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赵老师的《背影》课

 

一路走来,一路温暖!...



我和赵老师的《背影》课
01


我们一直唤她赵老师,觉得亲切而温暖,尽管她现在是我们的教育局长。因为她曾说,我们是一群真爱语文的人。

我与赵群筠老师结下的课堂之缘始于2008年浙江丽水云和。

在此之前,我只听说她是新晋的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她的语文课堂散发迷人的气息。之后,她来到我所在的杭州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教育科研工作。我们并无深入交流的机会,往来的只有几封谈语文教学的邮件。

百闻不如一听。在2008年浙江省的特级教师教学展示课中,赵老师上《背影》,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听她的课,那一次我醉倒在她的《背影》中,陷入其中,不能自已。由此开启了从教以来的语文思考之旅,我第一次开始打量和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第一次丈量与名师课堂的距离,第一次为自己的语文课感到惶恐不安。

从教之初,缺少历练,经验匮乏,步履蹒跚,但是我在语文教学上的勤勉不懈,受到了赵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她希望我能振翅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能有更多磨砺的舞台。于是,她将我推荐给了当时的浙江省初中语文教研员,坊间称为“蔡少”的蔡少军老师。蔡老师领衔的浙江初中语文青年教师研究小组云集了浙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精英与干将,赵老师就在其中。进入蔡老师的麾下十分困难,需要严格的选拔与考核,研究小组的教师要有过硬的身段“文武双全”,既要能写出好文章,也要能上出精彩的课。2008年5月,赵老师与蔡少军老师到我们学校教学调研,听我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课后我才得知蔡少此行的目的之一,想通过我的课,观察我的课堂教学,作为能否进入研究小组的考核依据。那天我语文的天空布满阴霾,心情跌落寂寥无人的小石潭,晚上赵老师发来鼓励短信:“沈华,继续努力!”

有了这次铩羽的经历,我深知语文教学之路不易。2008年9月,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在浙江丽水云和进行。蔡少、赵老师和我等几个人前往云和与当地的老师同课异构,此行既为支教,又为研究小组选拔新人。因为事先并没有告知上课课题,到达当日备课,第二天马上上课,此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拿到的课题竟然是《背影》。赵老师的《背影》是一座横亘在我面前的大山,我深知无法逾越,我的《背影》又该如何呈现。经典的课文,经典的教例,迷茫的心,我不知所措。赵老师让我先静心解读课文,理出思绪,解决《背影》要教什么的问题。那时的自己,在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上走过弯路,罔顾文本特点,脱离学生学情,迷信深度解读,标举求新立异,“教得深上得新”成了我所追求的语文课堂。当赵老师问我《背影》准备教什么的时候,我说“生命的轮回”“每个人都是一道背影”“生命的离别”等等。赵老师听后,顿了顿,说:“这些作为个人的文本解读可以,但是面对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就不合适。课堂教学要在学生关注的地方开展教学和引导,课堂不能教师独舞,而要由教师领舞后学生翩翩起舞。一个文本教到什么程度,最终要由学生做主。”随后,赵老师问我,学生阅读《背影》首先读出的会是什么。“父子深情,父爱子,子爱父。”我脱口而出。在她的启发下,我重读《背影》,从散文《背影》的情感流——父子之爱,走入散文,感受朱自清父亲的爱子之心、恋子情怀,体会朱自清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对父亲的复杂情感。我又想到了赵老师上的课例《背影》,其中教学的定位也是父子情深。一堂课不在于教得如何深邃,而在于在尊重文本特质、尊重学生认知的前提下教得入理入情,用文本的语言撞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对文本的和生活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是经典的语文课。
02
《背影》教什么定下来后,远行的天空明朗起来,备课之路也就越走越宽。然而,这次同课异构因为不能试教,所以适宜学生阅读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尤为关键。如何快捷有效地引导学生注目文本?如何找到文本阅读的“引爆点”“粘合剂”?如何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切口”?这不仅考验教师的阅读功力,也体现教师的课堂智慧。赵老师行走语文江湖多年,她深谙其中的玄妙之理,好的语文课,主问题的设计必须来自文章,“就文取材”是她设计问题的拿手绝活,她有如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能从文本篇章中慧眼捕捉主问题。她的《背影》第一个主问题,直接从文本的关键词“背影”入手,单刀直入,“这是一个______的背影,我是从_______(词句)看出来的”;她的《春酒》,从琦君写母亲的一句“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进入,紧紧抓住“分寸”分析母亲的形象;她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从小说结尾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了”作为打开全文解读的窗口;她的《风筝》则以“虐杀”作为关键词,探讨兄长对弟弟曾有过的精神戕害。赵老师诸多的经典课例,都有着相似的教学设计理念,问题从文本的语言中来,引发学生对文本,对语言的关注,让语文课变得更有语文味。

我的课堂教学从哪里进入文本呢?通过与赵老师的交流,我豁然贯通,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进入文本的路千万条,而我选择最契合文本的那一条。在引用朱自清写作《背影》创作背景的一段材料中,我先抛出了第一个主问题:

朱自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其实朱自清何止是面对父亲的来信“泪如泉涌”,他面对父亲和父亲的背影时也曾不只一次地流泪。请大家默读课文,拿起笔来找一找,散文中“我”有几次流泪?流泪的原因一样吗?

