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里说阅读

 

闲说阅读这点儿事件...



前些日子,人民日报刊登了湖北宜昌市委办公室张学书的《用书香充盈人生》一文,文中作者说,他从农村的小孩,不断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永不停歇地跋涉,他思考后的回答是得益书香的浸润。读完这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放下报纸,不禁想想我自己的阅读是个什么样子的状况,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还在继续阅读呢。

对于阅读,我一直狭义地把它理解成读闲书,就是上学时读课外书,上班后读与业务知识无关的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阅读应该是从连环画和小人书开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北的海边农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当贫乏的,但广袤的黄海滩涂却给了我们极多的馈赠,课余时间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拔茅针花、捡小海鲜、挤蟾蜍汁、拾知了壳,一年下来也积攒了好几元的零花钱,去新华书店购买连环画并相互借阅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事件,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侠五义》等,阅读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生活。

第一次真正意义阅读应该是在小学三年级时,我的三姨夫是个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后在北京郊区做木匠,那年他从北京回来给我带了两本书,《唐诗三百首》和《一千零一夜》。我非常喜欢《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从中我知道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他的神灯等故事,读完后还经常在夏天乘凉时讲给大人和朋友们听,让我在家乡赢得了会讲事故的赞誉,大人们的表扬和朋友们的期待,使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为了当时那个“会讲故事”的美名,我阅读故事书的劲头越来越大了。

上初中了,学校在乡政府所在地,有些同学是镇上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从那里买或者借到了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笔下那些经典的人物,如胡一刀、苗人风、黄蓉、郭靖、花无缺、楚留香、白发魔女等成了我们课余时间讨论的焦点。书已经被无数人传阅,有时好不容易从同学手中借到一本时,可能在开头或者结尾已经少了好几页纸,可这并不影响我的阅读兴致,耐着性子从半途开始读没头没脑的故事,读着读着,竟然连蒙带猜的把故事情节想通了。当时能接触的课外书是很有限,主要是没有钱买,所以对于课外书总是来者不拒,故事汇、山海经、古今传奇等杂志看了不少,印象最深的是班主任送给我们的一本散文诗集《青春》,作者是老师的同学,名字记不得了,现在也应该不是知名作家,但作者把他的理想和热情表达得那么的奔放并富有哲理,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一句话:生活总是螺旋着向上伸展的,掉下来只是青春的无奈和惆怅。这本书一直被我带在身边,经常拿出来看看,可惜在大学毕业时弄丢了,非常可惜。

高中是在离家四十多公里外的乡镇中学读的,那时镇上开了好多家录像室,我的阅读兴趣从课外书转移到电影和录影去了,经常不上晚自习到录像室里看港台枪战片,老师的批评,罚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查也没有挡着成龙、刘德华、洪金宝的诱惑,最沉湎时,在溜出去看录像之前我已经把检查写好了,等着老师的批评和教育。现在想来,当时我的老师是多么的无奈和宽容。

到扬州读大学了,我终于走进了早就听说过的图书馆,满排满架子的图书让我大看眼界,相当宽裕的课外时间、没有压力的学习任务,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让我的阅读变得兴趣盎然起来,我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借阅了大量了课外书,文学作品、人物传记、文史哲等等,年少气狂的我曾口出狂言,要在大学四年里把图书馆的课外书全部看一遍,现在想来不禁好笑。上课时,我经常坐在教室的最后排,用专业书盖着课外书,老师他讲他的,我看我的,互不相扰,只是到了考试时不免要手忙脚乱一气,还领到了三次补考通知单。

阅读量的增加,让农村穷小子进城的种种局促和不安减少了好多,在同学和朋友面前也敢发言讨论所谓的人生与理想,还加入演讲社、电影评论社等大学生社团组织,写演讲稿,写豆腐块的文章给校报,偶尔也能发表几篇小文章,每次领到二十元的稿费的时候,都会快活地到浴室旁边的面馆吃上一碗面条再加个鸡蛋。大二的时候,系里要搞文艺演出,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自告奋勇地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相声节目,反映了大学生活中的有趣的事件,尽管现在看来作品有些幼稚,可当时却在同学中赢得了如雷般的掌声,若干年后回到母校,听说过有人还在表演我创作的相声,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大学期间,书的来源主要是图书馆,不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图书馆,藏书更新的频率是很低的,好多新出版的图书并不能顺利地借阅,所以在学校的周边,就出现了好多营业性的租书点,一天一毛钱,为了省钱,租到一本好书后,通常是一口气看完,晚上宿舍歇灯后,就到有长明灯的水房里继续看。到新华书店里买书是件奢侈的事件,但蹭书看倒是经常的事件,有一次在书店偶遇学院的党委书记,见他非常从容地从书架上拣选了几本书,信步走到收银台,交钱走人,当时党委书记购书时的那神情让我羡慕不已并久久不能忘却。工作以后,每次到新华书店购书付款时就不由地想起了那时的场景,可从来没有体会或者感受到学院书记购书时的从容与淡定。

毕业离校,学院的团委书记(家中亲戚)曾语重心长地赠言道:希望能把每月工资的百分之十拿出来购书读书。可真正地走进社会后才发现,师长的叮嘱看似简单,长期坚持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一方面刚刚参加工作,工资本来不高,还要恋爱、结婚、还房贷、给小孩买奶粉,基本上没有余钱了,偶尔买的几本书,也多数趁着替单位买工具书时,混在其中给报销了。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阅读的积极性在下降,每天都在瞎忙,应付公事,参加各种聚会和应酬,回到家中,躺在床上,打开书本,还没看上一页纸,早就呼呼大睡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闲暇时间被各种迅捷的、碎片化的资讯所占据,每天都要刷朋友圈求存在感,阅读纸质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以致阅读的能力直线下降,再好的文艺作品也不能一次读完,就是勉强读完了一本书,也很快就忘记了书中都说了些什么。

幸运的是我身边一直有几个喜欢并坚持阅读的朋友,一个是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在县里的水利系统工作,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并早早地走到了领导岗位,在他的书房里,我看到了大量的诸子百家的文集和关于绘画、书法等文艺评论性的书籍,翻开看看,竟然是认真研读过的,他的习惯就是手不拿笔不读书,读书就要做笔记。另一个是我的家门兄弟,大学毕业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建筑审计事务所,商海沉浮,可终不忘阅读,他要求公司员工在每周的例会上要交流读书心得,也算是奇特的公司文化了。还有一位85年的小兄弟,是我的同乡,在南京从事各种能赚钱的工作,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聚会时经常提及的不是生意,而是他最近看的书和读后体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慢慢地我开始恢复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开好书单,请爱人到当当网上购回家,渐渐的,家中两个书橱被填满了,生活也逐步规律起来,下班正点回家,尽量克制刷朋友圈的欲望,泡茶看书陪女儿作业成为新常态。女儿向我推荐了“喜马拉雅”手机听书APP,我在其中下载了好多名著的音频资料,平时慢跑锻炼时,边跑边听,也算是手机时代的“阅读”新方式。黄庭坚和苏轼聊天时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文人对阅读的理解我是无法体会和企及的,但如厕时手边无书总有些不爽的感觉也初步确立。

近日在党校学习,在谈及学习的目标时,一同学说:她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一个爱好,爱上它,并做好它。那对于我而言,阅读算不算我的爱好呢?可能还不能完全算,因为我只是喜欢上了阅读,但不能确信已经把阅读这事做好做成功,看来阅读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果你喜欢此文,请转发,请加关注。


    关注 艺海拾贝的老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