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读教材,探寻教学智慧,孕育生命种子

 

——南山区一年级数学教师网络教材研讨...

2月23日下午,南山区教研室组织全区数学老师以QQ群研讨的方式,在所教年级的群里进行教材研讨活动,避免了老师们的舟车劳顿之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讲人讲的尽致,老师们听得尽兴。

一年级主讲人、省说课一等奖得主孙明岩老师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做法等毫无保留的娓娓道来,一个半小时讲的满满的,不够用。内容主要涵盖一年级下册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分别从四个方面——教材品读、思考实践、重点把握、教学建议进行说明。每一单元、每一课都从理论背景、相互之间的比较和联系、及自己的思考、实际作法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引经据典,中西结合,精彩实用。足见孙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深厚的理论知识,孙老师为这场报告做了非常精心的准备。

这次研讨非常的及时和有效,里面讲到的所有困惑几乎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所遇到的,甚至求而不解准备放弃的一些问题,对于关键问题所提出的一些实际作法和给出的建议都是让人深有感触并能直接付诸实践的。听完报告让所有的老师有如久旱逢甘霖,酣畅淋漓。
一:博学众览,读懂教材
报告开始,孙老师就说明:北师大版编排方式统一是“情境+问题串”,利用这套教材进行实际教学并不难,即使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按教材既定内容讲下去,也能完成教学基本任务。

将本套教材与其它教材相比较,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如剖析《开会啦》这一课,孙老师指出这节课在整个教材当中,甚至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当中都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学生的理解中,两个事物不一样,不能直接减,通过翻看其他教材的相同知识点,发现苏教版、人教版、青岛版、西南师大版等教材都是相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下图可以左右滑动)
二:沥青脉落,细化知识
只有清楚每个知识点在脉落体系中所在的位置,才能应对所教的课和所面对的学生。如孙老师就提到四年级的学生对计数单位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原因就在于一、二年级时教师没有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活动去渗透。在教学中要多强调“位值”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去认识数,“位值”要伴随孩子学习的整个过程。如认识“百”,书上只提到“99再添1个”和“10个十是100”,要强化这个概念,我们不妨把一条10个小方块的教具一条条粘起来,粘10个,形成一块“板”,这样实质性的东西更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百”这样一个概念。
三:关注学生,深挖问题
教学中细致观察孩子的表现与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找出学习出现困难的原因,便于应对解决。如孙老师讲到《开会啦》这节课中有个问题:下面的列式你同意吗?11-7=4,有的孩子就写不同意,究其原因如下:1.因为11是人数,7是椅子数,为什么用人数去减椅子数;2.用什么作单位呢?
四、关注老师,解疑答惑


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拿不准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大家都有的,而且是一直以来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孙老师在报告中罗列了本册教材中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释。如孙老师提到了“数的相对大小比较《小小养殖场》”这一课,大家都在思考“多多少才算多,少多少才算少”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把“比较”放轻一点,重点放在“推理”。“相对”的意思是在一个题目中的三个数或者四个数中看差距的大小。如例题中给出三个数:70、26、3,选择羊的只数,而羊的只数与鹅(22只)差不多。70、3与22差距都太大,所以选择26。再如“17个松果,只剩下9个松果,拿走几个?”到底17-8正确还是17-9正确?老师们总是在强调已知的与在等号前面,未知的写在等号后面,可老师们又经常说“拿走的要减掉”,给学生造成一种矛盾。那我们究竟关注学生的算式还是学生的想法?这里面要有个取舍。
五、以生为本,给足机会
从孙老师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注重孩子思考和活动的过程。如在分析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中,他说道:一年级的教学难,不是难在孩子们不会做题,不会考试,而是难在要把孩从从在幼儿园教学形成的那种思维方式中拖回来,然后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去认识和建立数的概念;在《做个减法表》这一课中,他将所有的计算题做成了卡片,用大量的时间将教材中的“填表”变成课堂中的活动“分类”;在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他说:要舍得花时间,让课堂回归生活。在孙老师的报告中,播放了大量学生学习活动的照片,孙老师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观看别人学习的照片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六、阅读书籍,理解概念
在课标及教师教学用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概念性的词语,我们往往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一翻而过,而这会影响我们的教学不够深入,出现问题查找不出背后的原因。确实在我们的教学中需要一定的理论背景来支撑,孙老师在这次报告中就给出了几个重要概念。



——什么是数感

国内外对数感有以下几种界定:
1
数感是一种数量直觉;
2
数感是与数概念有关的网络结构;
3
数感是数概念扩展中对数的敏感与理解;
4
数感是对数学关系与数学模式的意识。



课标对“数感”的界定:

1
数与数量;
2
数量关系;
3
运算结果估计等。

关于“计算教学”,孙老师引入了柯朗在《数学是什么》中的一段话:数学在教育中的传统地位,今天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这固然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给出了“计算教学”的新定位:

  1. 发展的不再只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
  2. 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
        这次研讨因为主讲孙老师分享得精彩使得整个一年级的QQ群屏息凝听,生怕漏掉某个细节,如蛇口学校李馨老师在听讲中途提出:孙老师可以慢点讲吗?刚才没记下来。研讨最后,QQ群不停送出掌声和鲜花,更有一些感谢激动之语,主持人汤建蓉老师打出这样一段话:再次代表所有老师感谢孙老师,孙老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思考和理解,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感悟,给我们具体从教材品读、思考实践、重点把握、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分析了三个单元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这样面向南山区的大型研讨活动虽然每学期只有一次,但每次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同时受惠的还有我们南山区可爱的小学生们。正如孙老师在报告开始介绍《种子课》,引出的一段话:种子即生命,种子的力量即生长,我们常说,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关键的几步路,而孩子的学习何尝不是。在这里我也加一句:而我们教师的学习也何尝不是。



特别鸣谢:

本次1-6年级教材研读教研活动的海报由南山二外刘志勇老师精心设计、制作;论坛结束时的调查问卷由育才一小张乾老师精心设计、制作。在此,对于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致敬,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二年级教材研读的问题串进行精心设计与详细解读的老师有任耕耘、汤建蓉、李吴赟、董倩兰、宫春晓老师,对他们的用心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活动预告:
深圳

陈老师小学数学工作室教研论坛

3月8日 周三  14:30-17:00
支持团队:


通讯员:同乐学校  邵玲玲

校对: 白芒小学   周勇
编辑 : 工作室信息组 卢尔菡
长按二维码发现惊喜

广而告之:

申请主讲教研论坛的老师请加入陈老师工作室教研论坛qq群(群号:30999268),从群共享文件中下载“陈老师工作室教研论坛申请表”,填写完毕联系陈老师工作室信息组刘志勇老师。刘老师qq号码:493596239。


    关注 陈老师小学数学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