在备课中,赵老师反复提醒我关注语言细节,“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语文老师的魅力在于教会学生从不为人注意的语言细微处读出滋味,语文的魅力在于释放每个字词的光芒。所以,赵老师的《背影》课中,处处闪烁语言的光亮,如对两处副词“自然”的把玩: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通过这两个平常的副词,学生从中读出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在这样的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的《背影》课堂中,也对副词咬文嚼字:

师:因为父子分开,不舍之情涌上心头。就让我们读一读这句话: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学生读,幻灯出示)

师: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来了。

(学生读,幻灯出示。)

师:我们把这些删去的副词圈画好,有时候文中的某些副词在表情达意上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细细品味这些副词,能品出哪些味道?

阅读教学还要在无疑中生疑。赵老师的《背影》中,当学生讨论父亲过月台时,“两手攀着上面”用“攀”的意图,赵老师以考据的态度,补充民国时期月台的高度和朱自清父亲的身高,由两者的高度差引发学生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努力”。赵老师这种阅读姿态,鼓励我浸润文本,发现问题,不错失任何一次质疑的契机。比如,我的《背影》教学中就利用了文中插图的错误组织课堂教学。

师:老师找来了父亲过月台时的插图,也就是我们课文中的插图,你们觉得这张插图能准确表现父亲过月台时的艰难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前后交流下。

(幻灯显示:动作艰难?动作不艰难?)

师:同学们交流好了,请每组选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我们觉得可以表现父亲动作的吃力和艰难,因为图片上父亲的动作表现和作者的描写是吻合的,如“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生:我们觉得不可以。因为作者说“父亲两手攀着上面”,“攀”说明月台很高,比父亲个子高得多,所以要“攀”,这张插图父亲的手是“扶”着月台,是很轻松地放在月台上的。

生:我们也觉得不能表现。因为文中写父亲是“两脚向上缩”,这表明父亲的身高不够,月台太高了,父亲攀住月台使劲力气往上,而插图的父亲是抬起右脚跨过去的,说明月台很低,很容易过去。

师:同学们读书看图很仔细,“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这个道理。

语言文字的灵魂是情感。阅读教学如果能为学生营造各种体验情感的生活情境,文字中的情感就如涓涓细流汇入心田,这样的阅读教学能让语言文字柔软起来,灵动起来,丰盈起来。在赵老师《背影》的教学中,她与学生一起读父亲的来信,巧妙地带领学生出入文本与生活之间,体会父亲此时的难言之情。

师:哦,她读得很仔细,那我能问一下,你的爷爷还在吗?

生(点头):在的

师:那你看爷爷和爸爸谁更强大一点?

生:爸爸

师:爷爷对爸爸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不好意思,笑): 爷爷好像有点怕我爸爸,很听我爸爸的话。

生:我知道了,儿子长大了,儿子已经是父亲了,那父亲老了,想找个肩膀来靠一靠呢?

在备课中,关系到情感体验的语言点,赵老师指点我构思生活情境,搭建语言与生活的桥梁。比如,体会文中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丰富情感,她建议先回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去体会类似的情感。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有了以下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父母为你做了事,其实很累,但在你面前还表现得轻松似的?

生:每个周末回家,妈妈总是张罗一桌好菜,妈妈尽管很忙很累,但表现出轻松的样子。

生:我有次发高烧,从医院挂盐水回来,因楼层高,上楼很吃力,爸爸把我背上楼,尽管他气喘吁吁,但到了家,一脸轻松的表情。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细腻。父爱往往是深沉无言的!所以诗人冰心说:“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我们再读这饱蘸父爱的文字,体会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亲的满足与幸福。
03
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赵老师与我一路相伴。上课前的晚上我甚至还拉她当我的学生,模拟课堂教学,这位学生不断变换角色,一会儿专注地听我上课,一会儿又指出我上课中的不足,就这样,我们折腾到了深夜,似乎还意犹未尽。

在山区小县城的一所简陋的教室里,9月的上午依然酷热难当,头顶的吊扇慢慢地转悠,间或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我上完《背影》已是大汗淋漓,内心却酣畅淋漓。

我的课堂上,让学生模仿朱自清的口吻给父亲写一封回信,有学生写道:“父亲,我身体无恙,只是多年不见,往事点点滴滴浮现心头。惟愿时光慢些走,能再与您相见,如此则此生不枉矣。”也有学生这样写:“父亲,儿子在京一切安好。今收到您的来信,读完不禁双目垂涕,恨不能陪伴您身边。而今在京事务繁多,惟有归心却不能行矣。提笔成文,心头满是愁绪。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您相见!”孩子们的所写,是我课堂教学最美好的剪影。

多年后,赵老师还提起那天我的课堂教学,她说:“那天我听到了你最好的一节课!”

后来,我得到了蔡少的肯定,结识了一群热爱语文的伙伴。

感谢一路走来温暖我的《背影》,我的语文教学之路尽管坎坷颠簸,但不再迷茫。


    关注 闲语碎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