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个性化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一批有个性的企业,它们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这是对大规模制造生态的有效补充,是整个制造生态网络具有活性、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制造业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基础,各个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有介入,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大规模制造能力较强,个别尖端技术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近几年,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集中爆发,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不如德国、日本和韩国,研发创造能力上落后于美欧等国。在内需不振,出口受阻的形势下,很多制造企业陷入困境。这迫使我们必须冷静诚实地思考一些底层问题,造概念、拼资源这种能抢钱又省劲的时代基本过去,竞争进入深层,我们得有些新的思路。

大规模同质化的产品,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顾客的需求走向多样化了,但是企业的能力没有跟上。一家家的制造企业太相似了,问题相似,野蛮的发展方式相似,模仿拼凑技术的做法相似,基本不重视管理的行为相似,造就了一大批无个性、无独特能力的企业。

我们需要一批有个性的企业,它们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这是对大规模制造生态的有效补充,是整个制造生态网络具有活性、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获得个性?如何满足多样、个性的需求?制造企业到底怎么做才行?我们需要探索,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这里仅从企业生存发展角度,提两点思路。

1.重回质量生命线,减少表层的创新

制造企业有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坎——质量。很多情况下,未必是由于我们提供不出新产品导致问题,而是由于我们守不住质量这个底线,尤其在面对全球市场的时候。或者说,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继续谈创新的问题,如果连质量都不过关,再多的创新也不具备深层意义。

目前,日本、韩国是我们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对手,回顾一下他们的发展路径,有些事就清楚了。1950年代是日本制造的分水岭,之前的日本产品质量差、价格低,日本实业界重视这个问题之后,邀请了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 Edwards Deming)博士,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全面质量管理实践,这奠定了日本制造日后的国际形象。韩国随后专心学习日本制造技术,同样吸收了其重视质量的理念。更不用说像德国这样从始至终视质量为灵魂的国家。确实,后来日本制造业面临“质量过度”的问题,例如,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能用20年的家用电器,当美国产品研发一升级,旧型号产品面临淘汰,日本企业面临追不上的问题。但是,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是质量获得保证后面临的新问题,有新的办法可以解决,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基础。

想想我们产品质量在国际上的口碑,问题会清楚很多。我们在质量上下的功夫不足,被机会导向的创新吸引了。很多所谓的创新,都集中于表层,不敢触碰需要硬技术、硬能力的领域,结果就是短期获得些业务,时间一长就下滑。可以回顾一下我国手机厂家的发展历史,从诺基亚到苹果主导的两端时期,我们许多厂家把精力消耗在浅层技术创新上,以及吸引眼球造概念上。对比一下丰田汽车公司,在建立之初,就确定了“戒华美,追求质实刚健”的理念,到上世纪80年代,雷克萨斯高端车的质量,已经能够被美国消费者接受。

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未必意味着需要开发不同的产品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也可能是对质量的不同层级要求。创新与质量,本质并不矛盾,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具体制造过程的现实,不断提出新产品、新概念,这确实可能迎合顾客的需求,但是,不断变化的产品设计,需要不断变化的生产系统,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有可能挤压提升质量的投入。这里绝不是否定创新的意义,能够创新是一种能力,保证质量也是一种能力,同时兼具创新和质量更是一种稀有能力。

2.保持生存底线规模,减缓做大做强

过去的几十年,做大做强这个理念引领发展,帮助我们快速建立了工业基础。多年发展至今,企业如果不做大,似乎就是一种无能和罪过。而且所谓做大做强,往往一味强调做大,上规模,多挣钱,把企业的体积做起来。现在这条路彻底出了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做大做强,慢慢变成依靠资源投入做大,与福特发明的大规模流水线作业方式有着天壤之别。福特是依靠工作方式的转变,大量生产,降低单品成本,大规模生产需要日积月累的能力,需要自己发明机器设备,自己改进操作方法。我们没有这个硬能力的积累,我们主要是大笔投资,购入生产线,购入先进机器设备,大量雇佣劳工,做大变成空心化的做大,一旦机器设备流水线需要升级,过去赚的钱又要投资进去,需要更多投资。这样就必须不断依靠资源增大量级的投入,来维持企业运营,市场一波动,结果造成企业被库存积压和巨量投资掏空,进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还有一个问题,企业不是只有做大做强一条路,也未必就得做小做精,企业如同一个生命体,根据业务、能力等因素,有着适合自己的规模。举例来讲,如果考察一下日本的造船企业,就会发现一个让人不解的现象,日本一个船厂设计能力年产10艘船,经营若干年之后,它还是年产10艘左右,绝不大幅扩大产能。我们的造船企业,如上海的某船厂,设计能力10艘,市场一旦好了,可以达到年产30艘左右。前几年,船市还好的时候,市场井喷,订单不断,日韩的造船厂不扩大产能,还是有序地接订单,而我们的企业,几乎全部扩大产能接单子,有没有条件都想上,那时还笑话日韩,做法太死板、不懂变通。现在我们明白了,市场有好的时候,肯定也有坏的时候,市场低迷了,订单大幅减少了,我们的造船厂几乎全线亏损,折腾来折腾去,挣来的钱又亏进去了,投资过剩、产能过程的危害没完没了地浮现出来。日本的造船厂,尽管多年后还是固定的产能,但是,质量提高了,作业成本减少了,始终有利润,还保护了品牌。

为什么要提“保持生存底线的规模”呢?企业发展过程中,大起大落将消耗掉很多资源,能力也无法积累。当我们的企业已经能够生存,有些利润的时候,继续做大不是唯一选择,还可以向着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供增值服务等许许多多的方向发展。所有企业都走做大之路,如果再没有技术和管理能力跟进,早晚陷入低端价格竞争、产能过剩的泥潭。规模扩大的时候,也是可能埋下危险种子的时候,这个适度一定要把握好。制造企业守住生存底线的规模,可以在质量、品牌等很多领域提升。

大规模工业行业,类似于钢铁、汽车、民用运输船舶等,都未必一定要不断扩大规模,更何况制造业细分非常复杂,有些小规模、单品种的制造企业同样有存在的意义,比如一些专用实验设备、专用工具、特殊用途交通工具、小工艺品、某些家居用品等等,其业务本身的特质就不具备不断做大规模的基础。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一家家制造企业的具体产品、业务和能力来思考问题,不断强化的大规模发展趋势,有时甚至影响小型企业的存在。我们到了反思做大做强这一主流趋势的时候了,不是要彻底否定它,是要深度认知丰富它。

当前,制造业整体面临严峻的形势,生存环境难以想象,很多企业难于盈利,陷入了路径依赖。依赖投资驱动、依赖政府扶持、依赖技术引进、依赖低价劳动力、依赖海外市场、依赖不断做大规模,这些难题靠着提些什么概念无法解决,不是短期立即可以扭转的。但毕竟我们已经建立起制造业的基础,毕竟已经有些熟悉制造特质的人才,我们已经参与到全球制造的格局之中,只要制造业的实践者、研究者和相关人士一起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之路,机会很多,可做的事很多。

制造企业的未来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个性化发展是一种选择。


    关注 组织星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