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春秋(八) 阳父的预言

 

故事还要从姬靖那次短暂的中兴说起……那是几十年难得的和平与繁荣的时期。姬靖二十二年,为了巩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



故事还要从姬靖那次短暂的中兴说起……

那是几十年难得的和平与繁荣的时期。

姬靖二十二年,为了巩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姬靖将自己的舅舅申伯封于谢(今河南南阳)。把自己的弟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受封以后,姬友一直在朝为官,直到周幽王时期,做到了宰相的位置。这时候的天下,已经不是姬靖时候的天下,诸侯再次显现出不服天子的迹象。

于是,不安的姬友与当时还没有退隐山林的太史伯阳父有了这样一次充满了预言性的对话,几百年后,在南阳的卧龙岗上,一个叫做刘备的皇室后裔与一个隐居山林的贤士诸葛孔明有了另外一次相差无几的神奇对话。

那大概是一个雪夜,姬友与太史伯阳父二人在温暖的密室中一边喝酒一边聊出的话题.

姬友问阳父:“天下动荡,我该怎么办才能让郑国的子民免受战争之苦呢?”

阳父答:“洛河以东,黄河以南,远离外族,可以安居乐业。”

姬友问:“为什么?”

阳父慢慢的喝了一口暖酒,望着窗外的虚空,轻轻的叹气:“那里地邻虢国、郐国,这两个国家的君主暗弱,毫无远见,而且贪财好利,你现在在朝廷中德高望重,如果你搬迁自己的国家到那里,他们只会巴结你,拥护你,剩下的小国根本不足为虑。”

姬友问:“如果我搬迁到长江一带呢?”

“那里有你我都不了解的楚国在,楚国国势强盛,你不是他的对手。”

姬友长时间的沉默着,思量着不知道该不该问下去,问下去,这些问题将都是大不敬的话题,可如果不问,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向这位超然的神人请教了。

“如果周朝真的衰落了,那谁会兴盛起来呢?”灯光如豆,姬友压低了声音问。

“齐、秦、晋、楚。”

姬友不再发问,第二天,就向不理政事的周幽王请求,把他的封地迁徙到洛阳以东的地方,果然如阳父所言,虢国、郐国送出了十座城池,于是姬友在那远离镐京的地方建立了郑国。

历史证明,阳父不仅对当时天下大事、当时天下诸侯的品格了若指掌,对历史的走向也洞若观火!周平王东迁洛阳,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当时的犬戎,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洛阳附近郑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正是有了这个依靠,所以周平王才敢舍弃自己的祖宗之地。

他显然没有姬胡与姬靖那种中兴大周的勇气,他选择了逃避,像一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一样,以为这样就可以逃开那些压在头顶的压力和责任。可历史永远都是残忍和现实的,软弱不值得可怜,只有自强,才能把握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周平王东迁后,首先发难的就是他准备倚仗的迎立自己即位的郑世子,也就是嗣位后的郑武公——一边作为周朝的卿士独秉朝政,一面开始整备部队,准备扩张自己狭小的领土。

公元前763年,嗣位不久的姬掘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附近的胡国国君。然后在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讨论应该向谁先用兵。一位倒霉的大臣关其思提议:胡国最近,是最好的用兵目标。

掘突义愤填膺,大吼一声:“胡闹,郑、胡长期交好,现在胡君又是我的女婿,你怎么会有这样不顾道义的想法!混账!”立即把关其思推出去斩了!

胡国国君大为感动,放松了边界的戒心和防御力度,那位在厅堂之上大呼“道义”的掘突立刻出兵,灭掉了胡国。每读史至此,不禁掩面长思,在那遥远的远古年代,为何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奸诈与阴谋?相比之下,后世的曹操在借督粮官的人头之时,最起码,还要让他死个明白,可这位关其思,致死都认为自己的国君是个仁人君子!何其可笑,不只骗人,连鬼都一并骗了。

一个诸侯国不是讨伐另外一个诸侯国,而是把天子任命的封国给彻底消灭掉!这是对天子的挑衅。可对于这种惊天大事,刚刚迁都,一切都要倚仗郑国的周平王竟然不闻不问,毫无反应。

这是一个信号,这是周王朝土崩瓦解的信号!以前那种装点门面的尊严和自尊都烟消云散,周天子像个可怜的玩偶一样,被强大的诸侯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一个角落,无奈的看着诸侯唱着各自的剧本轮番登场。

郑胡事件让天下诸侯都开始醒悟过来,天子的荣耀和权力已经成为过去,再也不能成为诸侯的羽翼,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实力。

而先行一步的郑国,则用最快的速度不停的东征西讨,消灭了曾经送给自己城市的虢国和郐国(那些还没有醒过腔的糊涂虫啊!),把自己的国都设在郐,以荥阳作为京城,终于把郑国造就成了春秋初期最强大最辉煌的一个诸侯国。在利益和阴谋面前,“道义”也变得无比的遥远和可笑。

当然,郑国之所以会迅速衰败,退出争霸的舞台,并沦为其它大国的附属国,还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与国力(经济、人口和地域),还不足以支撑它的霸业。

从这时候开始,中国正式进入了传说中历时二百余年的的春秋时代。


    关注 白衣的私人书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