开始出门运动了。但很多中国人甚至还没有达到每次半小时,每周3次以上的中强度运动。

要想一下子改变人们久坐不运动的习惯并非易事,我们希望那些成天蜷缩在沙发里的人尽量多动一下。即使是最小量的日常运动也有助于延年益寿。无可否认,那些达到锻炼标准的个体寿命更长,他们的预期寿命比不爱动的个体长3.4年。而那些每天进行60~90分钟体育活动的个体,其预期寿命更是比不爱动的个体长4.8年。
鉴于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证据证明了体力活动对健康的好处,启示是明确的。定期进行长时间运动,将强度级别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需要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而整个社会需要形成锻炼的风气。锻炼应该像现在人们一出门就钻进汽车里那样常见。

我们强烈建议,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工作者在人们来进行常规检查时,在处方上写上“定期运动”。此外,我们学院也会对运动持续做着更加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影响所有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简介
体立方运动表现学院首席技术官
美国体能协会认证体能专家(NSCA-CSCS)
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认证讲师
中国健美协会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
更多精彩图文
壶铃抡摆—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上抛实心球—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双杠臂屈伸—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体后臂屈伸—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土耳其起立—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下砸实心球—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哑铃头后臂屈伸—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哑铃推肩—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窄距俯卧撑—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实心球专项训练方法—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实心球投掷技术—中考体育实心球提分秘籍
跑步错误动作—中考体育1000m800m跑提分秘籍
台阶训练—中考体育1000m800m跑提分秘籍
全身循环训练—中考体育1000m800m跑提分秘籍
弯道跑—中考体育1000m800m跑提分秘籍
直道跑—中考体育1000m800m跑提分秘籍
起跑—中考体育1000m800m跑提分秘籍 

出品 | 体立方教育中考体育交流QQ群 | 467493928



点击观看H5城市合伙人计划


    关注 体立方社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